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道德评价,只讲客观事实。
我一个侄子就是这样,父母托关系进了一家央企下属单位。一开始他也是满满的负罪感,因为他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向来有鸿鹄之志,要澄清宇内,还苍生一个朗朗乾坤。无奈本科和研究生的学校都很一般,自己找工作又没啥靠谱的offer。
但是入职不到半年,打听到和见到一些情况,他的观念完全转变了:
1、比他的关系大了去了的同事多了去了。他是他爸托了一个在北京的老同学,这个老同学正好跟系统内的某领导认识又很投缘,就帮了这个忙,关系捣了好几手。但有的同事是公司领导的亲属,有的人是托了集团总部领导的关系。
2、其他没关系或者关系比较弱的同事,见了这些关系强的同事,不但不鄙视和远离,反而主动交好,是异性的话优先考虑处对象。
3、有的没有关系的同事,很年轻就“上道”了,自己主动去攀关系。拍上级的MP拍到围观者恶心想吐,跟领导喝酒喝到爬回宿舍,边爬边吐。
4、单位里同事升职加薪明争暗斗,背后也是关系在博弈。有些中层水平不咋地却能占据要职,有些人技术高超但关系不硬,只能打工,干最苦最累的活。
5、关系给人带来的改变肉眼可见的明显,大家同样的基本工资,一个调动,从烂科室到好科室,平均每月奖金多了好几千,疫情前年前还能出国游。
6、做一个对比,他的同学除了个别优秀的,其他靠自己找的工作都不如他,老板奇葩,公司流程不健全,工资少甚至早早裁员的。他以后怕如果不是家里托底,可能还不如这些同学。
这些现实对于一个刚进入社会的小年轻,其震撼无疑是强烈的。但年轻人脑子灵活,转变很快。我记得以前侄子春节期间为了送礼的事要跟他爸妈抗争半天,现在自己主动搜罗烟酒,自己也学会了抽烟喝酒,凡事烟酒开道。
你说这个单位FB吗?它也承接了很多国家重点项目,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出了很多专家人才。社会就是这样,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混沌和灰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有时候我也在想,等我的孩子进入社会了,我也希望他能少吃点苦,那我现在就要多努力。
但灰色归灰色,不要触碰底线。在我侄子的单位就有触碰底线的人,像拿钱拿多了的,中层干部在外出差期间票仓的,甚至还有出卖柜家机米的。这些千万不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