29个回答

为什么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

郭郭
2个点赞 👍

在先秦文献中没有看到伯邑考,如果找到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事。

在汉代以后文献里看到叫他伯邑考,信息基本都源自《史記.管蔡世家》:「文王…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為太子。」

更多重要信息来自《逸周书·世俘》:王烈祖自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以列升维告殷罪。

古人有些东西会搞错,但对于名位排序绝对不会错,尤其这是打败殷商后最最隆重的祭祀祖宗。太王是古公亶父,三个儿子,老大太伯(奔吴那位),老二仲雍,老三季历,尊称王季。有人说虞公就是仲雍,但这样逸周书就彻底排错了。虞公如果是周武王封到虞地做公族那位,又不应该排在文王前面当列祖。这里面一定有什么地方错了,姑且不论。

接下来王季的儿子文王,和文王的大儿子邑考。能排武王前面作为列祖就这些人了。

注意到这种祖宗祭祀,大家都是用尊称,而且不带私名。这个尊称不是日常你我之间恭维那种“尊称”,是正儿八经祭祖的尊称。私名只是活着辨识彼此的代号,死了就是列祖神,私名不重要。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一个虞公几百年下来还是虞公,你以为一个

李隆肌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