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为何中文互联网相对英文互联网的内容质量较低?

myiwen
318个点赞 👍

因为洋务运动的固有缺陷无法解决,光学技术,却禁止学习技术配套的整个讨论环境,禁止学习整个社群生态,分配生长环境。

这种师夷长技以制夷,在落后阶段还可以靠着租界,靠着对洋大人的恐惧压制。

可一旦大清洋务运动开始见效,当大清开始支棱起来,师夷长技以制夷就会无限扩大化。

一开始洋务运动是学技术抵御洋大人,紧接着洋务运动学到的技术成果开始用来强化对内的统治和改造,更进一步要整个将西学变成孔孟之道礼教忠孝

永乐大典冒出来了,洋务派实力和野心壮大,西学不是西学,是永乐大典的老祖宗技术,是被西方人偷去了。

为了回到老祖宗的光辉时代,西学要重回孔孟之道,重回礼教忠孝。走儒教特色的技术发展路线。

所以,很吊诡的一点,洋务运动越是成功,洋务运动越是快要完蛋。

中文互联网的走向完美符合这个路线,在洋务运动开始,对西学,对洋大人的恐惧到了不客观的崇拜西方,但这种不客观的崇拜西方,反而促进了西学,也加速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但等到洋务运动成果开始显现,中文互联网从失败投降开始转变为成功赢学。

失败投降风气当然会带来负面影响,夸大西方西学的先进强大,但也客观促进西学和西方技术传播。而进步到成功赢学,贬低西学,贬低西方客观上提高了国民自信,但也让永乐大典,让老祖宗礼教死灰复燃。

而民间的改变还只是小事,伴随主导大清的洋务派和老佛爷开始运用洋务运动成果,伴随大清再次伟大,大清的平民就开始回归重温洋务运动前的大清盛世,礼教经典。

中文互联网的高质量内容,归根到底几乎完全是因西学的崇拜,翻译,讨论而诞生的。其最终成果也是将西学彻底融入这片土地和文明。

但伴随洋务运动成功,大清师夷长技以制夷不断扩大,开始铲除西学讨论环境,脱离了对西学认可和发展。大清互联网的讨论内容就开始日复一日的重温永乐大典,孔孟赢学,咱妈吃饺子,万千不同的娇子文学盛典。

中文互联网迎来了本土特色的文化盛世,至于内容质量,见仁见智。

安易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