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个回答

独生子女家庭,儿女自杀后,爸妈会怎么生活?

手发软
1315个点赞 👍

身边一个闺蜜跳楼了,前两年的事。

她的父母年近四十才得女,虽然家境一般,父母也没什么文化,但是外人都能看得出他们对女儿尽心尽力。

也许是年龄差距太大,代沟过大,又或许是沟通一直不畅。他们的女儿至死都没理解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只因为失恋便觉得自己无处可去,从楼上一跃而下,轻巧地结束了自己的人生,丢下了年迈的双亲。

接到他们认领遗体的时候,我身体不大好,没有陪着二老进去。只听见她妈妈哀嚎着哭了一声,就再也没有声音了。

二老神色如常地办理完手续,但是我看得出来,他们在硬撑着不让自己倒下。她爸爸一刻不停地反复说着各种各样的话,坚持不让我们搀扶,也难掩声音颤抖。而她的妈妈就像祥林嫂一样,拉着我的手,反复念叨着女儿从小到大的各种生活细节,仿佛抓着一株救命稻草。

直到火葬场送她的时候,她爸爸依旧努力维持着自己的轻松,努力给我们道谢,让亲戚补上我们这些日子的花销。她妈妈一直坐在车里一言不发,火化时也什么都不说,没有眼泪,最后看见我的时候,握了握我的手,想再说点什么,终究还是没说出口,好像是怕我烦。

二老坐到车上,她爸爸不知道怎么安放女儿的骨灰盒,我们说让他抱着,挥手向他告别。她爸爸也想挥手,把手从女儿的骨灰盒下抽出的时候,愣了一秒,终于按捺不住悲伤,抬起手擦眼泪。

那个场景,我真的一辈子也忘不掉。

那一刻我才知道自己外出多年,父母为何一直担心我有没有吃饱穿暖,才明白自己之前与父母一言不合就大吵大闹到底是多么不孝。

后来我没有去看过二老,在外地不便,也不想去打扰他们的生活,只有逢年过节时给他们发个信息,从未得到过回复。他们都岁数大了,不大会用手机,用的还是一个老人机,平时只会打电话。我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看到过。中秋节不发信息,他们再也没有团圆了。

后来听一个去过她家的朋友说,她父母把她所有的东西都拿了出来,摆满了她的房间。她妈妈会拉着朋友念叨,这个发卡是女儿教她做的,那个手工是她看女儿学的。仿佛女儿还在世,只是远在他乡没有回来一样。

————————————————————

请评论区的各位不要太多戾气。写这个答案并不是想抨击谁。我也尽量把我的看法尽力抹去了,只想写写我当时的所见所想。

毕竟就算是哪一方有错,错更多,人也回不来了,就算回来也未必能做到相互理解。所以我觉得,争论这个大可不必。每个人都有审视生活的权力。

我这两年一直在想,到底怎么做才算是爱自己的子女。她父母在沟通交流上肯定是有问题的,以前我也听她说过,但是站在一个外人角度,我觉得她父母更像是务实派那种,嘴上骂骂咧咧,但是行动上是实打实爱着孩子的。

其实我爸妈也这样,嘴上骂骂咧咧,但是行动上是在爱着我的。随着我阅历越来越多,也感受得到这份爱。但问题是不一定谁都会有这份阅历,更何况有些阅历的代价就相当痛苦。如果换我是父母,我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经历过这么多痛苦折磨后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爱。我更希望孩子从一开始就知道我是爱ta的。

但是这个爱的度太难把控了。年纪渐长,我也开始看一些育儿书籍和知识,发现想万无一失培养出来一个健康的孩子简直难上加难。太多的爱会骄纵,太少的爱会叛逆,不擅长表达的爱容易被误解,太擅长表达的爱又担心以后无法独立迎接风雨。感觉自己能平安活三十多岁简直就是生命的奇迹。

这种情绪越多,我就越容易周期性地想到她。两年过去了,我也没那么激烈的情绪了,现在平静多了,也请评论区的各位不要有那么激烈的情绪。

希望每对父母都爱着自己的孩子,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为各种各样的爱选择勇敢地面对这狗屁的世界。

编辑于 2022-08-26 18:02・IP 属地北京
笑笑不可爱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