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些天的股东大会上,万科新任董事会主席辛杰就有说道,改革化险工作正稳步推进,年内到期的公开债陆续完成兑付,但彻底化解风险仍需“以时间换空间”。

整2025一年来看,万科还面临着严峻的流动性挑战。
据DM查债通统计,全年万科共有16笔境内公开债到期或行权,存续本金规模合计326.4亿元;同期,该公司还有两笔境外债到期,存续本金规模约为36亿元。
据万科方面提供的数据,2025年前五个月,该公司完成新增融资和再融资合计341亿元,平均融资成本保持在3.4%低位。年初至今,万科已兑付了165亿元公开债务,年内已无到期境外债。
2025年下半年,万科还有八笔境内债需要兑付,存续本金总额约为197亿元。
在6月27日的股东大会上,万科方面亦给出了几种偿债方式:
- 一方面,万科将继续加快销售回款、合理平衡收支,力争经营性现金流回正,并发挥好经营服务业务的造血功能;
- 另一方面,也将根据市场条件灵活采用市场化转让、资产证券化、引入战投、扩大合作等策略,充分实现资产价值,适时补充流动性。
- 此外,万科还将继续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稳定银行存量融资规模,争取增量融资机会。
实际上,多次对万科施以援手的深圳地铁的盈利与流动性水平也背负压力。
深圳地铁将万科纳入统计报表范围后,万科股权对应的投资收益成为深圳地铁历年利润波动的重要因素。
根据财报,2024年,由于万科录得归母净利润亏损约494.78亿元,深圳地铁的投资收益由正转负,亏损120.62亿元;且深圳地铁还对万科的股权投资计提了减值损失,该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因此大幅亏损335.66亿元。
2025年一季度,万科的归母净利润仍录得约62.46亿元亏损,这导致深圳地铁的投资收益亏损15.90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20.89亿元。
截至2025年3月末,深圳地铁持有货币资金约383.14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了83.66%;同期的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约为266.42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15.69%。这意味着面临短期债的深圳地铁或难以依靠自有资金援助万科。
不过,评级机构中诚信国际发布于5月29日的评级报告指出,深圳地铁对外部融资的依赖度较高。截至2025年3月末,深圳地铁的银行授信总额为 6099.50亿元,其中尚未使用的授信余额为4627.07亿元,备用流动性充足。
参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