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回答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台湾普通话的特殊口音?

狂舞柳絮
2个点赞 👍

只撒种不耕耘,肯定杂草一堆。

台湾为了与大陆较劲,在语文方面的保守程度已经魔怔了。

其实看台湾的ZZ光谱,整体是偏激进的,LGBT这些,在台湾都是很←的,然而偏偏在语文领域,台湾是→中极品。拧巴的很。

按照台湾的ZZ光谱,汉字都早被废除了,什么简化不简化的,直接废除。参考越南。

然而台湾不。不仅不,而且直接把汉语文锁死在时空里,不能变,一点都不能变。

不过很多地方都是杂货铺,存在这种拧巴的事情。


台湾的语文观念,保守到否认任何二十世纪以来的汉语文变革,整体趋势是越复古越好。

估计若不是实在学不会,台湾都得变回老国音以至于老清音,或者恢复文言文。


然而汉语文是不是在变化的?当然是,所以需要校准、需要纠偏,同时还需要适当地接受一些字词的发音/释义的变化。

诚然,大陆的很多学生,尤其是读死书的学生,特别享受捧着字典到处纠察读音释义的过程。然而有的时候,他们自己反而会陷进去。

因为大陆整体的语文导向是适应时代变化的,是允许一定的改变的

反过来,我们承认/接受汉语文的变化,所以才能时时进行必要的纠偏和校准

局部校准、整体发展,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反观对岸,像个原教旨主义者一样捧着清朝的字典,不承认并不接受一切的汉语文变化

不主动让汉语文动起来怎么办?他们的汉语文整体跑偏就成了呗。

这样语文还是在变化,而他们生活的这个局部就如同一个茧房,内部的人们还可以假装自己保守了汉语文的一成不变

局部(试图)死硬、整体(与自己以为的正统)跑偏,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而且他们的整体跑偏都未必是有某个固定方向的,不是闽南化这么简单,未来可能布朗运动式偏来偏去。

小时候听到的台湾腔,跟现在的台湾腔都有不同。而且一些局部因素可能还会起到很不可思议的影响。例如我印象中没有的,现在因为个别名人的口癖,到处都是“齁”“齁”的语气词,这个语气词很好听吗?听着就很大叔。我也不知道闽南地区有这种口癖没有。


最后,关于上述的局部与整体的问题,举个例子:

我们听很早年的电台录音、电影作品,能感受到大陆的标准播音腔也存在变化,但是我们就有一种感觉,现在的播音腔和过去的播音腔,是一脉相承的。尽管好像这里那里变了,又说不清楚,但是我们始终能感觉出来:过去的播音员和现在的播音员都是我国的播音员,是一个国家出来的。

对岸的播音腔,不同时代的播音腔仿佛是从不同的国家生出来的。除了能肯定他们在讲一种汉语,不能感受出有什么一脉相承。

这就是整体发展与整体跑偏的区别。

整体发展是语文顺着自然的脉络走下去,整体跑偏是语文在枷锁中左右挣扎的产物。

编辑于 2024-03-25 01:47・IP 属地中国香港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为则忍之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