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致性评价」是抵抗「仿制药质量不如原研药」攻击的护盾,但现在这个盾出现了裂痕。
每当网上出现仿制药和原研药之争时(仿制药重点集火于集采药),仿制药一方拿出的最有力证据是:我通过了一致性评价,这是客观有数据的,你倒是拿出来有差距的证据呀。
我本人是相信数据的,之前对于这种争议,我觉得这只涉及少部分药品,另外个人感受无法进行量化,毕竟也不能忽视吃了贵价原研药的安慰剂效应,但是看到这个数据让我的信任产生了裂痕。
我真的非常好奇到底是谁在做「药物一致性评价」,以下疑问和知友讨论
根据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总局关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