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过去的国统区、沦陷区、苏区这三区的老百姓生活怎样?

朴仁蒙
25个点赞 👍

简单写写吧,苏区的部分情况(抗战时期)

陕甘宁

公粮

这三年当中,尤以1941年的负担最重。这一年,农民负担的项目多,征收数字大,公粮征收数占农业实产量的比例达13.72%;加上羊子税等,负担占农副业总收入的15.31%,军政人员占边区人口的比例达6.56%。每人乎均负担后的剩余,按农业实产量减去公粮计算为280斤,按农副业总收入减去各项负担计算为296斤,不到1石细粮。

以上说的只是边区政府统一规定的各项负担,是纳入边区财粮收支预算之内的。除此以外。还有教育附加粮、优抗代料粮等附项负担,数目很大(有些区乡代耕粮与公粮数额相等)。加果把正项负担、附项负担统加在一起,据清润、华池、曲子三县调查,达到总收入的18.2%到40%(清润县18.2%,华池县40.4%,曲子县32.8%),已经超过了农民负担能力的饱和点( 15—20%)。

1940年到1942年边区人民的负担,从地域上看是不平衡的。1940年的9万石公粮,关中只征6000石,三边只征1200石救灾粮,绥德分区只征15000石,陇东之环县,直属县之靖边,都未征粮(因灾荒)。上述地区人口几乎占全边区人口总数一半以上,而公粮负担不及总数的1/4。最重的是直属九县和陇东五县,人口不超过60万人,负担占总数的3/4以上3。1941年度的公粮,直属各县比分区要重得多。直属县中又以延安市(负担占收获量的35%)、延安县(占35.6%)、安塞(占33.1%)、固临(占36%)为最重。延安县这一年的实际负担比例(负担占收获量的比例),以区为单位计算,最高的青化区为43.7%,一般的川口区为32.2%,最低的金盆区为21.4%3.1942年的公粮负担,仍然集中在已分配过土地的若区。据统计,17个已经分配过土地的县,人口占总数的51.3%,农副业总收入占56.3%。公粮负担占62.1%,负捏占收入的比例为11.19%;未土改的13个县,人口占48.7%,农副业总收入占43.7%,公粮负挺占37.9%,负担比例为8.72%。

战勤

边区抗战勒务的人力动员有三种:第一种是公粮的运输。交公粮时自己送,不算负担,只是转运时才算负担。第二种是公盐运输。即动员农民为公家运盐,每驮150斤,实际交公盐105斤,余下的45斤当运输费。1941年以后,大部分地区改交公盐代金,由政府组织运输合作社运盐。第三种是临时动员,包括担架、运伤兵、修路.帮助军队建设等等,名目较多。

抗战初期。抗勤的动员没有具体的章程。1941年边区政府制定了《战时动员壮丁牲口条例》、条例规定,凡年18岁至45岁之男子为壮丁,都有服战勤的义务。全年总服役时间为:一户只有壮丁一名者,全年不得超过20天:一户有壮丁二名者,金年每名不得起过30天;一户有壮丁三名以上者,全年每名不得超过40天。

按照《陕甘宁边区战时动员壮丁牲口条例》(1941年〉规定,动员征用牲口,不问住户牲口之有无或多第,而以现时财富为标准。分富户、中户、贫户,每户出牲口一头,其全年总服役时间是:富户全年不得超过80日,中户全年不得超过50日,贫户全年不得超过20日.被征用之户如无牲口者,由该户自行雇用之。

义务代耕

实行代耕、包耕、包工方式的。主要是劳力负担.据安定南区部分乡调查, 1938年有抗属土地1455垧( 一垧等于三亩),由425个农民代耕,平均每个农民须耕种三垧半,每垧地平均需要投人工9个,4工4个。按此计算,每个农民全年至少须有一个月的义务劳动时闻去做优抗工作,而且还要自带耕牛及耕具。1941年边区政府调查,全边区全年的优待代耕、担水砍柴的劳动日,每个劳动力平均负担15一20天。1942年延川、清润两县近4万垧的抗、工属的土地上,有17258个代耕队员在劳动,每个队员平均耕种义务地23垧。

实行代粮制的,主要是粮食负担.据调查,志丹县1943年全县计优待粮219石,优待柴542140斤。按全县7000个劳动力计算,每个劳力平均负担优待粮3.1斗(约合93斤),负担优待柴74.8斤.另据安塞,子长.固临、子州、霞县、清润定边,新正、华池,曲子等11县调查统汁,1945 年共出优抗粮19444.48石,占当年粮食产量的4%,每人平均负担9市斤.

晋冀鲁豫

晋绥边区

1940年,边区人民的负担是比较重的。据典型调查,单是公粮负担一项,第一次献粮占收入的比例为,17.52%.第二次征粮占收入的比例为22 .24%.如果加上田赋、营业税和付款摊派等(献金除外),人民总负担占经济收入的比例可能接近30%。

各阶层的负担比例均有降低。据几个县的典型调查,1942年负担(包括公粮和村款负担)占总收入的比例,地主为26. 9%,富农为24.9% ,中农为18.8% ,贫农为10.9% ,平均为17.4%.虽然如此,但群众的负担仍然是相当重的。因为当时一般的农民全年平均收入只有300多斤小米,本来只能勉强维持生产和生活的最低需要,交了60多斤公粮以后,剩下只有200米斤小米,最低需要也就难以维持了。

山东

发布于 2023-03-09 16:57・IP 属地吉林
曹丕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