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回答

中国理工科人才是不是严重过剩了?

赤色青年马斯克
166个点赞 👍

不是人才过剩,是毕业生严重过剩

我国的教育体制培养出来工科生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矛盾,即总量庞大,但供需错配,说白了就是毕业生“数量过剩”与但是又出现“质量紧缺”并存的现象。

就目前来看,我国是工科毕业生总量真的庞大,今年应届毕业生1222万(不仅仅理工科),但高质量人才短缺(21世纪最缺的就是人才),其实我国每年工科毕业生数量超过全球总数的1/3,但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到2025年的人才缺口接近3000万,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缺口显著。百度了一下,2020年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比仅为3.55%,远低于德国(23.2%)和欧盟(14.2%)水平,高层次、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储备严重不足。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育方面有点问题,体现在教育与实践环节脱节,发生了“无效供给”现象。这方面,我深有体会,就是给学生制定的培养方案天花乱坠,实际上课程理论化倾向严重,工科的研究生教育过度偏重理论研究和论文发表,导致学生缺乏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甚至现在还有高校挂羊头卖狗肉,专业型研究生跟学术型研究生(硕士、博士)的实际培养方式一模一样,因为高校招聘工科教师时,他就侧重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而不是工程实践能力,或者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是一个环节出问题了。这就导致了教学与产业需求脱节,甚至一些学校对专业型硕、博研究生的毕业要求还是以论文为主,校外实践名存实亡,导致学生不存在实际技能培养。

最近deepseek爆火,人工智能、芯片设计等新兴领域人才需求旺盛,主要就是高端岗位竞争激烈,但大部分的毕业生,怎么胜任,人家又不要发论文的,形成“高薪难招人”与“求职难”并存的局面。当然,我也得辩证的说,现在有些制造业招不到人,不是蓝领岗位月薪不够高,只是毕业的学生更倾向选择互联网、金融,销售等行业,认为工厂环境艰苦且晋升空间有限。

所以,中国工科人才并非总量过剩,而是存在“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的结构性问题,类似于,让我我发发知乎,聊聊天还行,解决实际问题我也无能为力,只能靠上层推动。



clausius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