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回答过类似问题,我认为国内几家大厂或多或少有点“大公司病”。
国内这么多互联网巨头怎么AI干不过一个小公司DeepSeek?但严格说起来,AI大模型领域国内巨头做的其实都还不错:
字节的豆包发展势头迅猛,日活数据也是持续增长;
阿里的通义千问性能不俗,持续开源也是贡献生态;
腾讯的混元没太多声量,不过内部部分业务线也已经用上了;
VIVO、OPPO、小米等终端厂也都有自己的大模型,在端云融合和端侧落地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
菊厂的情况比较特殊,盘古大模型相对更偏B端,优秀成果也拿过Nature顶刊;
而且客观的说,菊厂团队战斗力是很强的,只是如今战线实在太长了:
硬件层面,菊厂的团队不仅要做昇腾计算卡的自主算力底层生态,更要跟SMIC合作自主产线,甚至还要在上游设备原材料零部件等领域攻关;
软件层面,菊厂现在大多数人力都在搞鸿蒙NEXT这个核心任务,今年预计手机全线上纯血,甚至今年到明年鸿蒙智行车机也要上;
这还不算菊厂的老本行通信,还有光伏、电机、智能家居等等一堆杂七杂八的。
甚至于,菊厂自己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