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社保本质上是税,政府任何当下收取,但承诺很久以后(10年以上)给你的东西,本质上都是广义税收。比如美国大名鼎鼎的401k,就是由《国内税收法》管理的。
当然大部分外卖员不可能理解这种宏观性的东西,不过虽然他们可能不理解这种东西,但到手的钱多了少了,他们还是很清楚的。
骑手这种工作是典型的计件工作,干的多拿的多,工钱结的快。但凡能选个稍微稳定点儿的工作,没人会选这个。保外网三个职业里面,外卖是平均收入最高,也是最危险的工作——换句话说,一个人如果不是特别缺钱,需要一份工作能够当三和大神凑合活下去,那他更可能去干保安网红,而不是干外卖。干外卖的需要什么?就是需要现金,他需要钱,确定性高、当即能拿到手的钱。
我不知道知乎上那些所谓的给骑手发声的人,到底跑没跑过外卖。我是真跑过,22年刚放开那会儿,我跑过两三个月的众包。当时是真的舒服,在杭州七堡那边跑,从七堡花园城送到周围的雍泽府、汇港城、杨柳郡,3公里内一单能够给到15~20块钱(现在同样的距离基本是4~6块钱)左右。当时晚上下班回家跑三四个小时,基本能挣到400~500块钱。
当时我和几个在小红书里认识的一起临时跑的老哥交流的时候,吐槽最多的是什么你们知道吗?吐槽最多的是每天1块5的强制保险费,只要你跑了一单,不管你今天挣了多少钱,这一块五都必须给交上去。
你说我们不知道这1块5是保证我们人身安全的吗?我们当然知道,但当时因为某些客观的因素,单子超时是不扣钱的。我们出去送的时候,基本都是逛着送,1.5公里的单子有时候我能送半个小时,加上当时放开的问题晚上路上基本没车,出事故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其次最重要的是,我们都是临时干这个的,干两三个月就溜了,压根不需要长久的保障。
说白了,计件工作没有前途,来干这个的,都是奔着当下能拿钱来干的。你说未来的养老保障、医疗费用,不好意思,那太阳春白雪了,咱就是个下里巴人的棒棒,考虑不了未来那么多事情。
美团如果真担心我的人身安全,可以自掏腰包把1.5元给我补上嘛。当时的1块5的芝麻腿儿他们都不愿意掏,你别说现在高达两三千的社保支出了,这笔钱100%要扣到骑手个人身上。
这意味着什么,知道吗?这意味着骑手每天一睁眼,先多了将近100块钱的债务,按照现在单子的价钱,他得接5~15单才能把这笔钱赚回来,这起码得需要1~2个小时。
现在要挣到8k+的外卖小哥,一天基本要12个小时往上跑了,这就是拿命在跑,不是急用钱的不会这么干的。西溪龙湖天街那边,我看到年轻的小伙子甚至有派单高峰期打王者的——这不是题外话,而是我想说明一件事,能拿命跑钱的骑手都是急用现钱的人,他就是需要那每个月到手的8k+块钱,解决可能是老家一大家子的生存问题。你现在每个月扣两三千,意味着他想要拿到同样的现金,需要每天多跑两个小时,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长要往14个小时往上走,这已经是贴着美团强制下线的时间在跑了。
你说60岁以后给我保障(现在不止了哈,得65了,等他们领的时候可能得70岁了),啊,那确实很美好。但我现在每个月就是需要这两三千块钱怎么办?老家可能一大家子等着养,医院里可能父母等着钱救命,或者出租房里小孩上学也等着用钱,你总不能说让我先耐心等等,等四五十年你以后养老金发给我了,我的父母再去看病,小孩再去吃饭上学吧?
这个问题其实也可以再等一等,再过一段时间,等真实彻底实行的时候,我估计大概率可以验证我之前说的话了——社保无论是公司交的还是你个人交的,都是你个人交的。
我之前一直强调的就是——企业计算用人成本的时候,一定会把社保支出算到用人成本里。不仅社保要计算在成本里,各类休假、过节福利、团建活动、个税支出、工位租金、劳保用品等等等等,这些东西肯定都要算在用人成本里。
你但凡自己开个公司,亦或是多读读企业财报,别光顾着干活刨食,这种基本概念,一定能够深深的印刻在你脑子里。
另外,骑手不愿意交五险一金,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如果你真的关注过底层劳动者的生存情况,愿意去看看他们的工作环境、跟他们聊聊天,而不是作秀喊口号的话,你应该在很久之前就清楚,在遍布江浙的工业小镇上,厂门口以及满大街的招聘广告上一般都会写清楚——有社保多少钱,无社保多少钱。
为什么这些工厂会把无社保多少钱单独列出来呢?只能说明一件事,不要社保这种发薪方式,在基层有非常非常大的需求。某种程度上,要不要社保这个问题,也算是当代一种新式的何不食肉糜了。
最后留给各位一个思考题:一二线城市里面,临时工到手的工资大部分要比正式职工要高。但是从稳定性以及对工作上手的熟练度来说,正式职工单位时间产生的价值肯定要高于临时工。
按道理来说,正式工的工资应该高于临时工才对。那么为什么工资上反而会反过来了?正式工本应高过临时工多拿的那部分工资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