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很少注重语句本身的来源和状态。所以在理解文句上会出现很多“看似矛盾的地方”。出现这种“看似矛盾”。其实是我们用了惯性认知把不能相等的东西等起来了。
比如在这两句里饱暖不等于仓廪实
饱暖是一个主观状态,主观感受。仓廪实是一个客观状态。
以前有人饿了很久,突然进食被胀死了。可见饱也不是人肚子里的食物的客观状态。他是与饥饿相对的一组潜意识感受。食物的饥渴,性的饥渴,组成了人一对对的潜意识方面的欲望的起伏。食物的饥渴满足了就要满足性的饥渴。这就叫“饱暖思淫欲”。
而仓廪实实际上是令饥饿和饱足的这种潜意识的波动变得更平静。也就是客观上的富足带来了主观世界的不失真。客观上的贫瘠会带来主观感受上的失真。知礼节,就是不失真。
这样一说,我想各位读者也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发布于 2025-03-13 09:31・IP 属地云南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