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馥莉突然多了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争夺18亿家族信托遗产,你怎么看?
- 4063 个点赞 👍
我算了算,老宗96年就把女人送到美国生孩子了,05—06还在跟达能大打爱国牌争企业控制权,还不耽误他定期往外转移资产。
这老宗头也是厉害,诓骗了两代粉红;她女儿更牛逼,两个弟弟一个妹妹是外国人,买热搜说竞争对手儿子是美国人。
一群美国人给我们上台表演唱大戏,我们也是真有福气了。
查看全文>>
奈何伯约 - 3350 个点赞 👍
我最佩服中国精英阶层的一点是:在革命时代之后,全世界的精英阶层都在“要钱”和“要脸”里选择了“要钱”,放弃了在平民中的声望。唯有中国的精英阶层既要钱又要脸,既想坐拥奴隶主的富贵又想要士族的名望。你哪怕学学比尔盖茨和特朗普呢?哪怕摆出来“我就是要与民争利”呢?
前几天有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左派越来越多?因为中国的精英阶层太不做人了。自1840年以来全部的中国历史,就是精英阶层一次又一次让她的人民失望的历史:大清的满汉精英把尚有余力的古典帝国玩成了半殖民地;民国的精英们手握高合法性,最后狼狈不堪的滚到小岛上;1950年的精英们造出一个个“独立王国”;1980年后的精英们带着人民的钱跑路做“世界公民”。60年前的经验告诉我们:对付中国的精英,体面是不够的,制裁是不行的,他们完全不懂得什么叫“收手”,他们只会一遍又一遍的从人民中索取。面对愤怒的人民,他们只会说这是“人性的恶”。总之自己是冰清玉洁的,是“勤劳奋斗”的。但是人民也会学习的,也会长教训的。人民总会意识到:对付中国的精英,体面是不够的,制裁是不行的,只有彻头彻尾的物理消灭。今天中国的精英们,仍然拿着蔑视和嘲笑的眼神看抖音上发“校长办公室养企鹅”的人,看“弱水三千”神神叨叨像阿Q的王座们。不知道他们是否会想起:在一千余年前,也有一批人拿同样的眼神看着一群人,那群人的头头叫黄巢。
各位精英们,收手吧。拿几个亿跑出去,给你的大房二房分够逍遥一辈子的就算了。不要追求什么“立言、立德、立功”的三不朽了。
查看全文>>
伞兵 - 303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毛爹 - 2869 个点赞 👍
当时老宗走的时候
到处营销他一年只花5万快
我就在知乎写过一个回答,大概意思是他这种富豪,几乎都是国内赚得钱,一年却只花5万,应该判刑
没曾想好家伙,我还是低估了
你赚中国人的钱,不光不花在中国,最后还全给了美国人,妥妥的卖国贼呀。
查看全文>>
白白的拜拜 - 2245 个点赞 👍
首先,出现诉讼这件事说明杜女士已经败了,宗fuli已经打赢了前面的战役。不然杜不会现在公然起诉。她已经没别的办法去争财产了,企业内部家族内部所有的角力和博弈都败了才来打这个官司的。她的各方面证据并不怎么充足,而且她做为一个母亲肯定还是想着保护自己儿女的,公开他们的私生子身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现在三个孩子所有华裔甚至美国的老师同学同事都知道这件事了,真不是什么太荣耀的新闻。但她也不能怪别人,自己走错了太多步棋,才落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反观宗馥莉,简直是绝地求生大女主,忍辱负重三十年,十四岁甚至更早她就逐渐认识到了父亲薄情寡义重男轻女的一面,所以多年来她一直在冷静地部署和父亲博弈,果决地放弃婚姻,在继承权上寸步不让,利用父亲的弱点还有舆论借力,才得到了今天的一切。她才真是学到了宗庆后的“后黑学”,用离岸公司控制上下游企业,用舆论战保护自己的地位,把家族内部的反对者,公司内部的其他派系,社会上的不支持声音全都一步步斗赢了。虽然我不赞赏很多这个企业的很多做法,但她这个在危机四伏的家庭里孤身突破重围的魄力毅力能力我都不得不佩服了。
但是,杜女士不是输给了宗馥莉,她是输给了宗庆后。她以前有很多机会改变局面,但是自己错过了,而且还信了男人的口头承诺,信托没有落实老头就去世了,宗馥莉能动里面的钱就说明杜现在很难拿回来的,很大可能是公司的信托,宗还没运作好就呜呼了。
从宗庆后的角度看,他对杜是怎样的定位呢?最早利用她的能力发展企业,这点毋庸置疑,用个人情感和孩子绑定这个优秀的合伙人,后来又生了一到两个孩子,但是却在宗馥莉回归企业后让杜女士逐渐靠边站了,后面还发展了别的孩子妈。这里面有宗自己的意思,要维护自己的形象和企业的名誉,不公开别的孩子,也有杜当时不愿意争的妥协。杜是很有能力和魄力的,没有撕到明面上,我相信是她自己认了,为了企业大局,也为了宗,加上还有情感纠葛和利益交换,她性格里本来就有妥协的部分,不然她跟宗几十年,宗一直不和她在国内结婚,孩子不公开,她难道觉得光彩吗?只是忍习惯了所以后面到了自己孩子身上很多事情她也忍了。谁愿意一辈子没名没分,孩子没个能带出门的爹?
她大概就只想着自己拿够钱另立山头也给三个孩子新的生活算了,但是过程中她犯了致命的错误,导致孩子基本不可能继承国内的产业了,而她大概也没想到宗馥莉这么能斗。她错在孩子不仅生在美国还全都成长教育在美国,看她大儿子和大女儿的教育以及工作履历,绝对是美国式思维的ABC,让他们去和中国老油子搞企业内部斗争,他们恐怕真的不行。中文都没宗馥莉好,咋管理公司?看政府文件听话外音能做到吗?跟官商朋友们虚与委蛇玩得转吗?接受个采访说几段话不是马上露馅了吗?说好的国企怎么继承人成了美国人?杜还有个极大的错误就是孩子成年之前没给他们落实中国的国籍和户口。中国国籍比美国国籍难拿多了,尤其成年后。放弃国籍和中式思维基本就是放弃接班人身份了,只能拿钱拿股权。宗老爷子据说临走前还是想给儿子多留财产和股权,但是被宗馥莉搞掉了。杜在这些事上属于节节败退,再加上后来老头子又有新欢之类的她能掌握的事情就更少了。(如果想象不来这个文化语言差异有多大的话,可以代入一下各位自己的背景,您要是个东北或者西北家庭,孩子长成一个台湾腔的嗲嗲的那种,(我发誓我没有侮辱台湾腔的意思,)前后鼻音都分不清,你觉得和孩子亲么?这孩子能在当地融入环境找到媳妇吗?反之,您要是个广东或者江浙地区的家庭,然后给您分配一个北方粗枝大叶不会说粤语/吴语满口大碴子味的孩子,不吃肉粽/早茶,您觉得看着这闺女亲么?她能在当地找到姑爷吗?中西文化差异是这样的一百一千倍,孩子回国融入难度比中国孩子融入美国社会还难十倍百倍,因为中国根本不是移民国家外国人很难融入。)
而且宗馥莉也是老爷子的女儿和骨肉,老爷子首先不会对她比对另外的女儿差。其次,她才是和老爷子和宗家所有亲戚和企业内部员工们相处时间最长各方面感情纠葛最深的,只要老爷子还有感情的话。豪门争产兄弟姐妹之间可以没有感情但是父母总还是对儿女有些血缘亲情的,她敢在老爷子临死前按住他一直在杭州治疗,敢用自己的命威胁老爷子,这点那三个ABC就做不到。我反正完全想不到ABC能有这种“爸你今天不给个交待我就死给你看”的中式家庭情理纠缠在一起闹的思维方式,能说这种话的子女是很自信父母心中有自己的位置的,而且是明显的中式思维。美国子女和家庭有矛盾只会出走远离不联络,身边太多这种例子了,有名的比如马斯克的大儿子,哈里王子之流,他们还真没那么在意离家之后继承不到财产怎么办,没有为什么,就是没那么强的执念。ABC就是美国人,他们没有和爸爸从小就朝夕相处十几年后来又一起工作十几二十年的生活经历,真的很难想象他们双方有多亲,所以他们去争什么东西就算妈妈想让他们争自己都未必有底气或者动力去争,他们对自己的父亲和自己的出身有多认同都不好说。在美国接受了二十多年的平等教育,然后眼看着自己的生物学父亲不能公开认还在台上跟明面上的独生女父女情深,葬礼墓碑墓志铭都和他们没关系,我很怀疑ABC孩子的头脑思维能接受这种事儿。(杜女士的大儿子主修农业和life science,辅修商学,感觉和家里生意还是有点儿关系的,但是他没有马上回国工作,没那么急迫去占什么家产。杜女士的女儿主修的是心理学,也搞些教育方面的工作,不知道和她复杂混乱的家庭情况有没有关系。)
再退一步来看,虽然老爷子重男轻女,但是他也不是完全就想让宗馥莉一分不得或者不许接近家族企业,所以他在几房子女之间的摇摆,他既要又要的心理,他想要保全自己党员的清白名誉,又要同时广播后代给耀祖留下产业,这些思想上的纠结带来了行为上的缝隙,宗馥莉十几岁就有了危机意识,利用夹缝里的空间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去卧薪尝胆,寸土必争,逐渐丰满了自己的羽翼。宗馥莉成长起来之后她父亲也掌控不了那么多了,即便想给自己的耀祖多留些股权什么的也实在是做不到了。
总而言之,杜败给了自己的思维局限,更败给了宗庆后的既要又要,自私利己,贪婪伪善。她的孩子也许宗庆后可以和宗fuli一视同仁,但是他们任何一个或者所有人都比不上老头子对自己名声以及和个人名声深度绑定的利益,只是宗馥莉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顺势而为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虽然杜比大多数女性在商业上职业上成功太多了,可是她轻信了男人的口头承诺,把个人情感家庭和工作混为一谈,才让自己的子女没有正经父亲和正常家庭生活,父亲死后还要落到在全世界人面前弱势起诉争信托的地步。如果她当初不恋爱脑,不去心甘情愿给别人的丈夫生孩子,就做好一个合伙人分股权分地盘发展事业,情感上对方不给婚姻不给名分就散伙,恐怕比现在幸福,至少不用揭开家庭的创伤给全世界看。
不止杜,这个畸形家庭里所有人的痛苦和挣扎都是来源于那个父权主义自私自利的老头,他的各个伴侣是不同阶段的踏脚石,孩子也是播撒他基因或者延续他企业成功的工具。如果他真的爱子女,应该生前早早就安排分配好,而不是自私地摇摆,拖延,和稀泥,反正自己闭眼了子女恨他骂他也听不到了,生前能享受一天好名声能摆布身边的子女伴侣一天就是一天。
BTW:这个话题突然不限流了,去年我发杜女士有三个孩子的事儿在某书全被审查限流了,今天发关于宗Jessie的还是被审查,在知乎倒是一直没有删帖,但是很多路人看到了来challenge的今年没有了,感恩感恩。
继续追问
由知乎直答提供查看全文>>
Shirley Ma - 2073 个点赞 👍
这个官方应该没通稿吧?
这宗老当初死的时候,舆论一片骂农夫山泉卖国,说子女外籍。这不,老宗一窝三个都是外籍,服不服?回旋真快啊
还是在没离婚情况下,搞的自己员工,重婚啊
三个?计划生育呢?
张艺谋都得喊冤
牛逼
查看全文>>
锦衣雷 - 2026 个点赞 👍
老宗给了三个私生子每人7亿美元的信托,现在大女儿控制了信托,还从里面转走了钱
啥意思呢,从这个信托提钱,需要哇哈哈董事长签字,而老宗就是哇哈哈董事长,所以一直没问题,结果老宗去世,去世前忘了这个事
没想到大女儿现在当了哇哈哈董事长(大女儿原来有自己的公司,不在哇哈哈),三个私生子提不出钱了,不但提不出钱,大女儿要把钱全部提走
查看全文>>
隐仕 - 1935 个点赞 👍
第一个想法,宗老就是高。人都没了,还能反手一巴掌,抽的那帮“没事替资本家瞎操心”的人像陀螺一样旋转。
第二个想法,改革开放的春风终于吹到了神州大地。从今往后,这种狗血后宫争权夺利大戏再也不是香港独享的了,我们大陆的财经新闻娱乐化终于要全面铺开了!
查看全文>>
xuxuxuxu - 1770 个点赞 👍
我准备浙里办问问浙江国资委:
1.娃哈哈,大宗小宗是否涉嫌国有资产流失?
2.浙江政府层面在这事之前是否知情?
3.作为党员,老宗有没有向组织如实汇报个人情况?
查看全文>>
元宝四重奏 - 174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林木森林木森 - 1580 个点赞 👍
我怎么看?我嗑着瓜子慢慢看呗。
他们是在警告宗馥莉,手不要伸太长。
哇哈哈的股份他们虽然不想争,也争不到,但是信托的钱你宗馥莉也别乱动。
香港的那个信托很明显是给几个子女的(宗馥莉可能也有一份),但是哇哈哈的股份肯定是宗馥莉一个人的。
那几个非婚生的美籍子女,应该不想和宗馥莉撕破脸皮的,不然不会现在才动手,应该是宗馥莉先过界了,擅自动了信托里面的钱,所以那边才反击的,而反击的目的也很明显,让宗馥莉收手。
宗馥莉作为宗庆后唯一的婚生子女,又是中国国籍,宗庆后所有的国内资产肯定是她的。但是宗庆后搞的那个香港的信托,用意就很明显了,就是给其他的子女留笔钱,而且还不少,20亿美金的样子,所以宗馥莉试探了下(动了100多万美金),那边也不是吃素的,直接起诉了,态度很明确,没得商量。
宗馥莉还是收手比较好,宗庆后的二房挺厉害的,要是真惹毛了,带上几个子女回国争国内的资产就好玩了,虽然大概率争不赢,但来回拉扯个几年也不是什么难事,哇哈哈很长时间就会一直动荡。
老二、老三都是九几年的,早就成年了,宗庆后才死一年多,二房手上没点真材实料的东西是不可能的。
而且宗庆后本来就没打算把所有资产全给宗馥莉,不然有的是手段,哪会闹成这样。
该放手放手……
查看全文>>
友谊的小床 - 115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非扯迦南 - 103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没事胡咧咧 - 844 个点赞 👍
我去年发帖说宗馥莉不是独生女,被追着骂,这回信了吧。
其实没必要嘲讽宗庆后。
那些加给宗庆后的美好品德,比如什么节俭、私生活干净、爱独生女的标签,不过是顺着爹好面子的习性把爹架在道德高地的博弈策略。
宗庆后早年接受采访时,说自己私生活好,爱独生女宗馥莉。
去世前半年左右,“江浙沪独生女”的话题突然又火起来了,宗馥莉经常出现在话题中,用以证明江沪浙独生女多么受宠,顺带夸一夸宗庆后这种级别的企业家都没有屌癌。
舆论话术搞了一段时间,宗庆后独爱宗馥莉的“假象”算是深入人心了。
自己爹爱吹好男人人设,那就一直强调,把爹架在道德高地上,把自己塑造成公众心目中唯一的合法继承人,还有谁有勇气打破这个公众形象?
哪怕在葬礼上,爹的小老婆们、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们,也没敢对公众出声或露面。
宗馥莉的这步棋,走的很漂亮,至少在爹去世后一段时间,碍着宗老的名声,没人敢觊觎他的遗产。
后续还闹出宗馥莉辞职,估计也是叔伯和弟弟妹妹想夺权,但宗馥莉发辞职信表示不玩了,为了企业未来,弟弟妹妹作出让步,宗馥莉继续回归。
再就是,宗馥莉和宗庆后博弈的时间应该不短。
宗庆后大儿子97年的,在爸爸去世前已经27岁了,但一直未和爸爸一起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和宗庆后爱惜羽毛的人设、宗馥莉的超级博弈能力有关。
期待宗馥莉继续打出漂亮牌。
查看全文>>
小耳朵 - 83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其笑也歌 - 74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XXXXXX - 66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真理研究者 - 60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何可可 - 55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克莱登大学教授 - 52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知秋一叶 - 49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鹅天鹅老师 - 416 个点赞 👍
我回想一下,我挺佩服钟睒睒的
我太清楚以他的能力,这些信息去年之前他就应该掌握了
遭受那么大的网暴,那么多人说他汉奸,品牌受了那么大影响,母亲也去世了,愣是忍住了不找人发出来
还是守住了一些根本性的底线的。
能做首富的都不是一般的人性。
查看全文>>
哲部豪跋 - 405 个点赞 👍
竟然有这么多人对宗这个档的练小号大惊小怪,好像一点现实感都没有,当真不知许多50/60/70后普通人动不动五六个兄弟姐妹起步么?你们就不动脑子想想他们的爹是什么想法?
对老一辈人来说,有条件恨不得练几十个上百个小号,大多数人这不是没条件嘛,以宗庆后这个家族财力搞几个私生子跟大多数人只生一个也没区别了
个人英雄主义式起家的老辈企业家就是这样,家族局势最后难免都要到这一步,不会那么容易就让某一个“二代”顺利接班
充满东方宫斗色彩的家产争夺战包含的不仅是钱的问题,还有其他股东/董事会成员/高管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盘算,集团的竞争对手方也在虎视眈眈,如果处理的不好很可能战火要蔓延到哇哈哈品牌和资产端
希望有好戏看,目前来看宗馥莉这种被温室里被保护长大的,完全不是杜建英这种从下面上去的对手,后者恐怕不知道多少年前就在谋划家产这档子事了
你别管她是不是走包养路线,记住凡是这些从底层上来的,手段和心眼比温室里泡大的二代多的不是一两点,完全不是一个物种
很多老一辈人并没意识到留给子女真正的财富不是钱,更不是那点学校里的教育,而是社会丛林里一步步杀出来对商业和人性的控制利用,是智巧和流氓手段混杂的掠夺斗争策略
凡是缺乏这些经历的/缺少这些经验继承的“二代”,必将在社会丛林里一败涂地,特别是在这片土地上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大剪子 - 395 个点赞 👍
皮带进去了,我们才从香港法院知道,还有二个未成年子女。
宗老板挂了:我们才知道从香港法院知道还有三个同父异母儿女。
现在我已经对宣传:某老板就一个女儿,某老板只有一个儿子都不相信了,鬼知道那天暴雷了。
几位大佬的岳父是省部级干部,一朝下台,都压不住女婿把原配踢了,何况其它人。
最后不由想起知乎好老婆———段J霞,这多年居然她都没收到律师函吗?也没有被封号吗?
查看全文>>
就这样 - 382 个点赞 👍
我怎么看?我早就说了,私有化下民营企业效率其实是最低的。
私企是另一种形式的资源浪费,公有制下大炼钢铁拍马都追不上的那种。
私营企业在无序竞争下各种浪费、损耗我都放一边不说。
私营企业80%活不过三年,能经验几十年的都凤毛麟角。因为光一个继承人问题,就足以让一个私企翻车出局。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几千年来,各个帝王煞费苦心选拔培养最优秀的“太子”,不惜一切拼命确保子孙代代出类拔萃,确保王朝“万万年”。
可是结果无一做成。
黑泽明导演的影片《乱》,其实就是一个大私企董事长交班的故事,在今天也在不断发生。
私有制下的中国私企的管理权和所有权几乎无法分开,资本家的后代要继承财产就必须继承管理。
当代资本家对下一代的培养也不得不说煞费苦心,从小就要找“小小总裁班”进行辅导,同时接受国际化最优质教育,大了要么捆在身边言传身教致富技术,要么就留学海外花重金砸个金光闪闪的洋文凭,然后就是“下基层”“轮岗”,或者给几个小目标“创业”,最后空降担任高管。
可惜想法是好的,执行起来全都是乱套的。
时至今日没几个“资本主义接班人”能扛得起父辈的大旗:
子女多,股权问题往往导致企业分裂;独生子女,又是把所有鸡蛋放一个口袋;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水平、操守难以把控……
而且二代们往往还心高气傲,从小被灌输市场经济、形成了严重的个人自由主义情绪、崇尚个人奋斗,真的以为财富是靠“聪明”“努力”得来的——自己金光闪闪远超同龄人的洋文凭,不就是“聪明”“努力”的象征吗?
所以二代几乎各个觉得自己比一代强,结果大量二代不愿接班。拿着一代的钱“创业”,越努力,越亏损。最后自己的企业搞不定,一代的班也不会接了。
最终,每次私营企业老板交班前后,都会出现大规模的动荡、分裂、衰落甚至破产。
第一代交给第二代的成功率只有14%……按照世界的规律,在交接班的过程中还要有70%的企业被淘汰掉”——《法制日报》2007年10月14日
过多的物质享受让传承人习惯花天酒地,成材无望;还有部分接班人,有着其他正常合理的兴趣,根本不愿意接班。——《中国经济周刊》2013-11-04
曾经被家族制问题困扰多时的方太集团董事长茅理翔指出,虽然家族企业在创业初期生命力特别强,但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就暴露出许多的弱点,如何交班是很关键的一点。——《南方网》2005-10-27
七成企业败在接班问题上——《新民周刊》2009年09月10日一交班就出问题,私有企业效率高的神话不攻自破。
当年宗大小姐学成归国,凭几本洋教条洋学位狂的不得了,浅薄无知的一张嘴就是“搬出中国大陆”。
她甚至都不知道如果不是中国政府,哇哈哈早就归达能了。哇哈哈一个卖水的,没有任何核心技术,没有任何商业门槛,全凭中国市场支撑。你以为搬到国外去,是拳打可口,脚踢百事,还是羊入虎口?
然后宗庆后“退居二线”,让她“牛刀小试”,结果大小姐一上来就赶走了不少老员工,弄得人心惶惶,以至于宗庆后赶紧重新出面主持大局,才稳住了局面。
大小姐和许许多多二代一样,又选择“自主创业”“独立发展”,可是到了今天看上去毫无建树。靠洋文凭接班到底行不行,我们拭目以待。
对了,右芬常狡辩称私企亏损破产只是资本家个人的损失。
那么类似王朝灭亡更迭,和整个国家、百姓难道没有关系吗?
他们不是还经常哭诉自己买到烂尾楼吗。
查看全文>>
西门灌 - 37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鹿小蔡 - 30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愤怒的小马 - 29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omo - 27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社会主义好 - 237 个点赞 👍
宗生前不是营销清心寡欲朴实节约的人设吗?这人没了人设也崩了。要说宗也挺搞笑的,既然外面有种了,藏着掖着有什么意义?你就那么确定死了他们不会蹦出来争家产?
其实我都不明白这些富豪到底有什么恶趣味,明明你们挣了这么多钱怎么花只要不搞到天怒人怨,也没人会去探寻你们穷奢极欲的生活。偏偏一个两个要立不爱钱的儒商人设,什么我对钱没有兴趣,什么生活极度自律只有一个女儿。咱都别当外宾,就我国这国情,真淡泊名利的那绝对就是穷鬼一个。
查看全文>>
非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