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个题。
我从小除了文化课之外,家里花时间精力金钱最多的是器乐。
成年前除去国内外演出和排练时间,我器乐已练10000小时以上。自幼儿园始,就每天练琴1小时以上,但那时全年倒是有休息;
而至少在中学6年,我全年不练琴的时候,只有3天,除夕、大年初一、初二。即:过生日、元旦不能成为不练琴的理由。
但我快30岁了,目前几乎可以说,从未用上音乐赚过钱,好像真的一分钱都没有。
我是真的在线下社交被问过:“你从小倾注那么多在学乐器,现在一分钱没赚到,有什么用?”
我早在刚工作时就被问过这种话了。但当时价值观不够成熟,我总想拿具体的歌曲、乐曲来表达我有“精神满足”,但虽然我的感受是无比真实的,可听者会觉得我的回答很空洞。
直到去年经历一件小事。
我和一位学生的数学课结束后,我邀约他演奏萨克斯。
多年从教以来,我每逢遇到学生也学琴,都会邀约演奏;而学生从小被邀约无数次“表演”了,再加上知道我是“懂行儿”——而不是像看耍猴一样不庄重,所以我的学生们向来并不排斥给我演奏。
我听学生演奏向来都是:
在对方准备乐器时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