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6名学子参观中金黄金子公司溺亡事件?
- 361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正玉 - 1868 个点赞 👍
让我回忆起十几年前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我从小的一个铁哥们他们学校安排去工厂实习。回来从此坚定他不干本业的决心。
照他的原话,进入厂区酷热难当估计50度,突然哄的一声某锅炉喷出一人高的火苗,然后几个黑的只剩眼珠的赤膊鬼差打开炉子上小门拿个铲子,叉子在里面绞腾。知道的是厂房,乍一见的以为是什么阴曹地府,巴托魔界在炒罪人魂。
我一直觉得脱口秀界没有他是业界损失。
查看全文>>
zigma - 1170 个点赞 👍
这是中央电视台在现场拍的画面,地面上的这种格栅板是由角铁来固定承受力的,而且好像尺寸还不合适,有一头是虚搭在边缘。
对比看了一下我们小区的水沟上的隔栅板,我突然觉得平时面目可憎的小区物业人员,现在也变得好看起来了
查看全文>>
山猪 - 110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sky - 1080 个点赞 👍
最好的劝退案例,985来了也不好使。
帮助学生树立考研的信念。
去钢厂、化工厂参观一次,出来全考研了,
用原话讲:那他妈是人待的地方?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一舟践行录 - 796 个点赞 👍
看了答主 南塘少阁主的图,作为一名十多年的资深的机械结构工程师,我惊呆了。
其次,这一条边焊两段L型钢,这能保证下表面共面吗?估计连平行度都保证不了,这稍微歪一点,高低有个微小落差,从微观角度来看很可能这两段型钢与方孔边缘就不可能是面接触而是线接触,意思是很大可能是两段型钢各搭了一条边,即线接触,这种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当有重物或者人从上方经过时,型钢都是边缘局部承受一次冲击,如果有机会做个疲劳仿真的话就能看出来两者的寿命差异会非常大。
换句话说每根型钢的受力都在边缘处,四条边就是8根型钢,这我基本能判断出整块板与方孔之间是跷跷板一样的,这也进一步增大了每一次有重物或者人经过时,板子会被轻微抬起然后落下,这也会进一步对这些型钢造成更大的冲击力。
今天太晚了,明天看看有没有时间我画个图。
查看全文>>
Shawn - 52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Lily快跑狗来了 - 52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费莲诺 - 48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天朝 - 428 个点赞 👍
这件事从头至尾只说明了两件事,“垄断央企的傲慢”和“假外行指导真内行”。
我本就不想参与这件事的讨论,看了好多答案都没说到点子上。现在全国哪还有一家私有企业敢带研学的学生去矿物加工现场的承压器件上走的?
死学生和死工人是一回事么?这是高压红线,毕竟在环评后,哪个传统加工企业不是风声鹤唳?
但搞生产的没有自己的隐患,可能么?做监管的非要给你找麻烦,漏机油这点事儿都能卡到你厂子倒闭。
死个学生?呵呵,那私有企业老板这辈子都完了,除了带资走线,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但中国黄金子公司老总呢?
这种垄断央企在地方子公司的一把手那真是“土皇帝”。
为什么说是土皇帝呀?因为地方政府很难对其形成有效监管,最多每年写个报告,罚点小钱提醒一下,实际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唯一的相处办法。因为它们对地方政府来说也是解决就业的财神爷,根本得罪不起。
对其形成监管的是央企总部,但天高皇帝远,总部最多只监管一下党组成员的财务情况,真到安全生产的问题,总部的这些坐了一辈子办公室的“大学生和老爷们”也都不在行,尽管他们可能就是东北大学毕业的,总之,假外行监管内行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讲政治,唱高调。
也就是说,总部纪检和巡查们来了后,由于不懂行,下车间的很少,对账本居多。真要来车间看看了,也会提前通知,然后子公司老总就把所有的东西翻新一遍,像皮鞋一样擦的锃亮。
(我甚至怀疑这次事故和“擦得锃亮”有一定的关系,各位思考一下,让巡查们不走“选矿车间”过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就是把上面的承压件全拆了,不给你走。)
你看,我分析到这儿了,你应该明白了,这要么是总部巡好几年都没来过车间看看,要么是刚来不久。
至于呼和浩特安全局的整改意见,那对中国黄金子公司的领导层来说当个屁放了就是了,第一,不属于一个系统无法监督。第二,论行政级别来说,同级也无法监督。
而这些央企子公司领导层一把手的来源经常是谁呢?
嘿嘿,又是中国黄金集团总部下放来的,一辈子都没干过矿一线的那群人。一群敢放学生进矿加工车间的人,他们只懂搞政治,压根就不懂生产,他们是那个年代的“大学生”(那个年代的大学生远比现在的博士值钱),也没去车间看过几次,就连学生参观时要路过镂空的选矿设备上方都不知道。
这就是整体逻辑,所以真不要说这玩意是劝退,像东北大学的这些矿业加工的学生中的每个都是真有机会进总部的,他们下放的那一刻,就是“土皇帝”生活的开始。
Frank一言5677 次咨询5.02218407 次赞同去咨询查看全文>>
Frank一言 - 42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杨溢 - 41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南塘少阁主 - 283 个点赞 👍
一开始美国得人命值五吨水,后来人家告诉我,那是15元钱,在我震惊之余,又有人拍了拍我肩膀,说贵了,现在只值一片废角钢……
噢,还有一张1块钱得a4纸声明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村野匹夫 - 26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omo - 157 个点赞 👍
真心建议以后公司通报中“公司领导高度重视”这句话,能不能去掉,死了那么多年轻人,这么多家庭的天都塌了,你们这些平时疏于管理、尸位素餐、脑满肠肥的领导重视一下,就不用提了,看着恶心。
查看全文>>
歖斐斋 - 7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G.Rochez - 7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锦瑟无端 - 71 个点赞 👍
有些年轻人在加拿大开车撞死人顺便把自己也报销了,居然惊动大使,恨不得死的是自己儿子。而有些年轻人,因为生产安全事故死于非命,却没有任何一个官员站出来说话。
国家一下失去了六位宝贵的理科生,我很心痛。
查看全文>>
那个夏天 - 3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温酒 - 3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键政之王 - 30 个点赞 👍
我刚毕业不久进过一家重工厂。大概一周就跑路了。
每天,行车用钢丝绳掉在几吨中的钢管在工人头上来来回回,我看着生锈的钢丝绳心惊肉跳,每次都躲的远远的。
我入职没两天,一次吊起的时候,钢管离地的瞬间,钢丝绳断了。然后工长很淡定的说:换一根钢丝绳。当时我就很惊讶,难道就没有人想到,如果钢丝绳晚断十秒钟,几吨的钢管就从十米高处砸在自己头上了!
我听工人讲过,厂里有指标(私企),每年不超过几个就没问题。但是我至今不能理解工人那种淡定。按理说工人收入也不低,不是朝不保夕那种。作为当时工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当地人也不愁没饭吃。他们,是真的没意识到危险。
我就感觉,很多人对物理根本没有现实层面的理解。吊着重物在自己头上的钢丝绳,你不问问厂里有没有人定期检测?
这种危险的数量,在未来可能会重新抬头,因为崩坏周期到了。
没有任何计划能发现所有危险,发现危险的都是有理学天赋的人,能从复杂的环境里抽象出简约的模型。而这样的人,正在逐渐离开制造业。
查看全文>>
硅基生物 - 2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老张聊志愿填报 - 2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长空无忌 - 14 个点赞 👍
怎么看,正常看呗
中金大公司有自己的赔偿流程
意外事故每天都会发生的,按照正常赔偿就好啦
不要因为是985大学生就特别舆论网暴别人吧
在我看来958大学生和普通工人农民一样平等
就事论事等司法赔偿就好啦
不要等一下又要网暴这个等一下又要网暴这个
查看全文>>
凯旋门在哪里 - 1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评论莫扎特 - 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行渊者耐莫萨拉 - 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luvian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任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