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的提问其实就有清晰的逻辑,从导演文化素质开始,往导演的个人性格问,继续考虑市场需求,说明意识到商业大片的成功是离不开市场的;然后再往外问大环境,多少带点社会学视角。
其实如果其他几位扑街的作品的导演和制片能够按照这样的思路叩问自己和作品,
也不至于惨成现在这个样子。
影像行业,说白了就是最适合半路出家的行业。尤其是商业电影,商业摄影。
这个行业从源头收看就是一个综合输出型的产业。
本身跟分析求索型的科研是两个相反的方向。
说白了文艺创作就是需要跨学科跨行业,
而创作者个人履历背景越杂越好,越是体验过人生百态世事沧桑,内心越丰富感情越细致,你的表达就能更好地获得他人的共情,你的理念就能成为多数人的公约数。反过来看,所谓“科班”象牙塔,尤其是我国的相关专业,已经不仅限制了个人获取丰富人生体验,更是沦为封建师徒派系斗争的养蛊地;甚至所谓艺术生,大多数只是文化成绩堪忧而学艺找补,大部分本身也谈不上多么热爱创作多么痴迷表达,他们科班学艺只不过是搞学历的捷径而已——哪怕是真正的爱好者,一看行业里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