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从头至尾只说明了两件事,“垄断央企的傲慢”和“假外行指导真内行”。
我本就不想参与这件事的讨论,看了好多答案都没说到点子上。现在全国哪还有一家私有企业敢带研学的学生去矿物加工现场的承压器件上走的?
死学生和死工人是一回事么?这是高压红线,毕竟在环评后,哪个传统加工企业不是风声鹤唳?
但搞生产的没有自己的隐患,可能么?做监管的非要给你找麻烦,漏机油这点事儿都能卡到你厂子倒闭。
死个学生?呵呵,那私有企业老板这辈子都完了,除了带资走线,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但中国黄金子公司老总呢?
这种垄断央企在地方子公司的一把手那真是“土皇帝”。
为什么说是土皇帝呀?因为地方政府很难对其形成有效监管,最多每年写个报告,罚点小钱提醒一下,实际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唯一的相处办法。因为它们对地方政府来说也是解决就业的财神爷,根本得罪不起。
对其形成监管的是央企总部,但天高皇帝远,总部最多只监管一下党组成员的财务情况,真到安全生产的问题,总部的这些坐了一辈子办公室的“大学生和老爷们”也都不在行,尽管他们可能就是东北大学毕业的,总之,假外行监管内行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讲政治,唱高调。
也就是说,总部纪检和巡查们来了后,由于不懂行,下车间的很少,对账本居多。真要来车间看看了,也会提前通知,然后子公司老总就把所有的东西翻新一遍,像皮鞋一样擦的锃亮。
(我甚至怀疑这次事故和“擦得锃亮”有一定的关系,各位思考一下,让巡查们不走“选矿车间”过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就是把上面的承压件全拆了,不给你走。)
你看,我分析到这儿了,你应该明白了,这要么是总部巡好几年都没来过车间看看,要么是刚来不久。
至于呼和浩特安全局的整改意见,那对中国黄金子公司的领导层来说当个屁放了就是了,第一,不属于一个系统无法监督。第二,论行政级别来说,同级也无法监督。
而这些央企子公司领导层一把手的来源经常是谁呢?
嘿嘿,又是中国黄金集团总部下放来的,一辈子都没干过矿一线的那群人。一群敢放学生进矿加工车间的人,他们只懂搞政治,压根就不懂生产,他们是那个年代的“大学生”(那个年代的大学生远比现在的博士值钱),也没去车间看过几次,就连学生参观时要路过镂空的选矿设备上方都不知道。
这就是整体逻辑,所以真不要说这玩意是劝退,像东北大学的这些矿业加工的学生中的每个都是真有机会进总部的,他们下放的那一刻,就是“土皇帝”生活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