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赞这个答案角度很有意思。我正好关注了印度人口问题,可以补充一下。

印度北边Uttar Pradesh,Bihar,Rajesthan,Madhya Pradesh,就是传统的"印地带",民族是主体民族印地斯坦人,印度教势力也强势。恰好,经济上特别落后,尤其是Bihar在人均寿命和GDP上低于非洲。又恰好,这些地方贼能生,这在图中一目了然。又又又恰好,这些邦是目前执政党BJP的基本盘,本来就人多力量大,正好碰上个组织能力极强的政党,让基本盘有超出人口的政治话语权。
印度宪法规定,各邦国会席位由人口普查人口比例决定,但上次划分是。。。1971。国会席位重划分是个极其敏感的政治话题,所以国会一直拖了50年推延重新划分。但人口比例问题,越推延,越严峻。

也就是说,虽然经济更好,主体民族更少,分裂意愿强的南方各邦由于生育率低,人口走低,但国会席位仍然保持在1971年的水平,保证了南方富裕少数民族区的政治话语权。在迟早要来的重新规划之后,这些少数民族区的国会席位占比,大约要减少25-30%。
中国改革开放的路径非常艰辛。但是,虽然改革开放带来了地域之间经济实力的洗牌,国家在财政转移和扶贫下了很大功夫,让改革开放的红利覆盖了所有地方,尤其是少数民族区。现在,印度改革开放尚未成功,就有一股保守文化力量,把经济议题和文化议题高度绑定。在这种环境下,我不认为印度政府能平衡 <发展,扶贫,强国,平权>这些议题。更有可能的是,主体民族利益的代言人,会让发达地区给北方四省输血,在产业政策上打压禀赋最好的地区,并在文化上打压更"海派"的少数民族,带来南方激烈的反抗。这也许是印度崛起的最大阻碍。
编辑于 2023-04-22 23:55・IP 属地中国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