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武汉大学回应「开学典礼椅子标签争议事件」?
- 444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kdlbj__ - 268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omo - 205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江澎屿 - 1884 个点赞 👍
在某书,我搜了武大学生发的开学典礼照片。
2021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椅子为挖孔版
2021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椅子为挖孔版
2022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椅子为挖孔版
2022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椅子为挖孔版
202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椅子为挖孔版
2023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椅子为挖孔版
2024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椅子为挖孔版
2024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椅子为挖孔版,且贴了红色圆形贴纸(在侧边非正中间)
2025级开学典礼椅子照片,想必大家都看过,这里就不发了。
查看全文>>
Hzzz - 159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小饼干 - 1580 个点赞 👍
我们先来看两张图片,你觉得像什么?
上面的是理想去年的新车mega,下面的是某地铁站的车站出口。
纵使事后理想和地铁公司都费劲了心思去解释、公关,但是这种联想一旦产生,就很难被“这只是个设计”的理性解释所覆盖,最终都免不了自食其果。
这些都在告诉我们: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做任何事(尤其是想赚我们钱的),都必须将我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情感,作为一个前置的、必须考量的因素。
所以,武汉大学这件事,抛开它是否故意为之、动机为何,至少暴露出这所传统名校在文化素养和共情能力上的缺失与匮乏。
一、人类大脑的自动联想
我们先来做一个思想实验。
当我提到“红十字”的时候,你脑子里出现的是什么?
大概率是医院、救护、救援。
当我提到“黄色的M”标志时,你想到的是什么?
大概率是麦当劳和汉堡。
这个过程,你需要思考吗?
不需要,它几乎是瞬间完成的。
我们的大脑,本质上是一个极其强大的模式识别和自动联想机器。
它为了节省能量,进化出了一套高效的工作机制:看到一个熟悉的符号或图案,就立刻从记忆数据库里调取与之关联最紧密、印象最深刻的信息。
这个过程是被动的、自动的、几乎无法被理性控制的。
现在我们回到武大的椅子(图就不放了),当白色背景和红色圆形两个元素组合在一起,出现在一个中国人的视野里时,我们很多人的大脑搜索引擎,自动匹配出的第一个、也是最深刻的结果是什么?
就是日本国旗。
那些说什么“我怎么不觉得”、“我怎么没联想到的”,只能说明你反应迟钝,不是你人间清醒。
这不是我们过度解读,而是因为在过去上百年的历史教育、影视作品、新闻报道中,这个图案作为一个高频、强刺激的负面符号,被反复地刻印在了我们的集体记忆里。
它关联的情绪是屈辱、是战争、是民族伤痛,这个关联的强度,远远超过了它作为“一个红色圆形”的物理属性本身。
所以,当典礼现场上百个这样的图案整齐排列,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不是去理性分析“这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标识”,而是生理性的、情感上的不适。
这真的不是太敏感,这是人之常情。
我们的大脑就是这么工作的,你无法命令一个被烫过的人,在再次看到火的时候,内心毫无波澜。
二、为什么有些玩笑开不得?
社会上,总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符号禁忌。
这些禁忌,往往和历史上最深刻的创伤或文化中最严肃的议题有关。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德国行纳粹礼,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因为那个手势,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肢体动作,它被牢牢地绑定在了种族灭绝和大屠杀的历史记忆上。
同样,一些设计上的巧合,也会因为触碰到了文化禁忌区而引发巨大的争议。
比如我开头提到的理想MEGA和某地铁的出口,因为独特的设计,在网络上被很多人评价为“像灵车”、“像棺材”“不吉利”。
从理性设计角度看,设计师可能只是追求一种流线感或者结构美。
但从公众的文化心理角度看,他们无意中触碰到了我们文化里关于死亡和身后事的巨大禁忌,这种联想一旦产生,就很难被“这只是个设计”的理性解释所覆盖。
武大的椅子争议,也是同理。
它触碰的是我们民族记忆中最敏感、最疼痛的那块区域。
所以,我们到底该如何去区分,什么是合理的公众诉求,什么是矫枉过正的过度解读?
关键在于三个维度:
-
符号的清晰度
这个图案与那个负面符号的相似度有多高?武大椅子的白底红圆,可以说是视觉元素上的完美复刻,相似度极高,这就为自动联想提供了最直接、最便利的通道。
如果只是在一张白纸上有一个很小的红点,或者颜色是粉色紫色,形状是方形,这种联想的强度就会大大降低。 -
历史的沉重度
这个符号背后关联的历史事件或文化禁忌,在公众心中有多大的分量?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是我们整个民族最深刻、最无法释怀的记忆之一(上周咱们才刚举行了抗日胜利阅兵),它的沉重度,是最高级别的,这就决定了公众对此类符号的警惕性和触动性必然很高。 -
场合的重要性
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场合?武汉大学,中国最顶尖的学府之一,开学典礼,是这所大学最庄重、最严肃、最具仪式感的场合之一。
在这样一个具有极强象征意义的地点和时间,公众对其每一个细节的符号意义要求,自然也会提到最高。在自己家里,你用什么颜色的桌布没人管,但在天安门广场,每一面旗帜的颜色和尺寸都必须分毫不差。
当我们把这三个维度套进去看,就会发现,公众的反应并非无理取闹。
一个高度相似的符号,关联着一段极度沉重的历史,出现在一个极度重要的场合。
这三个要素叠加,公众的质疑和不适,就构成了一种完全合理的、朴素的共识。
三、真正的反思
武汉大学的道歉,速度很快,他们解释了原因,是为了引导就座。
虽然我很愤懑,但我仍选择相信这是事实,仍选择相信没有任何人会故意在开学典礼上犯这种巨大且低级的错误。
但这恰恰暴露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很多机构和组织,在做事的时候,极度缺乏一种符号敏感性。
他们把这次事件定性为“工作细节”和“严谨性”的问题,这个只是操作层面,还没意到问题的严重性。
这本质上,是一个文化素养和共情能力的问题。
一个合格的活动组织者,在设计现场时,脑子里必须有一根弦。
他要明白,现场的每一个布置,不仅仅是物理层面的桌椅板凳、颜色搭配,更是在向所有参与者和公众传递一种符号信息。
他需要能下意识地规避那些可能触碰公众敏感神经的符号,这就像一个有经验的船长,能本能地避开海图上标注的暗礁区。
这种本能,来源于对历史的了解,对文化的敬畏,和对大众心理的体察。
当工作团队在选择用红色圆形标签贴在白色座椅上时,如果团队里有任何一个人,能从听众视角或者说公众视角预审一下这个方案,都可能早已发现这个问题。
但他们没有,他们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甚至有些傲慢,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高效引导学生入座”的问题,而忘记了甚至也不在乎大家看到这个画面会有什么本能的反应。
最后
这件事给我们最大的启示,不是要去争论谁对谁错,也不是要让社会变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而是要提醒所有掌握着公共话语权和负责公共事务的组织与个人: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做任何事(尤其是想赚我们钱的),都必须将我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情感,作为一个前置的、必须考量的因素。
这不是上纲上线,这是一个现代组织最基本的文化素养。
公众的眼睛,是一面镜子,它照出的,不仅是工作中的疏忽,更是一个组织文化底蕴的深浅。
而这种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大众情感的共情,恰恰是一所顶尖大学,最应该展现给社会,也最应该教会给学生的东西。
1 人已送礼物查看全文>>
Kaiser -
符号的清晰度
- 115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粗俗生存者 - 111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月明时 - 1039 个点赞 👍
黄泥巴掉裤裆里了呗,武汉大学真是一点敏感度都没。昨天相关问题多个平台被炸,部分图片被标记已无法发出,现在也知这图形有不妥了,早干嘛去了。
● 事发是在武汉大学卓尔体育馆内,校方为开学典礼布置的场景,红膏药贴在了白椅背正中,妥妥膏药旗既视感( 图片已寄 )。
据悉是为引导红衫学生入座,摆成特定图案为典礼造势,成品图中心方阵为 I ♡ WHU 字样,两侧看台分别为年份数字 1893 / 2025。
2025 武汉大学开学典礼现场看台 1893 字样 而类似设计去年开学季也用过,同样引入红圆引导学生入座,但可能因去年椅背有透气孔,图案集中贴在了一侧,未引起坊间关注( 图片已寄 )。
多说一嘴,此处武汉大学建校年份 1893 是有争议的,最早校方为抢办 100 周年校庆篡改校史,10 年长 30 岁,彼时被包括天津大学在内的高校参过一本乱认老汉( 天津大学前身为 1895 北洋西学学堂 ),武汉大学刘校长也反对过。
武汉大学 10 年长 30 岁 ● 武汉大学骚操作非要顶着抗战胜利周年给自己上强度,真的一点 ZZ 敏感度都没,校方回应有其它形状不同颜色标记图案,系误读,那为毛偏偏选了流量最大的打法,现场典礼校方组织者就没一人指出或有不妥么,这种级别活动校内是有上层提前巡查布景的。
武汉大学回应椅背膏药图案 且完全没必要多此一举,可换个颜色椅凳,既省物料费又省张贴时间,某 TOP 2 开学典礼就用两种颜色椅凳拼的图案。
2025 北京大学开学典礼现场 本来杨某媛诬陷他人性骚扰事件就牵扯出了校内屁股不干净,请以本子间谍 CDFZ 命名的机构「东珍」为座上宾的,不正是贵校武汉大学公益与发展法律研究中心么 ? 校内亦有推过该机构搞的满毒「翔凤文化节」。
武汉大学公益与发展法律研究中心相关活动 东珍之命由来 知友普遍也反对「赛博文字狱」,但此前武汉大学校官微顶着沸腾的舆论推波伏娃 / 冻肉梗,就被公众质疑到底是故意唱反还是纯粹碰巧,这波黄泥巴掉裤裆里不是网友多想,反正早都和 Shi 混为一坨了。
武汉大学官微推送波伏娃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瘟猪 Eamonn - 103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C鲁迅 - 988 个点赞 👍
黑人兄弟搞笑段子有这么一个部短篇。key邀请peel来新家做客。peele进门被key的小胡子吓到了。小胡子解释说这是卓别林胡子
又看见一条德国牧羊犬,key叫他阿道夫。peele又被吓一次,这次的解释是起名是纪念美国演员阿道夫马克思。
刚进房间映入眼帘的是巨幅万字旗。key连忙解释说这是电影《制作人》的原版道具。
每一个都可以解释,但为什么那么巧合都凑你一人身上了。很难让人不怀疑啊。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peter - 894 个点赞 👍
不知道是否有人记得,这个军旗服的事件。
意识形态斗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没有什么中间地带。
曾经有一个我的领导说过,在大型展会上,不是展现自己,就是糟践自己。
也就是说整好了,是展现自己,整不好是糟践自己。
我曾经看到过我的单位,在国庆期间,主楼国旗稍微因为钢丝绳的松动下滑了一些。但没有封顶,我告诉了我党政办的同志。我也看到过我的单位主页,领导在接见客人的时候,胳膊上品牌方的意大利国旗。
后来同志们都很感激我,不觉得我是小题大作。
为什么?因为半旗代表着什么,篮球运动员赵睿穿着美国国家队队服被骂成了什么样,我是知道的。
“人的脑子,人的意识,是会变的。只要把脑子弄乱,我们就能不知不觉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用什么办法来做?我们一定要在俄罗斯内部找到同意我们思想意识的人,找到我们的同盟军。”
“我们要把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根挖出来,把精神道德的基础庸俗化并加以清除。我们将以这种方法一代接一代地动摇和破坏列宁主义的狂热。我们要从青少年抓起,把主要的赌注押在青年身上,要让它变质、发霉、腐烂。我们要把他们变成无耻之徒、庸人和世界主义者。我们一定要做到。”
——1945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当着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际关系委员会上发表演说
这是解放军报的新闻截图
武汉大学的党委,是有问题的,查一查吧
现实来讲,这就是脱敏反应,就是在搞服从性测试,看谁是“慕洋犬”,看谁是“大佐”的“皇协军”,和杨笠所谓的“女权”,还有侮辱解放军的house。
就是一点点切香肠似的,让你感觉习以为常。
大概就是如此吧,这是美国方面的
这个是日本外务省的赞助名单
最后————
欢迎海内外优秀少年报考吉林大学,尽管吉林大学没有空调,但我们有22度的夏天,有东北人民大学的底色,有先生向北为党育才的肝胆!
查看全文>>
痞子才 - 851 个点赞 👍
19年香港的黑暴,之所以能演变到最后无法收场,只得靠大陆出台国安法扭转局面,与前期港府对那几所高校的绥靖、宽纵是分不开的。
不要小看一所大学集体干坏事的隐蔽性、组织性、煽动性和破坏力。
查看全文>>
公子小白 - 79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武汉东77 - 72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深海恐惧 - 66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SamW - 63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瓦力 - 571 个点赞 👍
武汉大学一定是故意的。
白色折叠椅极为少见,一般都是深色系的,代表着会议的严肃与庄重。
白色折叠椅我也就在灵堂上见过,新生入学仪式难道是灵堂?
白色折叠椅还给贴上了红太阳,你要是说他们不明白的话,那他们的大学都白读了
查看全文>>
五讲四美 - 51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田百顷 - 48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Yannic - 48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白衣过长沙 - 485 个点赞 👍
这篇“通告”非常拙劣——那么多颜色、那么多形状,明明可以组合出非常多的图形,武汉大学偏偏选择在白椅子上贴“卫生巾”……在网民们敏感神经上疯狂蹦迪,一幅“你奈我何”的表情。让人怀疑这是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拥有的国家级高校。
查看全文>>
云啊飞啊 - 44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恶之花姚 - 40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绮良良 - 34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小梭 - 33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tiana - 30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我司雇我在 - 289 个点赞 👍
什么叫误读!
解释解释什么叫误读!
你特么解释解释什么叫误读!
误读就是我把日本国旗 在9.3阅兵的时间节点贴在满是樱花树的武汉大学椅子上,但你就特么不能说它是日本国旗 !
查看全文>>
纸糊 - 272 个点赞 👍
你在白色椅背上贴红色圆点就是“为引导师生按设计的造型图案准确入场就座”,别人对你质疑就是“误读”;
那我在图书馆挠痒痒怎么就是“性骚扰”,而不能是缓解病痛呢?
你的声明就是真理,我的解释就是赖皮。
对你质疑都是误解,对我诬枉则是裁决。
白宫发言人来了都得向您学学什么叫“国际驰名双标”。
查看全文>>
洗耳翁 - 228 个点赞 👍
1.这种贴纸,好像做成方形的更方便更省材料吧?
2.白色椅子贴红色圆形这种搭配,我不相信任何一个中国人感觉不出来。
3.设计、制作、执行、监督,这么多环节这么多人员,是没有人提出异议?还是不敢提?还是集体串通?
查看全文>>
文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