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个回答

如何评价大鹏编剧执导的电影《长安的荔枝》?

知乎用户A9CHNa
134个点赞 👍

带了不太了解历史的老妈一起去看,她越看越惊奇,在岭南砍了三百丛荔枝,一路凶险波折,几多家破人亡,最后只剩几颗摆在金盘里端上去,贵妃拿起又放下,吃都没吃的时候,我妈终于忍无可忍开口,『就为了一点荔枝,死这么多人』。

我妈这代人,包括我自己的童年是在老李家各版本家庭狗血八点档中过来的,估计从今天起,我妈再刷那些老剧就不香了。

帝王将相的狗血看多了,容易让人产生幻觉,或者把自己带入帝王将相,或者共情帝王将相也不过是普通人,而忽略了他们手握无形利刃,一个看似不大的决策,光从字面上感不到杀气的决策,比如影片中的『运送岭南鲜荔枝到长安』,却能将沿途大多数人逼入绝境。

记得有次和朋友们感叹高房价犹如汉武时期的口赋,逼得一部分老百姓不婚不育,只不过古代更惨,在必须结婚+没有避孕措施的情况下,不得不把后面出生的孩子抛弃或者杀死。

当时我其中一个朋友很生气,直接说我造谣汉朝,说汉朝赋税在历代封建王朝最低,我有些无语,和他解释了半天,他了解的应该只是官方历史记载的田赋,为了发动战争机器,各种苛捐杂税和徭役一点都不少,最臭名昭著的就是逼老百姓杀子的口赋,其实口赋光从缴纳数字上来看并不算太夸张,只是古代技术落后,一项政策落地需耗费巨大人力,这些人需要吃喝甚至是贪腐,最终演变成了层层加码。

那场争论,以我最后甩出的几篇论文而告终,我和那位朋友也就此疏远,毕竟我是让他心目中帝王将相们塌房的罪魁祸首。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说要对封建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具体怎么做好像没什么建设性意见和方法论,要我看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文艺作品上对封建帝王将相祛魅。

对这些人的祛魅不是把这些人打倒在地,踩在脚下,各种堆黑料,而是像《长安的荔枝》把视角转向基层,让观众更多代入普通人的处境和遭遇。

当然,以往也是有批判封建王朝的影视作品的,只是这些影视作品重点展现『局部贪腐』,留给滚雪球般『层层加码』的镜头不多,留给心安理得活在『信息茧房』中,不闻人间疾苦的达官贵人们的镜头也不多,毕竟当代某些人的神经也挺敏感的,他们的大手也足以压下某些文艺作品的生死。

《长安的荔枝》在我看来是突破尺度的,尤其是在大银幕这边,至少是空前的,也千万不要绝后,至于这种突破观众能有多少触动,会不会又拨动到某些敏感神经,就不得而知了。

巧的是,在前两个月,我看了一部好像只在苏州地区上映的《醉吴歌》,里面也有层层加码的情节,朝廷要贡鱼三千斤,最后层层加码到每个渔村缴纳三千斤贡鱼,男主跑回姑苏城向老师求助,太湖边的渔民们不敢赌男主能在期限内要得来赦免令,只能冒着风浪出船,最后村里成年壮丁几乎灭绝。

男主拿着赦免令,看着一村孤寡对官场彻底心灰意冷。

江南物产丰富,倒也不是缴不上这些鱼,但缺的是劳动力和时间,最让人难过的是,这些渔人自认是岳家军之后,到了绝路也不肯像其他渔村那样落草为寇。

姞雪心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