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大学》中说格物致知,格物有什么“义理”?

雨花石
1个点赞 👍

格,本意是长木条。

长木条会拿来做篱笆,把家庭内外隔离开来,于是格出现了隔离的含义。

学会做木器之后,木器橱柜被木板隔开的空间便称之为格子。

格物实际上把物放入不同的格子。

要把不同的物放入格子,不可能一个物就放一个格子,于是需要对物进行抽象的分析,研究其属性、运转、变化等规律和特性,这些就是天理。具有同一属性遵循同一天理的的物才会放置一个格子之中,这便是格物。

按照现代科学来说就是格物就是对事物的分类汇总,提取其背后的根本规律和道理。实际上科学原本名字就是格物。

把人的特性提取出来,就是仁义礼智。

把万物最基本的特性提取出来就是阴阳。

所以《大学》又把格物解释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先学会提取事物的特性,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然后才能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现代很多人发表观点往往只会就事论事,只会宣泄情绪,不能对事物本质进行抽象的分析提取背后的道理,只能陷入各种无谓的争斗和灾难之中。

吴金铭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