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所得税就是对“所得”征税,这是这个税法的基本原则,全世界政府都一样。
所得,是什么?是全部收入额扣除基本必要的生活支出额后的数额。
基本必要生活支出怎么算出来的,税务部门采纳的权威统计机构公布的调查统计数据。
好像,以上这些全球各国都遵循的税法基本原则,在咱们这里不存在了。
现在执行的五千元扣除额,是居民的必要生活支出吗?显然不是,别说落后地区了,就是在一线城市,五千元也是高于必要基本生活支出的。
那么,咱们的扣除额是什么呢?是收入水平。专家认为,个人所得税的主要目的就是调节贫富差距,就是为了让低收入人群不纳个人所得税。至于政府财政收入,可以从高税率的间接税里收回来。很简单的道理,政府公共经费支出是刚性不能少的,财政收入必须保障支出,个税少收了,其他税补上来,反正里外里都是居民个人来缴税,保障政府有钱花。
所以,实际情况是什么呢?间接税是全民税收,不管你有钱没钱,都要衣食住行,实际税负没有太多差别,要按收入税负比来说,显然低收入人群税负更重。提高起征点,不交个人所得税调节不了贫富收入。
所以,你看到的,起征点从800元涨到了5000元,贫富差距缩小了吗?更大了吧。
再提高起征点,不过还是让居民减少直接税的感受,但可能会承担更多纳税的责任。比如,沸沸扬扬的房产税。
发布于 2025-02-27 17:49・IP 属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