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个回答

你怎么理解“饱暖思淫欲“与“仓廪实知礼节”?

知乎不知矣
1个点赞 👍

這兩個命題陳述的陳述的都是道德與物質條件的關系問題,即道德離不開道德主體自身的物質條件。這樣,道德就失去了它自身的嚴肅性。

況且,即使是這種關系也不完全具備必然性。邏輯地説,表述道德與物質條件之關系的命題並不是一個分析命題,不能根據謂詞的涵義分析出主詞的涵義,而是一個綜合命題。在這個命題中,可能會出現富而德,富而無德,貧而德,貧而無德,貧富而德,貧富無德六種現象。若按照命題的全稱、特稱、單稱結合其肯定與否之性質,可以表述為凡富者德,有富者德,富者德;凡富者無德,有富者無德,富者無德;凡貧者德,有貧者德,貧者德;凡貧者無德,有貧者無德,貧者無德。此十二項命題説明道德只和物質條只能互相的影響,不能互相決定,此足以證明此乃綜合命題,需要根據各種各樣的特定情況來證明此十二項命題之真值。然此只是道德之感性存在所面對之經驗運用問題,並非道德自身之問題,道德自身之要求從貧富者皆德,有貧富者皆德演進到凡貧富者皆德。此最後之全稱命題乃是道德自身之嚴肅性的邏輯表述。此表述説明道德自身之嚴肅性必須超出物質條件之限制,客觀化自身為絕對無條件的道德律令,充其極致證成形上學的本體宇宙論實體(Onto-cosmological reality),此即是吾儒之天道即存有即活動。其具象化即呈現為吾儒所信仰之皇天大帝。由此可見,道德自身之神聖性即可為一個即道德即宗教的希賢希聖希天之學。

发布于 2025-03-13 20:41・IP 属地辽宁
漢中侯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