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央视新闻报道「某境外企业以汽车智能驾驶研究为掩护开展非法测绘」事件?对智驾在国内发展有何影响?
近年来,随着国家安全机关加大对非法测绘活动的打击力度,部分境外组织逐步转向与国内企业开展所谓项目合作逃避监管,非法采集我国原始测绘数据,威胁我国国家安全。国家安...
- 769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连个名字都不公布,放任群众在这儿瞎猜,然后被怀疑的企业还有口难辩,我就问一下这是维护什么?
维护了法律的尊严?没有啊,你连这种公然把测绘数据传输到国外的企业的名字都不公布,从哪里维护了法律的尊严?
维护了营商环境?也没有啊,明明知道公众关心国家安全,必然会导致群众瞎猜,被怀疑的企业怎么办?企业自己辟谣说的清楚吗?
说到底为啥不公布涉事企业名字?还不是因为涉及到的是国企吗?不让这种国企丢脸吗?
唉,真不知道宣传这样的案例有啥意义
编辑于 2024-10-16 22:27・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碧海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你好我好大家好 - 1 个点赞 👍
“刑不可知,威不可测,则民畏上也。”法律不公布清楚,威慑力无穷。单就这件事来看,因为什么处罚,为什么处罚,交代的都挺清楚的。这家公司利用自己的测绘资格,违规将测绘数据转移出境。我相信这些有测绘资质的机构,审批时一定接到了相关安全规范的要求。
不点名,是希望它们踩刹车。
点名了, 是希望刹住它的车。
上学时,老师点名了,就得留堂。
上学时,老师不点名,全员紧惕。
你看下面就都是在猜是哪家,嘿嘿。
当然也有可能是和东风奇瑞有合作的知行科技
苏州的公司
东风柳汽东风风行,东风星海都和他有合作,还有奇瑞的欧盟达
我个人认为这个和毫末智行最有可能,但是魏建军会干这种事,我是不太信的
可能b公司指的是2汽?
因为知行科技刚在港股跌了个百分之七点多
国家地理数据不只是街景或者道路。我们国家也有地图可以随便看,但是系统性地理数据是不能外传的。日本侵华前就派了大量间谍过来做地理测绘,以至于抗日战争期间,日军的地图比我军的更加准确,缴获的日军地图成了香饽饽。
打个比方,是别人猜的以色列公司,然后这公司又跟国内多家行业内公司
查看全文>>
每文 - 1147 个点赞 👍
以前在中国搞测绘的都是日本的公司。
但这次没人猜a公司是日本公司。
单纯是因为日本根本没智驾。。。
我个人倾向于相信是mobileye。毕竟以色列目前与我们是撕破脸的状态。
多说一点,测绘为什么敏感。因为巡航导弹要做到高精度打击目标,地形匹配导航是很重要的一个手段。
这也是我为什么猜是以色列的mobileye的原因。毕竟以色列在这方面是老手了。
发布于 2024-10-17 06:12・IP 属地新加坡查看全文>>
幼发拉底河 - 1123 个点赞 👍
既然是央视报道,那么相信是证据确凿。
那么,为什么还要用某境外企业A和国内企业B这种代号呢?就这么不能曝光它们具体名称?起码要让人知道,让相关行业的避雷吧
发布于 2024-10-16 22:40・IP 属地中国查看全文>>
悠然 - 91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我了个呵呵哒 - 877 个点赞 👍
发一个四年前的新闻,某拒绝出卖灵魂的车企与某以色列智驾企业合作:
XX集团与M*****e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拓展深化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的合作。双方计划携手在中国应用推广端到端路网资产管理解决方案(REM,Road Experience Management)。按照REM方案,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将通过装有Mobileye视觉芯片的摄像头,实时感知附近的交通信息(车道线、红绿灯等),并将这些数据上传到网络服务器;在网络服务器里,这些数据将被处理生成路网资产管理方案,然后再被传回车辆;车辆从而精确判断路况,强化驾驶辅助功能,提高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当然,与这家企业合作的车企很多,只是举个例子(„• ֊ •„)੭。
编辑于 2024-10-17 08:55・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休言 - 851 个点赞 👍
不用猜了,出事的应该早被处理过了,之所以没有公布名称,应该还是半个自己人。
对于网络上的相关猜测,10月16日晚间,特斯拉、吉利控股、四维图新都紧急相继回应称与此事无关。
那b公司究竟是谁呢?重点看这句话:该公司以汽车智能驾驶研究为由,将项目多次外包,最终委托具备测绘资质的国内B公司具体实施。智能驾驶研究,也就是国内这家公司引入了他的智能驾驶系统。那么我国目前智驾系统大多数为本土研发,特斯拉FSD还没有落地,那还能是谁呢?
涉及非法测绘的A公司和B公司并非A股上市公司,国内上市公司没那么大胆子,不至于干这种事。并且如果是上市企业,那么被吊销测绘资质或者责任人被法律追究,一定会发布公告的。
结合案例的细节,再进一步推测,B公司并非19家甲级测绘资质的公司,大概率可能是乙级测绘资质的非上市公司。接下来可能有一批资质的洗牌。
而国外那家,虽然国安并没有点名哪家公司,但以色列的mobileye可能性比较大,这家公司英特尔持股近90%。为啥同时严厉点名英特尔的后门,这不是巧合的。
这种事情通常来说一直都在发生,即使盟友之间也会发生更何况是竞争对手之间。大部分情况不会对外公开,公开就是有其目的,要带动一批节奏的。
曝出这个问题的关键,不是说现在公司怎么样,而是告诉大家一个事实,不管舆论或者说其他领域,始终有境外势力在蠢蠢欲动搞事。
自从黎巴嫩那个炸寻呼机事件后,会对电子产品,无论硬件还是软件,无论外销还是内用,都会有深远的影响。
早该如此了,要全面检查高通,微软,思科,博通,联发科,德州仪器,美光,三星等所有外国信创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杜绝一切隐患。
国内一些厂商放着全国产并且先进的自主可控的智驾不用,和以色列的犹太公司合作,这的确是令人想不明白的地方。
很多人诋毁hw,说是行业百草枯,行业吸血鬼之类的,只想说,苹果赚你们的钱就应该赚,hw就不应该赚?hw就应该不赚钱给你们造车造手机,生死存亡关键时刻 苹果们会顶上吗?
发布于 2024-10-17 10:48・IP 属地天津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之乎者也小鱼儿 - 84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述影 - 83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哈尓没城堡 - 599 个点赞 👍
不报道名字?
威胁国家安全的非法测绘案,竟连违法企业名字都不公布,这是要帮违法乱纪企业遮掩吗?
发布于 2024-10-16 23:35・IP 属地四川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键来 - 52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划水 - 46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直钩钓鱼 - 375 个点赞 👍
恐怕这就是外面企业看到的“国门越开越大”……自从某个口这些年从幕后高调走到前台,一些协会媒体跟风起哄,就时不时爆出着语焉不详,对象不明,数据不全,杯弓蛇影的案例,舆论导向宣传和法规修订。基本上这一通操作,外商投资的撤出大趋势已经无法挽回,口罩只是其中一个下驴的坡。趋势一旦确立,那不是啥单方面免签,解决点移动支付,开几个商务外企见面会就能挽回的了……说委婉点是各部门各司其责,“敢于作为”,说不太好听,像是一边左手拆右手的台,进一退二,还告诉别人其实是可以统筹兼顾的……
有点生活阅历的都知到,这片地里,真正想要做,能在做的,有长远目标,往往不是在外国商人,外交官员面前,国际外交场合说的那些,而是在比如组织学习生活,D校谈话,军队会议等没有外人外媒的内部场合说的东西,落实到各部门很多时候就互为相反的结果导向了
当然,有人说了国外,尤其是美国,也在搞“泛安全化”,无端的怀疑,指责国美企业,也有很多类似的安全升级动作,法案。确实,目前的国际格局这样的“博弈”是在加强。但很多人只看到了似乎只是“以牙还牙”,但没搞清楚各方的角色。
比如美的安全化主要是限制中,鹅,包括国有企业还有某些不是国企,地位胜似国企的民企,或者套壳出海的外企。在尚拥有一定技术和资本优势下,更像是一种微创手术中的精准激光切割,一对一,基本上它不涉及更广泛的外部产品和投资,比如来自日韩欧印的……也就不会造成大规模外资撤离美国的后果和寒蝉效应。
而兔子家的安全化特征之一,不只是去美化,是走向一刀切推全面国产,全面国产就是全面排外,这是这十几年来意识形态风向决定的。尤其是体制内悄悄开展多年,甚至不敢声张,外交口不敢证实,但任务正是尽快汰换所有外国产品的运动。这几乎等于在给全世界外商(主要是欧美日韩和湾地区,亚非拉那些可以忽略不计)发出不欢迎的信号,因为谁都不知道这样搞完,何时下一步就是突然扩大到更广泛的领域,因为不是通过美国那样经过国会公开听证和通过的法案去完成的,非常不透明和不法制化。
所以这种交锋其实是不对等的,无论各自针对的对象,涉及规模还是引发的连锁反应。而且考虑兔子家还是发展中状态,人口就业任务庞大,转型升级代价高昂,口罩经济后遗症延宕,而美国是周期性的寻求短期的增长爆点。在这个过程中,美对中资的依赖显然小于中对外资依赖,出现本案这样的无论对汽车行业还是整体投资,都是利空的事件。
发布于 2024-10-17 18:28・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老月牙 - 22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Zeno - 200 个点赞 👍
猜测是哪个企业我觉得没必要,既然央视不明说,应该是为了保护线人之类,或者保护股民对股市信心,也可能是保护那些被骗的车企避免造成巨大的舆论。
相信我,国外企业做恶,转移矛盾到国内企业的行为,这是很常见的手段。
别忘了,定体问,这三个字怎么来的?哪一次定体问,不是国外先有问题,然后推己及人,把脑子扣在我们自身?
更别说,现在还有16亿资金在带节奏。
反正这个企业被国家盯上了,那么最差也是从中国市场被慢慢清退,不可能无关痛痒的一个声明就完事。
过一段时间,哪个有测绘资质的公司飞快衰落,自然就有答案,现阶段对于网友来说,知道了又怎样?
我不明白有些回答咄咄逼人要说出来具体企业的原因,对普通人根本没意义的一个事情,有些答案非要有个结果,为什么?
无非就是带节奏,挑起对官方的质疑,不然呢?
真告诉大家,你普通人又想怎样?去爆破人家公司吗?
别搞笑了,普通人不会,也不需要有行动,国家能发现,还没能力解决?
一个外国的间谍公司还解决不了的话,赶紧投美吧,还谈什么未来。
我关注的是同一时间的另外一件事。
芯片漏洞的问题。
很早之前,就有人吐槽我,一个苹果全家桶用户为什么支持菊厂。
那时候我告诉他,漏洞这个东西,芯片漏洞>系统>软件。
也就是说,任何杀毒软件,都解决不了系统级的漏洞,连发现都难,最多也就仅限于发现。
而任何系统的查漏补缺,也无法解决芯片上留的后门。
当时,很多人不信,现在呢?这次明白自研芯片的意义了吗?知道我为什么支持菊厂了吗?
可能有些人觉得,就算芯片有后门又怎样?跟普通人有什么关系?
看到黎巴嫩的电子产品自燃自爆后果了吗?
芯片漏洞只要一个指令,让芯片过载电池短路,极短的时间内,就能造成黎巴嫩类似的恐慌效果。
虽然没有内置炸药的威力大,如果发生战争,电子产品失效,会让普通人无法尽快接收来自官方的避难信息。
车规级芯片就更简单了,直接让车子断开刹车指令,并且速度提高到极限,届时,整个交通系统都得瘫痪。
大家想想,很多车子怎么实现远程启动的?无非就是车内远程接收信号,钥匙远程发出信号,那天上的星链能不能发出信号?伪装的基站能不能发出信号?
答案不言而喻。
电视,平板,手机,电脑,电话等等,一切你能想到的电子产品,现在九成以上都是采用外国的芯片。
并且,芯片,是可以在设备关机的情况下,让设备持续发出定位信息的。
比如这个小字“关机后仍可找到”,日常来看,是方便找到丢失的设备,如果战争时期,意味着什么?
那就基本上意味着,提供了民众聚集地的信号。
直接给搞破坏者提供了指引,比如,往密集人群投放杀伤性物质,造成大范围恐慌。
民众一恐慌,自然会第一时间冲击安保系统,从而造成内部混乱。
与此同时,芯片漏洞还能拦截信息,不仅让信息发不出去,还能借助 ai 能力,让 ai 分析捕捉关键词,提取跟官方部署有关的内容,给后续计划做指导方针。
这些都是芯片有后门,来自民间可能产生的后果。
是不是觉得天方夜谭?
棱镜门连国家元首都监视,我提到的可能性,谁敢说绝对不会发生?
还是那句话,不要把美国想得太好。
芯片,这是电子产品的灵魂。
芯片漏洞,是灵魂可控与否的关键。
那为什么很多企业避而不谈呢?
因为现阶段,其实还在大范围用国外芯片,谈这个问题,等于自曝其短。
到时,联合研发的营销还怎么做?
首发外国芯片的骄傲还怎么保持?
编辑于 2024-10-17 10:11・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十二点的知更鸟 - 19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小剑剑 - 152 个点赞 👍
直接公布出来企业名字很难吗?之前滴滴的事可是直接点名调查的。这次遮遮掩掩说话说一半的后果是让舆论随意发酵,让“有嫌疑的车企”出来自证,让豢养水军的企业借机造谣抹黑其他企业,除此外,目前来说我是没有看到任何正面的效果。
编辑于 2024-10-17 08:02・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顶风鸟十丈 - 118 个点赞 👍
这就是互联网智商洼地的含金量。
A公司借智能驾驶之名搞非法测绘,说明它不是真搞智能驾驶研究,所以只有个名头,没有真实的产品和技术。
B公司因为经济利益成为牵线木偶,说明B公司光有资质没有钱,所以才会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去冒重罪的风险。
结果知乎一群弱智中专仔,在一堆知名智能驾驶企业里找A,在一堆千亿车企和上市公司里找B。
评价为高智商、懂逻辑、会分析的青天大老爷。
编辑于 2024-10-17 02:0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HbXezo - 112 个点赞 👍
教员一直在教导我们: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然而,很多人依然对西方国家心存幻想。
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后果会多么惨烈。看看加沙,看看乌克兰,还看不懂?他们想让我们变成那样。
还有些已经润去海外的人,认知更是搞笑,他们会傻不拉几的认为,中国的兴衰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甚至一些又蠢又坏的盼着中国完蛋。
他们可能不知道,晚清时期、民国时期的中国人,在海外狗都不如,谁都可以踩一脚。
今天海外黄皮肤的国际地位,是中国给的。中国如果垮了,他们狗屁不是。
发布于 2024-10-17 12:07・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到此为止 - 78 个点赞 👍
我觉得吧,这个新闻就是放出来敲打外企的。里面的公司、事件可能都不存在,就是一个虚构的恐怖的童话故事,用来吓唬小朋友的。
这个新闻最大的疑点就是没有公布公司名字。
有人说这是为了给对方留面子,只是想敲打一下对方。拜托,你都危害国家安全了,我还给你留面子?真要敲打对方,直接发个书面警告就好了,完全犯不着发个新闻让大家去猜。
各位要搞清楚一件事,舆情就是舆情,舆情是不可控的,所以只要有舆情那就是坏事,不论是正面舆情还是负面舆情。发个文件就能解决的事情,你炒出来一个引发舆情的新闻,就属于画蛇添足。这个事情放出来了,说明根本就不是为了处分或敲打某个具体的公司,那唯一的可能就是吓唬人。不说清楚公司的名字,意思就是“我不说是谁,你们心里自己清楚”,人人自危才有效果。
所以我也不建议大家乱猜公司了,造谣传谣的帽子戴着可不舒服。
编辑于 2024-10-17 20:04・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屿上有山 - 7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充电罗 - 5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回望风逝 - 43 个点赞 👍
所以如果证据充足,为啥不公布名字?
难道只是在捕风捉影?
当然现在已经有企业开始主动否认了,
特斯拉明确否认,所以排除特斯拉。
极氪明确否认了自己和自己的合作伙伴供应商,所以排除极氪,以及看着似乎有嫌疑的以色列mobileye。
并且以色列mobileye也单独发了声明否认有关。
顺便也排除了大量使用mobileye方案等丰田,大众,上汽,一汽等传统车企。
剩下的车企,菊花系的x界,小米,byd等看看什么时候出来否认吧。
编辑于 2024-10-17 09:21・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梦仙忙着在思考 - 3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青陆 - 32 个点赞 👍
我觉得出现这种非法事件却不公布非法人员和企业名称就很奇怪,因为这显然是一个典型的警惕/学习案例…….
我能想到的解释可能有两种情况:
1.只要不说具体哪个外企,那么大家的言论和观点就有可能指向更大范围的一切可能外企,央视这种苦心是希望大家时刻对一切可能保持高度警惕。
2.这个外企测绘非法,但是经过调查可能并非有意威胁国家安全,可能目的是赚甲方的钱,最终如实认罪,央视出于宣传警惕而非宣传仇恨的目的,掩去了具体的企业名称。
第一点提及的这种可能,其实有点像之前一些年,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话题,持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态度,任由大家讨论和猜测,这其实是一种更高程度的威慑,也能推动国民大范围的针对性警惕。
第二点其实也存在一种可能,比如在大学宿舍里,说一个舍友在你午睡的时候尖叫了一声把你吵醒,可能这个人是无意看恐怖电影被吓到了,也有可能是找理由故意吵醒你,当然吵醒你这件事肯定是这位舍友错了,但是仔细调查动机和细节,对于判定恶意程度还是有一些参考意义的。
前段时间景德镇车祸事故,很多人提到了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判刑的刑罚力度感觉不够“狠”,其实这种法律制定之初,可能觉得大多数交通肇事造成的伤害可能并非出于驾驶者的故意,更多的缘于驾驶者本人的失误、不当,而不是故意制造伤亡的动机。
所以这还要子弹飞一会,这种事情这么大,按道理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大社交平台应该会有更多的信息……..
发布于 2024-10-17 00:09・IP 属地江苏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九乡河龙牙 - 17 个点赞 👍
我是搞测绘的
恕我直言
这个行业的保密基本形同虚设
全是形式主义
按道理都是用内网,送数据用光盘
但实际上嘛。。。。。。。。。。。
保密是指老板有借口不让用手机
让你老实干活
测绘民工们一个月三四千块钱007
数据保密基本靠良心和爱国
一个月能通宵十天。。。
测绘工作量极其巨大
而且还没做完就过时
年复一年的更新数据
光有点云和影像是不行的
重要的信息都是要实地调查的
举例
影像或者点云看到一个房子
但无法获得面积、楼层、高度、结构、外立面材料、门牌号、地下室,地下层数,地下面积等信息
一口井或者池塘,有没有水,咸还是淡,能不能喝。池塘养的什么,种的什么
一个井盖是电力井,燃气井,还是污水井
一个电线杆是高压线,配电线,还是通信线
一片树林,种的树是什么品种,果树还是经济林
田里是什么农作物
这条路编号是多少,材质是什么,什么级别,长度是多少,宽度是多少,车道是几条
等等
(那些小日本或者其它国家的间谍扛着仪器翻山越岭实地调查的就是这些地理信息)
工作量就大在这里,不是说搞个点云和影像画个图就完事的,你需要跑遍一个城市所有角落,调查每一个房子,电线杆,井盖,消火栓等等,然后每年都去跑一遍,有时候不止一遍
这种高精度的地形库不好做的
那些车企没几个搞得了这些东西
你没门卡,连个小区门都进不去
更不用说搞定那些企事业单位的保安了
你就看他给不给进吧
我这正经单位,有工作证有上级部门协调的情况都难搞的要命
投入巨大,还没有明显的回报,政府有现成的,但不可能给你,有些车企直接放弃了高精度地形图方案。。。
从我的工作经验来看,人民群众对间谍的防范意识很强,偶尔会听说有同行被军队和警察带去喝茶,然后单位领导带着一堆证件和文件去捞人。。。。。。。
个人认为车企搞的数据危险程度不如这些搞基础测绘的单位手里的数据。一个月薪三四千的打工人电脑里有着一个市甚至一个省最新的高精度地形库。我不知道那些领导怕不怕,我是真的怕有人穷疯了来个大的,这可比车企搞的那些东西震撼多了。
有甲级测绘资质不代表管理水平高和待遇好,手机收走,然后人事在你后面监督你干活,都是草台班子,只要还能平稳运行上面就不会看到隐患。希望不会出事吧。
编辑于 2024-10-17 16:07・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巴塞罗穆 咸蛋 - 1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之乎者也 - 5 个点赞 👍
看了一圈评论,居然没有一个搞测绘的出身,还说什么获得测绘资质很难,测绘管理严格这种外行话?
资质改革后,测绘资质很容易的,乙级6个人,找两个中级挂靠和四个测绘毕业证就能搞定,租个办公室网上买点资质资料租几个仪器,一个小县城都有几家测绘公司,测绘资质真的不难!
测绘管理基本相当于没有,一个地级市基本就有个测管科,也就审批一下资质和年报。平时做什么业务和项目出了公司基本没人知道,最多挑两个漂亮的应付检查和提交年报。检查一般是省级的,基本几年抽查一次,就是吧你提交的项目看一下.
测绘大量小项目,比如厂子办个不动产证这种,一年上百个几千个都有。根本就没有检查,形式上都没有,如果有那就是最多签个字。
至于所谓的保密,仅仅存在申请资质的材料里,一个乙级6个人,你觉得一个私企老板还会安排人专门做检查和保密吗,那还有人干活吗?
当然大的国有甲级单位保密和检查就好多了。
现在这个通告说的很清楚,大量分包转包,最后干活的可能是没有资质的游击队,测绘这个还特别多,大的测绘院都有大量的游击队合作。至于他们连管理名单里都没有,人员更是复杂,很多人连测绘需要保密的意识。
还有一点,这个项目中涉及大量测绘人员为什么没有人及时发现举报,因为测绘是单位负责制,没有建筑行业的执业签名个人需要承担责任,责任的潜台词就是话语权,有了话语权才能和资本对抗,违反了自己也要受处罚。现实是测绘技术人员没有任何话语权,举报属于断老板财路。当然测绘有个注册测绘师,但是名存实亡,测绘项目签字不签字没有任何实际区别,前几年还要取消注册测绘师,后面不知道什么原因保留了,但还是没有任何改变,一直是鼓励执业。
发布于 2024-10-17 00:21・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三山涉水 - 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2.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