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回答

董卿是刘谦的托吗?为什么?

匿名用户
87个点赞 👍

刘谦最被大家怀疑有托的魔术,应该就是变鸡蛋那个。在刘谦让董卿选第二个鸡蛋的时候,董卿有些慌张地把话筒拿下去问了一句,但还是勉强能听到一声「……戒指……?」

但问题是这时刘谦还完全没有提到这个魔术是要用到戒指的。

于是所有人都觉得董卿是托。

大家的假设是:鸡蛋是道具,里面放了特定款式的戒指。必须请一个戴着特定款式戒指的托上来,问她借手上的戒指,通过某种方式变没,然后托选道具鸡蛋,打碎它,拿出同款戒指。

如果真的是符合这个假设,那董卿确实是托。

但是她是托的点,不在于她挑了指定的鸡蛋,而在于她戴了指定的戒指。

我的假设是:鸡蛋是道具,上面有个机关可以塞戒指进去。选任何一位观众都可以,只要手上的戒指尺寸不是特别离谱就行。魔术师把戒指变到鸡蛋里去,然后通过某种方式让观众选到那颗特定鸡蛋,打碎它,拿出观众的戒指。

如果是我的假设,那我觉得董卿不是我所定义的托。

大家会说,可是这也需要观众选到那颗道具鸡蛋啊,如果不是提前商量好选那颗,观众选了别的,不就砸了吗?

但是这个「某种方式」,不一定要用托,其实有很多种方法办得到。

比如说我可以挑三位观众上来,先让第一位观众选一颗鸡蛋。

如果第一位观众选到了道具蛋,那好,就直接拿你选的这颗,你把这颗拿走,让另外两位观众把别的鸡蛋全打碎,全是正常的蛋。这就佐证了第一位观众选的道具蛋也是正常的蛋。

如果第一位观众选到了普通蛋,那就要求他打碎,证明这是正常的蛋。然后让第二位观众选择一颗。

如果第二位观众选到了道具蛋,就让他看管好,再让第三位观众提供戒指,用第二位观众选的蛋和第三位观众的戒指变。三位观众都有同等份额的参与,也很合理。

如果第二位观众也选到了普通蛋,那也要求他打碎,证明这也是正常的蛋。然后让第三位观众选择一颗。

如果第三位观众选到了道具蛋,就直接用它变。前两位观众选的蛋都打碎了,用第三位选的,这样三位观众的参与也很合理。

如果第三位观众也选到了普通蛋,那也要求他打碎,证明这也是正常的蛋。然后我可以直接挑出道具蛋开始变。因为经过了三轮随机选择都是普通蛋,已经可以证明这一整盒都是普通蛋了。

甚至都不需要这么复杂,各种强迫选择的方法多了去了,魔术师完全有能力在他想要的时候,让不是托的正常观众选到道具蛋。

刘谦可能的确告知了董卿哪颗蛋是道具蛋,刘谦和董卿可能也的确约定了,第一次选择选普通蛋,第二次选择选道具蛋。但我依然不觉得这是托。

如果整个魔术的效果,不需要托也可以办到,那么即使他用了托,它也不是托。


这个「办到」,也是有不同等级的。那种只有「成功」和「失败」两种极端情况的魔术并不多。


如果有一个魔术,需要让观众选一张牌。但这个魔术本身和牌的花色点数没关系,整副扑克牌哪一张都能变,选哪张效果都是一样的。魔术师带着这个魔术上节目,让主持人做观众。魔术师排练了很多遍,节目组完全知道魔术流程。但是导演提出要求,让主持人必须要选红桃六,因为这张牌最吉利,观众听了开心。于是主持人在正式播出的时候选了红桃六。

这个选择的确是提前设计好的,但是这是托吗?我觉得大家应该都同意,不是。因为这个魔术的效果和主持人的选择毫无关系,不需要托也一样能办到。所以即使主持人的选择是提前约定好的,主持人也不是托。约定选红桃六完全只是因为这样播出效果最好、最喜庆。


如果有一个魔术,需要让观众在心里默默想一张牌不说出来,然后魔术师大手一挥,旁边的大楼上打出了这张牌的灯光。魔术师问,这是你想的牌吗?旁边大楼上的灯光就打出这个扑克牌,观众说没错我想的就是它。但是这个魔术的秘密其实就是,观众只能说红桃六,旁边大楼上的灯光只能打出红桃六,于是导演要求主持人必须说自己想的是红桃六。

这个选择也是提前设计好的,这是托吗?这很显然是的。因为这个魔术的效果没了主持人的选择就完全办不到。


再比如说有某个版本的ACAAN,需要让观众随便说一张牌。魔术师把牌洗乱,实则默默把观众选的牌控制到了第七张,然后让观众自己背面朝上一张一张发牌,想停了就停下。观众停下来的位置正好就是他选的牌。

这个魔术的原理很简单,为什么选择第七张,因为这是魔术师大量的表演中得出的观众最容易停下的位置。

如果观众在第七张停下,那这是最完美的结局。魔术师什么都不用做,直接让他把这张牌翻过来就行。奇迹。

如果观众在第六张停下,这是第二完美的结局。魔术师只需要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到还没发的牌堆上,让观众把下一张牌(第七张)翻过来。奇迹。

如果观众在第八、第九张停下,这就稍微差一些。魔术师需要亲手拿着牌,双翻三翻,才能把观众的牌翻出来。这个魔术依然成功了,但是它的效果没有「完美结局」那么强烈。毕竟魔术师翻开一张牌,肯定比观众亲手翻开一张牌给你的感觉要弱。

如果观众在更远的牌停下,那魔术师只能偷偷用个更复杂的手法,比如pass之类,把观众选的牌弄到最上面。那虽然也成功了,观众虽然也觉得自己的牌被变出来了,但那样的效果就更弱了。

那如果有魔术师带着这个魔术上节目,主持人做观众。魔术师排练了很多遍,节目组完全知道魔术流程。导演要求主持人就数到第七张停下,这样是最完美的结果,节目播出看着好看。

这算托吗?

我想大部分观众会觉得是,但我觉得可以讨论。

这个魔术就算不用托,也完全能变,而且达到「完美结局」的概率也很高。

而且这个节目既然上了电视,肯定已经和主持人排练了很多遍,那就算主持人一开始真的不知道秘密,这么多遍他也猜出来了。他就算不想当托都没办法了。


刘谦也一样。既然是上春晚的魔术,一定是和董卿排练了很多遍的,那董卿本身已经不可能做到真正的「free choice」了。

就像硬币那个魔术,董卿看了这么多遍,原理她猜也猜出来了,就算她猜不出来,她看这么多遍也不会觉得惊讶了。那她依然做出了惊讶的表情,这是托吗?我觉得不算吧。

所以我觉得,只要刘谦这个魔术不需要使用特定的戒指,而是大部分戒指都可以变,那董卿就不是托。

事实上,刘谦在多个不同的场合表演过这个魔术,所以我倾向于认为他不需要使用特定戒指,可以邀请任何观众参与。故我觉得董卿不是托。

发布于 2022-08-27 13:20・IP 属地加拿大
GlenMcCormick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