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情报系统现在属于什么水平?
- 3151 个点赞 👍
路透社2021.4报道了,说国家准备整治教培行业了。
我当时就跟准备开个教辅机构的我妈示警。
结果她就回了3个字:
不可能。
后来的事情都知道了,我跟她旧事重提,她说:
这不证明什么,无非是你可以读到外媒报道。
查看全文>>
墨菲斯托 - 231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Tommy vercetti - 199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哈哈 - 188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王小马 - 1659 个点赞 👍
7月7日,彭博社消息,中国将实行新生儿补贴政策,补贴0-3岁新生儿,每年3600元。
7月28日,这一政策正式公布,与彭博社预测完全一致。
更正一下,彭博社是7.4说的,我记错了
查看全文>>
星期天 - 147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太君别开枪 - 1242 个点赞 👍
比如高盛的某二代招聘计划,就是专项的套取经济情报。
跟这帮人相比,什么无人机拍照啦,加入台湾间谍组织泄露军演空包蛋啦,什么倒卖纸质国家机密啦,什么被敌方美女间谍色诱甚至生子啦,统统属于小儿科too young too simple too naive!
查看全文>>
Schumann - 1221 个点赞 👍
这么说吧,如果你把美国媒体对中国的公开报道转载到国内。
是有可能因为涉嫌泄密而被抓的。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涉嫌造谣。
不过造谣和泄密这两件事,本身就挺暧昧的。
查看全文>>
井天 - 121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一代完人洪承畴 - 80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陌路人 - 79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专 - 783 个点赞 👍
讲一个彭博新闻的判断标准:
如果一个事情,你在国内没听到,但你在彭博看到了。
有两种可能,要么故意漏风传回来看你反应,要么压根儿不打算跟你说。
当你觉得这个事情越玄幻,越抽象,真实度反而越高。换个新闻吧:
最近几年,几次万亿级别的政策,彭博基本没说错过。
国内指数分时图,量化拉直线、砸直线的时间,基本都在彭博头版新闻发布后的几分钟之内。
之前主要看彭博,WSJ比较少。
刚刚评论区有朋友讲:
WSJ和彭博都是第一梯队的。
我观察一段时间再更新。
真想知道一些新闻,有几个交心的国外朋友也挺有用,驻华大使馆不是开玩笑的。
朋友在韩企上班,员工基本延边朝鲜族或者韩国留学。
22年的时候,韩企的韩国负责人跟一个朝鲜族的老大哥(老大哥住公寓,不做饭)开玩笑,多准备点吃的,过两天可能会买不到。
朝鲜族老大哥一脸《我信你我是那个》的表情,完全没当回事。
没过两天,这个朝鲜老大哥连要饭都没地方要了,出不去了。
好在朝鲜族的老哥们抱团,也有点本事,特地找了些货,开车给他送过去,没让他饿死。
有时候也不是谁谁谁情报厉害。
只是有些事,不能不告诉别人。
但是能不告诉你,而且也没必要告诉你。
看到其它答案下有朋友问这些新闻的,我简单整理个清单,让这些朋友死心:
- 华尔街日报(WSJ),时效快,不保真,英文,苹果国区商店可下载,年费基本2000人民币左右
- 路透社(Reuters),时效快,不保真,英文,苹果国区商店可下载,国区免费,外区按区域定价
- 彭博社(Bloomberg),时效快,不保真,英文,苹果国区商店不可下载,年费2000人民币左右
- 联合早报,时效慢,基本算马后炮,中文,苹果国区商店可下载,大部分文章不要钱
ps:浏览器通过网页版订阅,价格可能会便宜,刚看了WSJ是按区域定价,港区便宜点,差不多100/月,Bloomberg基本一口价,美国这些新闻网站黑五可能会有折扣。
能在国区上架的新闻APP,可能是“特供”的,没验证过,网页版的限制应该会小很多。
老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别迷信这些媒体,保快不保真!
别迷信这些媒体,保快不保真!
别迷信这些媒体,保快不保真!
很多新闻是真货假货掺着卖的。
查看全文>>
鬼知道该叫什么 - 73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虽远必诛且听龙吟 - 718 个点赞 👍
我始终觉得俄罗斯侵乌旷日持久,最大的损失就是暴露这类威权国家的短板。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欧美人看俄伊朝等国家,是有点把它们当成纳粹德国的。把普大帝、金将军、哈主教当成是“希特勒”那样的狂热分子的。。也就是认为:他们真敢鱼死网破的。
俄罗斯动不动拿着核威慑吓唬全世界,朝鲜抖一抖日韩特别是韩国就吓得一哆嗦,伊朗的宗教狂热军队在中东也无人敢惹,还有其它国家。
但是,自从侵乌开始,俄国一系列的表现,“正义联盟”各扫门前雪的做法,一下子就暴露出:那不是一群自己住地堡也要拉着全世界陪葬的狂热独夫。。那就是一群嗜权如命、贪财好色的非典型的独裁者而已。水可以特供、食物可以特供,空气可没法特供,核大战?那些老爷们还怎么呼吸。
因此各种挑逗“正义联盟”底线的事也就来了。
因此我认为,正义联盟最大的情报保护,就那个“看起来狂热的保护色”,只要这个保护色在,欧美所有获取的情报都会被误判,一旦没了,一旦被戳破,其实情报就是单向透明的。
查看全文>>
再说 - 71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迷人的龙套演员 - 69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乱千百首 - 566 个点赞 👍
不说美国情报系统。彭博社的预告都准的离谱。
最近一个月左右吧,彭博社预告了两个消息。第一个是新生婴儿补贴,已经实锤了。
第二个是房贷利率下调,第一套2.5,第二套1.5,第三套0.5。等待验证中
再往前4月底,广西蓝天立那个也是早早说出来
查看全文>>
无始 - 53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后路 - 508 个点赞 👍
大概就是你谷歌到的东西,或者问ChatGPT得到的信息,你在内陆网传播,会因为泄密给你抓起来。
我就举个例子,有份文件6月下旬下达的,7月初彭博社登报的,我们这7月底公布的。
查看全文>>
且听龙淫 - 402 个点赞 👍
世界第一,所以华尔街日报、彭博是一定要看的。
准确率高的吓人。
附上华尔街日报的链接:
查看全文>>
风清扬 - 37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Lqqtb - 35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3L2s0b - 340 个点赞 👍
美帝情报系统发达除了自身实力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他的对手盘比较拉胯。现在他的对手盘绝大部分国家的体制说白了就是少部分人奴役大部分人,权力还要传给子孙那种。这种类型的国家10亿国民里有9亿9千8百万都是潜在叛国者,就算身居高位的可能一半是潜在叛国者,对这种类型的国家,美帝的苦恼应该不是情报收集,而是情报甄别。
查看全文>>
smash ray - 31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斯塔克和豪斯 - 312 个点赞 👍
华尔街日报在2022年十月中就开始吹风了,有囤积药品和解除清零的动作,还有关于欧盟的消息,欧盟说病毒没有那么强烈了,提议让我们赶紧结束闹剧。
具体的自己可以追溯一下消息,我当时托人从老家买了药,刚刚到我的快递柜,下班路上就感觉阳了,然后吃药没几天就好了。
当时我提前打电话让我妈买药,她觉得无关紧要,后来确实没吃药,自己都好了,我外婆按照时间线,当时是肾癌中期了,也没有事,我外公73岁,也是几天就好了。
普通人还是没事别关注什么大国战略和军事情报了,多点靠谱的新闻比什么都强,联合早报,彭博社,华尔街日报,尤其是华尔街日报,直通天庭的报纸,每日必看。
人只能被骗一时,不会被骗一世。
查看全文>>
1th22mEsay - 30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哈哈 - 29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水清濯缨 - 239 个点赞 👍
我在豆包问了一个问题。
国际上怎么预测中国2025上半年的出生人口?我要国外的数据,哪怕预测的都可以,你不要用国内数据。
2025 年全年出生人口:820 万
上半年占比:48%
预测值:394 万
依据:生育率 1.01,育龄女性减少 1.2%,政策效果中性。
高盛:
2025 年全年出生人口:780 万
上半年占比:48%
预测值:374 万
依据:婚姻登记数创历史新低,蛇年文化抑制效应显著。
EIU:
2025 年全年出生人口:830 万
上半年占比:47%
预测值:390 万
依据:疫情后补偿性生育延续,但经济复苏乏力削弱长期意愿。
高盛总部在美国纽约,高盛的数据你信吗?
不管你信不信,我信。
我提问这种过敏问题,都特意让ai不要国内的数据。
查看全文>>
坐等八块腹肌 - 23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得-门生 - 229 个点赞 👍
对我国来说,很高的水平。
很多人有意无意的忽略的一个事实是,对外情报工作其实高度依赖于相信的力量。
剑桥五杰这样的情报来源,是一个时代的左翼思潮的产物,而不完全是克格勃多么的技术精湛组织严密。
你不能总是期望,对方关键岗位的人缺钱了,还愿意冒风险,这样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事实上,苏联解体前,克格勃的对外情报工作已经滑落到美国航母战斗群在海参崴几百公里的地方开展演习,都一无所知的地步了。
在一份提交给国会的报告中,形容为“as naked as jaybird”
长期来看,
一个人人都向往的国家,对外情报工作肯定不会差。
一个人人都想跑路的国家,对外情报工作的难度是很大的。
查看全文>>
hu je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