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发布育儿补贴细则,生育一孩补贴 1 万、二孩补贴 5 万、三孩补贴 10 万,将产生哪些影响?
- 314 个点赞 👍
呼和浩特这次育儿补贴政策一出,估计不少家庭得重新算笔账了
生一孩直接给一万,二孩每年一万给五年,三孩每年一万给十年,相当于生三孩能拿到手十万
这钱放谁身上都不是小数目,尤其是对普通工薪家庭来说,吸引力绝对有
但问题是,这钱真能刺激大家多生孩子吗?
先说最直接的,短期内可能会有个突击生育的小高峰
毕竟政策明确要求2025年3月1日之后出生的才算数
那些原本就在备孕或者犹豫的家庭,可能干脆卡着时间点把孩子生了,先把补贴拿到手再说
但长远来看,能不能持续还得看配套措施
比如托育服务能不能跟上,学区房压力大不大,职场妈妈会不会因为生娃被边缘化
光给钱不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可能也就头两年热闹一阵子
再说人口结构,呼和浩特作为省会城市,老龄化压力估计也不小
补贴三孩能拿十万,明显是想用高额补贴撬动多孩家庭的杠杆,尤其是鼓励中产家庭多生
但这里有个隐形门槛:政策要求“人、房、户一致”,新生儿落户必须在呼和浩特,夫妻至少一方有本地户籍
说白了,这补贴更像是给本地有房有户的稳定家庭发福利,外来打工的、租房住的可能直接被挡在门外
这样一来,人口增长可能集中在户籍人口,对吸引外来人口落户的作用有限,甚至可能加剧本地人和外地人的资源争夺
还有个问题容易被忽略——补贴是按年发放的
比如二孩每年一万,连续五年,三孩连续十年
这种分期付款模式,一方面能绑定家庭长期留在当地(万一中途搬走,补贴就停了),另一方面也考验政府的财政持续性
万一哪天财政吃紧,补贴发不出来,或者发放延迟,反而可能引发矛盾
而且,十年跨度太长,中间政策变不变、物价涨不涨,都是未知数
现在十万看着多,十年后购买力还剩多少,谁也不好说
当然,这政策也不是没好处
对普通家庭来说,补贴能缓解部分育儿成本,尤其是奶粉、尿布、学费这些刚性支出
生三孩的家庭,十年累计拿十万,相当于每年多了一万块育儿基金,对低收入家庭可能是雪中送炭
另外,政策里提到免申即享,通过信息化自动审核资格,减少了申请流程的麻烦,算是政府服务的人性化改进
不过,最关键的还是生育观念的问题
现在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根本不是差那几万块钱
而是教育内卷、职场歧视、个人时间被挤压这些更深层的焦虑
呼和浩特这政策算是开了个头,但要想真正扭转生育率,恐怕还得配套更多软性支持
比如企业给育儿家庭弹性工作制,学校推行课后托管,甚至爸爸的陪产假能不能落实到位
光砸钱,最多治标不治本
最后,这政策可能会带起一波城市竞赛
其他二三线城市如果看到呼和浩特靠补贴吸引到人口,保不齐会跟进加码
比如深圳、杭州这些大城市本来就有财力,万一推出更高补贴,呼和浩特的优势瞬间就被稀释了
到时候,补贴反而成了城市抢人的标配,但能不能抢到人,还得看综合实力
教育、医疗、就业机会,这些才是真正的硬通货
总之,呼和浩特这波操作勇气可嘉,但效果如何,还得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发布于 2025-03-13 17:34・IP 属地广东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江神 - 20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张钢蛋 - 186 个点赞 👍
很多次在新闻里刷到育儿补贴,我都会不合时宜地提另一件事:
众所周知,国内曾经为了控制人口、为了确保一胎政策的全覆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实施所谓「一环二扎」(也就是生育一个孩子后使用宫内节育器,生育第二个孩子以后做绝育手术)措施。
政策长期积累,影响了数亿妇女。
大量手术数字的背后,是大量术后并发症群体,1989年颁布的《节育并发症管理办法》将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分为四等:
- 因手术直接造成手术对象死亡、重度残疾者为一等
- 因手术造成严重功能障碍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为二等
- 因手术造成一般功能障碍,影响自理者为三等
- 积极治疗可痊愈者为四等
而根据财政部等《关于将三级以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纳入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通知》,对应各级的补助是:
对三级以上并发症人员,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的扶助金;对二级并发症人员,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200元的扶助金;对一级并发症人员,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300元的扶助金。
做一个简单粗暴的举例,按照这个标准,假设一位妇女在一胎生育后因为节育并发症成为了植物人(一等乙级:临床判定不能恢复的昏迷),她大概需要近十四年,就能领到相近于呼和浩特市二胎补助的5万元金额了。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把人当人呢?
编辑于 2025-03-14 06:10・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TEDCJK - 14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云遮月 - 108 个点赞 👍
2023年,郑州发布政策通知
明确规定,郑州市将投入“真金白银”,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其中对新生儿入户郑州市的一孩、二孩、三孩及以上家庭分别一次性发放2000元、5000元、15000元的育儿补贴。
结果就是当你带着二胎三胎去要补贴时候,他们说没钱
现在2025年。过去了两年,也没见这件事有着落
怎么?你不服?
不服把孩子塞进去。
发布于 2025-03-13 19:13・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吃猫的鱼 - 78 个点赞 👍
首先,补贴一孩了,而且给现金,政策有突破,挺好。
其次,效果会有但很有限。现在的环境就是想生的不缺这个钱,不想生的这个钱不够。
最后,要求人房户在本地,二胎比一胎补贴多,三胎比二胎补贴多,直观上利好两种人。你让humphery制定政策,难道会对civil service不利?
发布于 2025-03-13 20:49・IP 属地江苏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从不毒舌可达鸭 - 39 个点赞 👍
呼和浩特牛,当然是针对增量生育市场,对存量没啥影响。
简单来说就是生孩子给1万块钱,一胎连续1年,二胎连续给5年,三胎连续给10年。
呼和浩特此次生育补贴的三年内短期目标,先把断崖的出生率拉回到2019年的0.89%,三年内短期需要财政支出的金额是:7.04亿元,每年支出也就是2亿元,并不是多大的财政压力;5-10年内短期需要财政支出的金额是:28.07亿元,每年支出也就是3亿元,并不是多大的财政压力。
这充分说明,育儿补贴这件事,对地方政府并不是困难的事情。
呼和浩特确实是加力加的太厉害,希望可以掀起来全国政府“内卷”风。
此次呼和浩特财政加力补贴,会带来多大的债务呢?
呼和浩特常住人口生育率从2019年开启断崖式下降,截止到2023年常住人口出生率仅仅是0.56%。
先假设,呼和浩特此次对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无差异化对待,全都都给补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差异化并不明显)
呼和浩特此次生育补贴的三年内短期目标,先把断崖的出生率拉回到2019年的0.89%,此时需要提升的生育人口的数量是:过去三年的常住人口均值*(0.89%-0.56%)=1.16万人。
呼和浩特此次生育补贴的三年内短期需要财政支出的金额是:7.04亿元,每年支出也就是2亿元,并不是多大的财政压力。
(3*过去三年的常住人口均值*0.56%(惯性生育率支出)+过去三年的常住人口均值(0.89%-0.56%)(财政政策效应补贴增量支出))*1万=5.88亿元+1.16亿元=7.04亿元。
呼和浩特地方政府债务是1430.12亿元,每年支出的2亿元,简直是洒洒水。
呼和浩特此次生育补贴的5-10年内短期需要财政支出的金额是:28.07亿元,每年支出也就是3亿元,并不是多大的财政压力。
(3*过去三年的常住人口均值*0.56%(惯性生育率支出)+7*过去三年的常住人口均*0.89%(财政政策效应补贴增量支出)+过去三年的常住人口均值(1.0%-0.89%))*1万=5.88亿元+21.81+0.39亿元=28.07亿元。
编辑于 2025-03-13 17:47・IP 属地上海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YULI宏观财经 - 39 个点赞 👍
我不信
如果一个家庭生了三个娃,可是16万啊。
十六万是什么概念?
贵市的财政可以支撑吗?
我现在搜索的结果。
出生人口:2023年全年出生人口2.00万人,出生率为5.58‰。
我推测一半是一胎,也就是支出一个亿。
一半是二胎,就是五亿。
尽管实际上,一年给一万,给五年,但是实际操作起来,一年一年累加,还是这个数字。
假设,2025年还是生二万人,一胎二胎各一万,那就是二亿。
2026年,假设还是生二万人,一胎二胎各一万,但是2025年的二胎还要拿钱,就是三个亿。
2027年,就是两个年度的二胎了,加上新的二万人,就是4亿了。
以此类推,平均起来就是6个亿。
三胎,我这里忽略不计了。
也就是六个亿。
好了,现在算贵市的支出,这个数字也是公开,随便就可以查了。
2024年,呼和浩特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584.66亿元,政府性基金支出累计145.3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主要用于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等各项领域。
也就是说光补贴就占到总支出的1%了。
这个比例,可是非常惊人的。
反正我是不信贵市能补贴的起的。
我记得河南也有提出补贴,似乎没有落实到位?
编辑于 2025-03-13 22:44・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云叶 - 23 个点赞 👍
这对于呼和浩特来说力度是挺大的啊,毕竟他们那边的生活成本可能会比较低吧。
就像我们这边说的,开放二胎三胎。
生二胎,三胎好像也有补贴呢,但具体是多少,我也不知道。
我身边有好几个妈妈,他们都怀了三胎了,再过两三个月就要生了。
一个是6月份生一个是10月份生,他们都好有勇气呀。
他们大女儿比我大女儿还大呢都上高中了。
小女儿跟我小女儿一样,同一个班,上四年级,现在肚子里面还有一个。
所以说好多政策我感觉都跟我们80后有关系。
愿意生的嘛还是会选择生的跟补贴没多大关系,不愿意生的嘛,人家连婚都没结,像我老公这一代,这个村里面还有好几个都是光棍呢。
婚都没有结,不要说一胎二胎三胎了。
那像我厦门有一个朋友,以前我公司的老板的媳妇,那人家有条件啊,一连生了4个女儿呢。
现在肚子里面又怀上了,这是第5胎了。
所以说政策不政策难了,补贴不补贴的。
家里条件好好人家又喜欢孩子必然就会生了。
如果家里条件好又喜欢孩子,还是可以生的,你看现在国家又在推广幼儿园和高中都纳入义务教育。
相对来说养育孩子的成本会降低了,况且现在去医院生孩子有医保卡的话,生意补贴也相当可观的基本上生一个孩子都不需要花钱的。
但上次都已经看见北京的学校都引进AI课堂了,但我们有一些乡下的学校连计算机都无法保证的话有时候不生其实也是一种幸福。
所以说生不生跟国家的补贴没有多大的关系呢,跟自己的家庭条件和自己喜不喜欢孩子才有更大的关系。毕竟孩子生出来不只是需要钱,还需要更多的精力来培伴他和养育他。
就像我现在嘛,如果不是在家里带孩子,随便去找个班上一个月五六千块应该可以的吧。
但为了陪伴孩子,我就只能够待在家里了。安安心心的陪伴他们,毕竟童年只有一次嘛。
但有总比没有好吧,就算是零零碎碎的肉,但他也总比没有肉好一点。
那至于影响的话,可能多多少少都有一点吧那最好的话还能够把全民医疗做到免费的话,我相信这个力度就更大了,大家也就更愿意生了。
国家只要把教育跟医疗做到全民免费的话,我相信大家就更愿意生孩子了。
编辑于 2025-03-14 11:21・IP 属地福建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两个女儿的妈妈 - 5 个点赞 👍
补贴生育,也有社会代价。可能会导致大量低素质人口,增加社会犯罪。
比如下面这个视频里,就说到美国人曾经挨家挨户向人们宣传,对单亲妈妈的生育补贴。
结果就导致很多小孩生下来,孩子的妈妈却没能给他提供良好的教育。同时因为家庭里父亲的缺失,母亲的溺爱,让许多孩子缺乏管教。长大了混社会,导致犯罪率飙升。也就是视频里这个黑人学者提到的,黑人犯罪率大幅度升高的根源之一。
这件事情还有一个反证,在美国罗诉韦德案以后,有些州允许堕胎。那么在十多年以后,这些州的犯罪率大降。因为当初这些妈妈为什么会堕胎?往往就是孩子的爹没能和她结婚,好好培养孩子。那么这些原本可能会由单亲妈妈养大的,缺乏良好教育的孩子,堕胎打掉了。没能来到世上。所以在十多年后,本该有他们犯罪的年纪,他们消失了。于是社会治安变好。
所以,如果为了生育而生育,导致人口增加了,犯罪率却升高了,这样的代价值得吗?
实际上阻碍生育的因素,主要是因为成本太贵。买房,教育投资,需要耗费巨大的资金。如果国家在这些方面能够给老百姓降低成本。让人们生得起孩子。生育率自然就上去了。
另外从长远来看,现在还不是需要补贴生育的时候。
以中国目前的人口,如果不用化肥农药的话,粮食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更不要提遇到战乱,粮食禁运等恶劣环境了。
为什么说不用化肥农药呢?因为这俩都是依赖现代工业的。而现代工业消耗的是不可再生资源。尤其是化肥利用的磷和钾,一直在流失,从大陆随着河流流入海洋而难以被回收。所以从长远来看,人类必将回归农业社会。但是,人口上升很容易,下降却很难。届时人口将会在一个很高的水平。靠传统农业满足不了需求。那么届时粮食短缺,粮食价格上升很可能将引发社会动荡,甚至战争。
所以,最好是将人口保持在土地承载力能满足需求的程度。而我国有部分地理教科书上,把这个数字设定为7~8个亿。而现今的人口是这个数字的一倍。
所以在当前粮食产量需要“打鸡血”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鼓励生育。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发布于 2025-03-13 22:46・IP 属地广东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greatmatch - 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伍猫缝纫厂殖入 - 4 个点赞 👍
生育补贴能在短期内提升部分女性的生育意愿,但从长期来看,其效果有限。
当前社会普遍存在一种观念,认为生育孩子会使女性沦为“生育工具”,这种根深蒂固的认知削弱了政策的长远影响。
即使如此也是希望大力推广生育补贴的,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
一、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
短期生育意愿刺激:对中低收入家庭而言,补贴可部分缓解生育成本压力,尤其是二孩、三孩的较高补贴可能吸引部分犹豫群体,但1-10万的补贴相对于长期育儿成本(教育、住房等)仍显不足。
区域人口结构优化:呼和浩特作为省会城市,政策或能吸引周边人口流入,但需警惕对省内其他地区的"虹吸效应"。
社会公平性讨论:高额的三孩补贴可能引发"惩罚单身/一孩家庭"的争议,需配套政策平衡不同群体利益。
二、政策推广的价值与局限
值得推广的亮点:
明确量化补贴标准,比模糊政策更具可操作性
财政直接补贴方式见效快,优于税收减免等间接手段
三孩补贴力度显著,传递鼓励多孩的明确信号
推广面临的挑战:
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中西部城市恐难复制10万级补贴
政策碎片化风险:需与医疗、教育、住房等政策形成系统
边际效应递减:已有类似政策的城市(如攀枝花、温州)显示,补贴对生育率提升约0.5-1.5个百分点
三、中国当前面临的核心人口困境
成本-收益失衡:养育成本占家庭收入比重达68%(上海社科院数据),远超国际警戒线(30%)
代际观念变迁:90后/00后婚育意愿显著下降,单身文化兴起,2022年结婚登记数创37年新低
性别平等迟滞:职场性别歧视使女性生育机会成本激增,孕产期女性离职率达21.8%(北大调查)
公共服务缺口:0-3岁托育机构覆盖率仅5.5%,远低于OECD国家35%的平均水平
代际转移压力:养老金"现收现付"制下,2035年或出现缴费者与领取者比例倒挂
四、政策优化建议
精准分层补贴:建立与地区平均收入挂钩的动态补贴机制(如按人均可支配收入3-5倍设定)
构建生育友好生态:
企业端:推行"生育成本社会化"(如扩大生育保险覆盖)
服务端:发展普惠托育(参考法国0-3岁托育率56%模式)
法律端:强化反就业歧视执法,建立生育补偿基金
文化价值重构:通过媒体传播平衡"个体价值"与"家庭责任"的叙事
五、国际经验镜鉴
瑞典:480天带薪育儿假+性别配额制度,父亲休假比例达30%
新加坡:婴儿花红+住房优先政策,组屋申请资格与子女数量挂钩
德国:家庭部统筹政策,将生育支持纳入企业ESG评估体系
呼和浩特政策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效果,折射出中国人口政策正从"数量管控"转向"生育友好型社会"构建的深层转型。
真正破解"生不起、养不好"困局,需要超越经济补贴思维,在公共服务供给、性别平等推进等维度进行制度创新。
未来政策设计应着重降低"制度性生育成本",而非简单补偿"显性经济支出",这或是提升生育率的关键突破口。
发布于 2025-03-14 09:43・IP 属地北京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奔跑的胖胖 - 3 个点赞 👍
预言一波,五年以后,生孩子送房子(或者可以低价购买)
现在房子卖不出去,zf会印刷机启动,用印出来的money买房,然后改造成公租房或者人才房,其中一部分会用来鼓励生育。
这样,既解决了存量房问题,又能鼓励生育,一举两得,吞金兽越多,未来经济越好。
以前是绑定30年房贷,未来将是捆绑三胎,总得有一个东西捆住你,不仅是为了经济,也防止你早饭。(钱多了,这人呐,就不好管了)
人多了没事,使其贫穷即可,让其活在温饱线,这人这辈子绝对乖乖的。
补贴生孩的政策绝对会推广到全国,而且数额会越来越大,从10万到20万,再到送房。
第二种可能,地方政府会开启抢人大战,鼓励生育,以后长大了,跑去别的省,现在的补贴岂不是白干?因此,还不如直接抢人,重点补贴人才,来我这送一套房(或者低价购买),培养人我不会,抢人的胆子我有,还很大。
为什么要费劲去鼓励生育呢?
你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毕业了,我这个时候花10万抢过来不就完了,还鼓励生育,费那劲干嘛。
编辑于 2025-03-14 02:23・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maomao - 3 个点赞 👍
只要钱给够,肯定有人生孩子。
如果还不生,那就继续加码。
钱是全社会的共有财产,通胀相当于全社会共同买单。
如果想让这个社会生孩子,那就全社会共同支付成本。
最后如果能和劳动直接挂钩,那就真到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最高阶段。
例如可以将钱转换成医疗、食品、住房、教育等产品和服务,至少每年发的时候考虑通胀增加。
如果生儿育女没有后顾之忧,而且前程似锦,生的时候还犹如度假,傻瓜才不生。
编辑于 2025-03-14 06:21・IP 属地澳大利亚查看全文>>
天语者 - 3 个点赞 👍
很多只在互联网看新闻的就是这么天真。
呼和浩特很多政策都走在全国前面的,经常被当做全国试点城市,角色就是个探路的。因为体量小而且偏僻,万一没整好出了事也好改,没出事就更好了给全国大旗铺垫热度,后续一两个月全国要不断跟上的。 比如当年吸引大学生落户,呼和浩特提出给大学生房价减半,这曾经轰动一时,是那次全国房价反弹的第一个推手。但是半年后你在呼市政府所有网站上都找不到这个文件,据说是因为领导换了。
前年包头财政崩了,据小道消息紧急找鄂尔多斯和深圳借了几百亿才发了工资。那为什么不找呼和浩特借呢?
回到育儿补贴这事,这是持续十年发放的,目前呼和浩特的财政状况,去年财政收入250亿,债务利息就有28亿,下一届领导愿不愿意给上一届兜底? 请看看下面的呼和浩特财政状况,看看收支该如何平衡?
编辑于 2025-03-14 22:41・IP 属地内蒙古查看全文>>
zha zha - 3 个点赞 👍
假设,掌握政策的群体这次会真的守信。
那么,三个孩子,每人可以分得3.333万。
这点钱,在任何省份的地级城市,都不足以让孩子平稳的成长到18岁。
另外一个现实是,三个孩子,如果把他们当人去养育,同时又不去剥削和占用老人的时间和金钱,意味着夫妻双方必须要有一个人放弃工作……
2024年,我们的劳动供养律数据为1.11…..
意思是一个成年人的工资收入,除了养活自己之外,只能养活0.11个人…….
数字冰冷枯燥。对于很多很多无辜的孩子而言,则意味着留守,匮乏,挣扎,和大概率会遭遇的各类暴力……
生育,始终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它不该被计划。
同时,站在孩子角度看待。
作为一对成年人,在生育之前,照一照镜子…..
审视一下自己,是不是有能力,有耐心和爱心,去面对一个新生命的诞生…..
算是一种真正的理性和善良。
编辑于 2025-03-15 06:36・IP 属地天津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暗夜看花 - 2 个点赞 👍
要回答这个问题,家长们就得清楚——算笔经济账,养大一个5岁的孩子,10万块够不够?
闲来无事,看着5岁大的墩墩在家里跑来跑去,有时候甚至还会把我脾气这么好的一个人弄发火,我就心想
“这个臭小子,把他养这么大到底花了多少钱啊?!”
等等,要不然我计算一下?看看到底在他身上花了多少钱,我只是掐指一算,10万块够不够?然后按衣、食、住、行的方式打开这些花费看一看。
2024年中国生育成本报告显示,把孩子养大到本科毕业,平均需要68万元。
平均这个数据听起来吓人,我家老大墩墩毕竟刚满5岁,结合自身经历,我这里分享下墩墩养到5岁的花费。
首先是衣服,5岁以内小孩子的身高变化非常快,春夏三套,秋冬三套,每套包括上衣裤子内搭外套,就算买平价一点的,每套也至少要500元以上了。(3-4件,每件100-150元左右)
6套的话......那1年就是3000元,5年就是15000元,这里还不包括帽子、袜子等配件。
我们一般会在亲宝宝app上面买,或者看看安踏儿童和幼岚,性价比高一些。
纸尿裤也是大头,属于高频次必需品,市面上的纸尿裤一般价格在1块多一片,小婴儿每天平均要用到6-8片,越大使用次数越少,可以介入把尿或者干脆在3岁左右戒掉纸尿裤。
1元1片,一天6片,三年差不多就要花费6000元了。
吃的方面,1岁以内喝母乳,奶粉再喝两年,一个月4罐共800元,两年24个月就接近20000元,辅食水果七七八八加在一起也得5000元吧,吃得这块很花钱。
4到5岁开始正常跟大人一起吃,每餐就算10元好了,两年算下来也得20000元。再加上时不时生个病,吃感冒药,看下鼻炎和视力,有些自费疫苗的钱,5000元又没了。
然后是住和行,孩子平常出去旅游(出省旅游,坐飞机也得千元左右,很多景点也很贵,特别是类似环球影城这样的游乐园)、周末户外徒步、买一堆玩具(市面上一个变形金刚就要200-400之间),这些总得预留20000元吧。
还有补习班,家长们的心头病。
这块墩墩让我操心算少的,学过半年画画课和街舞课,现在只留下了游泳这一项兴趣是坚持的,好在游泳队是免费教学,不花钱。
妈妈是英语老师,给他买了几个线上课程,刚开始是斑马AI课,现在是叽里呱啦,课程做得倒是挺不错。画画、街舞、线上英语课,补习班这块应该也花了小10000元了。
3岁上的托儿所一个月3000,10个月30000元,公立幼儿园就便宜多了,一年5000左右,两年10000元。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简单算一下衣食住行,那就是:
15000+6000+20000+5000+20000+5000+20000+10000+30000+10000=141000元。
14万元出头,还得考虑家长在这块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之前有研究报告统计,如果家里有一个孩子,夫妻的每周闲暇时间会少6小时左右,那么如果把这6小时去做点别的事情,似乎也会产生更多收益?
所以啊,这门经济账算一下,养大一个5岁娃真的不容易。
如果只是算账,那肯定还不够,也跟大家分享一些省钱技巧:
比如孩子的衣服可以买大一些,穿久一点,或者跟有孩子的朋友交换适龄衣服。吃饭的话尽量在家吃,外面吃除了贵还有口味重。户外运动可以考虑附近爬山,省钱还能亲近自然。玩具的话多考虑一些可以反复使用并且动脑的,孩子也玩得久一些。补习班就见仁见智了,挑孩子真正感兴趣的学吧,别跟风瞎卷。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出生人口为954万人,出生人口居然比2023年增加52万人,自2017年以来首次回升,这是我没想到的。
大环境不好,媒体也唱衰出生率,但可能确实是遇到龙年,中国人天生对龙这个属相比较有好感,所以出生人口逆势反弹。但2025是蛇年,整体就业环境预期似乎依然没有明显改观,接下来的出生率估计就比较难受了。
最后也想跟大家聊一个话题:如果一个5岁的孩子要烧掉你14万元积蓄,换个角度,如果没有孩子,这些钱能省下来吗?
我想了想,好像也很难,如果没有孩子,可能会花更多时间去旅游,去看演唱会,或者养只猫或者狗(也是很烧钱的宝宝),然后经常下馆子去追逐口腹之欲。
大家怎么看这件事呢?评论区留言一起聊聊。
不过说归说,作为一个二胎爸爸,孩子带来的快乐,可不是14万元在其他地方能买到的。
让我想起郭德纲的一个段子——你花500元来看我们演出,得到了一晚上的快乐,但你要不来,在家对着5张100元人民币能笑一晚上......你这个病啊,500元也治不好。
所以,一孩补贴1万,肯定没有动力。二孩5万,也就是养大到两岁的钱。三孩10万,行,足够养大到5岁。
但并没有解决实际的问题:双职工家庭能否找到便宜的托管,以及后续教育如何降低跟学区房的关联度,还有让孩子能在教育卷潮中不被裹挟的自由度。
发布于 2025-03-14 07:31・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诚sir老爸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伊藤诚 - 1 个点赞 👍
钱并不是很多,估计效果一般,另外需要关注后续政策落实情况,很多政策到最后钱不知道去哪了,符合条件者申报上去,但是钱一直不下来,尤其是这个生育补贴还有什么人才补贴。
发布于 2025-03-14 02:39・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墨语 - 1 个点赞 👍
大家知道着世界又老赖吗?大家知道着世界有些地方啊,他不说不还钱,但拖欠吗?你们知道吗?有些人拍脑袋做决策,有些人会装大款吗?然后付不起钱了,赖账找借口啦。。。。
特别是有些朋友,请客吃饭,,吃了一半发现菜点多了付不起款。抛厕所尿遁吗?
我在这里谴责这些朋友。冒犯大家了,离题了。
对了,还要吐槽一下类似事情。比如当初卖房,有公摊有什么,得房率。。。实得面积甚至只有七八成。。。。。。现在反过来,没公摊,得房率一下子140%甚至往200%冲。。。。。真不公平,我可没映射。。政策,别联想笔记本。
在这里表扬一下大力补贴生育的城市。。5-10万一胎,真的很明显。。。会有人抢着生。。。昨天才看到个新闻,一个生了双胞胎才四个月,又发现怀上双胞胎了。。。。。10万的生育奖励,甚至可能有些人专门在家造娃了,你信不。。。。根据广东湛江农村分土地和分红看,这大力补贴的城市,将爆发婴儿潮,准备好开心得手忙脚乱吧!
对了,它出台政策前,有去统计该市农村30岁以下结婚妇女有多少吗?这是主力军。瓶颈在于,之前农村是不是难找老婆?大量未婚?出政策后,外地女嫁给该市农村男,算不算符合政策?如果她迁户口过来,双方在常住但没长期稳定工作算吗?。。。。。好像好多地方可以扯皮-
编辑于 2025-03-14 02:37・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黑漆漆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老疙瘩汤 - 1 个点赞 👍
额……
这也不算新鲜事物了。
两年前全国各地也在风风火火的闹三孩生育补贴,后来先是海南老哥抱着孩子到社保局要补贴。
后来又是,郑州育儿补贴申请没人管。
看得人一脸懵。
要我说,真要想让人生育,就别搞啥补贴。
毕竟当年超生罚钱的时候,都是一大堆人呼啦超上门罚款,扒屋牵牛。
但到发钱的时候,只说数额,没说去哪领,啥细节都没有,感觉在看小说。
要我说真要鼓励生育
做好一点就行,八小时工作制,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四千。
真的,我天天十四个小时上着,人都麻了。
结婚,生娃???
结个锤子。
一天十四个小时下来,回到家只有睡觉。
别的事,啥都不敢想。
前些天看到德赛电池那事儿,我都为那小伙子叫好。
果然后生可畏啊。
我这样的年近三十的老登只能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了。
发布于 2025-03-14 07:40・IP 属地江西查看全文>>
小豆丁QAQ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夏侯妙才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原来的号 - 0 个点赞 👍
呼和浩特的补贴聚焦在刺激二胎三胎
特别是三胎补贴力度最大
这纯属拍脑袋 瞎补贴
根本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
甚至有优先补贴公务人员自己的嫌疑
——————
年轻人才是生育的主力 未来的主力
当务之急
是给年轻人减负 鼓励年轻人生头胎
应该一孩3万 二孩5万
至于能生三孩的 根本不需要补贴
当前最严峻的问题
是年轻人不想生孩子
甚至连婚都不想结 都结不起
所以
刺激生育最根本的解决之道
是让年轻人有钱 是给年轻人减负
让年轻人结得起婚 生得起娃 养得起娃
而不是给三胎发大额奖金
发布于 2025-03-14 01:49・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高山昙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咸因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Leon - 0 个点赞 👍
为什么是内蒙,长期以来消耗人口红利最厉害的一线城市为什么不补贴?
数额不多,这样吸纳的出生人口会不会导致返贫?有没有必要设定最低门槛和最高门槛,防止非不可抗力导致的贫困人口和高收入人群成为统计数据,变成地方灰色收入?
发布于 2025-03-14 02:3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大可Duck - 0 个点赞 👍
别说二孩三孩了,只要生了一孩,全国的生育率就会有小幅度上升趋势。
但是还是有点难,现代年轻人不愿结婚生孩子,难道是缺这一万块钱吗?显然不是,只能说追求变了,以前的人追求的是传宗接代,现在更多的是追求自由。本着负责任的原则,没有良好的物质生活,不生也是一种善良。
所以这个政策也只是对原本就想生孩子的家庭能缓解部分经济压力。
发布于 2025-03-14 02:32・IP 属地广西查看全文>>
池欢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林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