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回答

小米SU7超速过坑致车辆受损,官方认定非质量问题,如何看待?

知乎用户

小米SU7 最近也遇上了“断轴”风波,热搜一个接一个的。不过仔细看看事情的来龙去脉,就会发现这起事故其实更像是一次因超速导致的车辆损坏,而不是质量问题。

先说事故本身,车主在一条限速20km/h的乡村公路上,以70km/h的速度冲过坑洼路段,结果轮毂变形、轮胎爆掉、悬架摆臂断裂。这种情况并不罕见,任何车在远超设计速度的情况下高速冲击坑洞,都会对底盘造成严重损伤。小米的调查也很细致,不光看了行车记录数据,还用了激光扫描来复原坑洞形状,甚至做了金相分析,证明摆臂是外力冲击导致的塑性变形,而不是质量缺陷。

但网友之所以争议不断,主要还是因为“断轴”这词太敏感了。过去几年,一些新势力品牌也经历过类似的风波,比如极氪、特斯拉,甚至连宝马和奔驰的某些车型也曾被质疑悬架强度不足。大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底盘耐用性本来就有疑虑,再加上小米汽车刚上市,很多人对它的“军工级”宣传本就半信半疑,所以这起事故很容易被放大。

说实话,70km/h过坑导致摆臂断裂,真的不算离谱。悬架摆臂是承受纵向和侧向冲击的关键部件,但它不是“钢筋混凝土”,它的设计本身就是有保护作用的,过大的冲击力会让摆臂先损坏,避免更大的伤害传递到车架上,否则如果车架变形,那修起来就不是换个摆臂那么简单了。所以这次的情况,反倒是悬架起到了“保护”作用,把损坏控制在底盘结构之外,这其实是合理的。

当然,这事儿也给小米提了个醒:宣传口径上得更严谨些,尤其是“军工级”这种说法,在普通消费者心里容易形成误解,让人觉得车子怎么折腾都不会坏。而且,虽然事故主要责任在驾驶员,但如果能在后续OTA优化悬架软件设定,比如在低速限速路段加入更明显的超速提醒,或加强底盘保护措施,也能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这次的事故归根结底是驾驶员高速冲击导致的,跟车本身的质量关系不大。小米的回应很快,数据和调查都拿得出手,避免了事件继续发酵。不过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国内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悬架耐用性仍然是敏感点,小米汽车未来如果想打破质疑,可能要靠更多实测数据和长期口碑来说话,而不是单靠一次技术公关。

Thomas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