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谱子就像写文章,它反映的是作者的一种思维。
就好像在钢琴谱上,#C和♭D一样,但它们看上去给人的“乐感”是不同的。一种写法可能有爬升感,另一种写法就有平着走的感觉。
休止符也同理,第一个有休止符的版本可以看到写谱的人的思维,就是按照乐句来,kiss the rain是一个弱拍起的曲子,第一句讲完刚好在第二小节的中间,休止一下就相当于一个标点符号,虽然是踩着延音踏板听不出来,但是你看谱子的时候就好像看到一个逗号或者句号,知道这之前是一句话,后面是新的一句话。
第二个谱子呢,作者就是不想让演奏者同时看到延音踏板和休止符产生疑惑,所以干脆把音连到第二小节的后半部分了,这样就不会因为休止符而让人困惑,但同时断句也就没那么清晰,两种写法各有利弊吧。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写谱子的时候主旋律和伴奏是分开写的,常见于流行曲目。也就是说作者觉得一个曲子不见得一定是一架钢琴弹,如果分多个乐器呢?例如你用弹主旋律,另一个人用吉他伴奏呢?或者有个吹长笛的想演奏高音部分,你的钢琴只弹低音呢?至于一架钢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