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们打枣去,都不听啊。
现在的枣树因为科学管理,低矮了很多,找不到那种古老的枣树了。
【李俊义老先生亲传八极枪法~基础练习方法!】 李俊义老先生亲传八极枪法~基础练习方法!_哔哩哔哩_bilibili
你们看这位阿婆的视频去,比我讲的好
小时候的枣树很高,和大槐树差不多高的,而且品种很混乱,大致除了冬枣和金丝小枣之外,还有两种枣,一种叫“尖枣”,一种叫“民枣”(具体怎么写我也不知道,这个是同音)
七月十五挂红枣,八月十五烂打枣,就是我们这的俗语。
高大的枣树,需要用一根四五米、五六米的竹竿打,枣这东西和山楂似得,一串串的,很密,而且树枝富有韧性,一串串的枣在间距二三十或者三五十厘米的空间里,到处都是。
找到几张打枣图片糊弄一下吧





你们瞅瞅这个姿势像不像打枣
【李俊义老先生亲传八极枪法~基础练习方法!】 李俊义老先生亲传八极枪法~基础练习方法!_哔哩哔哩_bilibili
视频讲解给你们找到了
那么长的竹竿单靠胳膊根本挥舞不动,就是那个持枪式,前手控制方向,后手控制稳定,别在胸腹之间,靠腰腹以及胸口的核心力量才能挥舞竹竿。
同样,因为杠杆原理,这么长的竹竿打枣,你站不住的,需要弓步、马步才能站稳。
好了,现在你弓步马步站稳,抓稳了大竿子,用腰腹开始发力打枣。
然后你会发现速度也就那样,力量也就还行,腰腹虽然能够抵消这么长的杠杆效应,但是也就是还行。
反过来呢,腰腹发力是远远没有挥舞胳膊灵活的,虽然杠杆原理导致这边动一点,那边动一块,速度差抵消了,但是灵活性没那么好使。
当然,这只是挥舞的第一下,这也是我为什么费劲扒拉的给你们介绍枣树是什么样子的。
等你第一下打到树枝上之后,借助树枝的弹力,顺势挥舞第二下、第三下.......你会发现大竿子越来越省力,当你学会用胳膊微调角度,借力打力,你挥舞着好几米的大竿子,在方圆几十厘米的狭小空间内打枣,也越打越准。
毕竟是为了打枣嘛,打不准有个屁用啊。
也就是用力挥动第一下,接着来回反弹乱扒拉,微调角度借力打力,这么三层
等你学会微调角度,借力打力了,外人看着就是个圆形枪花了。(枪头)
这么长的大竿子,你这么用力挥舞,枪身弹性导致本身就是会抖动(枪身),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好多不懂的,拿着个大杆子瞎鸡抖拉,你看枪出如龙啊,你看,一点寒芒先到啊。帅是够帅,但是那个是故意抖拉的,屁用没有,你拎着根棒球棍,使劲一劈就挡住了,废物一样。
真正的抖动是什么?弓步、马步(否则你站不稳),腰腹发力,使劲扒拉,一边扒拉一边捅,大杆子爱抖不抖,等抖起来了就开始借力打力,微调角度。
(左右叫扒拉,上下叫敲哒,左右上下想怎么打怎么打叫拐哒)
这时候你再拎个棒球棍砸一下,大杆子的弹性震的你抓棒球棍的手掌发麻、发疼,没准你都抓不住棒球棍。

你们瞅瞅这位特战队员的小臂,都是握枪(手枪),和你们看到的帅哥啊、明星啊,摆的造型一样,但是谁有真功夫,不瞎都能看出来。这位是真发力了。
回到大杆子,道理也是如此,真假发力,内行一眼就能看出来,哪怕他们的造型,在外行眼里一模一样。
印象中小破站看到一个古老的大镰刀收割小麦的视频,回头我找找,把链接发上来,你们瞅一眼就知道真假发力怎么区分了。
【仿佛穿越!大爷用最原始的方法割小麦:高手在民间,智慧源于生活】 仿佛穿越!大爷用最原始的方法割小麦:高手在民间,智慧源于生活_哔哩哔哩_bilibili
找到了,你们瞅瞅那个后背、那个腿,你们再瞅瞅那个肩背胳膊的发力。
这位收麦子的动作和发力,你们瞅瞅和太极的野马分鬃像不像?
道理是一样的,强调的是全身发力的一个整劲,软绵绵的躲闪,分个毛啊。
你们耍野马分鬃,就和这位收麦子一样,一扒拉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