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4个

韩国军方称朝鲜炸毁部分朝韩间连接通路,朝方暂无回应,半岛局势何以陡然升级?事态将如何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694个点赞 👍

朝鲜有点扛不住了,内部危机越来越重,有点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味道。

自从洪水以后,庄稼歉收是大概率。朝鲜粮食难以自足,制裁没有停,搞不好又要大饥荒。这是将军不想看到的。

现在朝鲜激进的行为,不仅仅是回击韩国挑衅。而是通过渲染外部威胁而增强内部团结,进而度过危机。

推理如下。

第一,朝鲜前一段时间卖给普京很多大口径火炮炮弹,但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换回来海量的食品、石油、化肥等民生急需物资。

(欧美情报机构猜测,将军卖给普京300万发大口径炮弹,按照去年到今年国际市场平均高达1500美元/枚的价格,即便打三折,一发炮弹也能换2吨俄罗斯小麦,而俄罗斯去年粮食出口高达6600万吨,洒洒水,就够2500万朝鲜人吃饱了。)

而这批炮弹已经出现在俄乌前线。某个在法国外籍军团服役过的主播(半只狐狸和一夫都提及此事)在直播的时候,法外的战友曾经拿着写有韩文的弹片找他鉴定文字,想知道俄国炮弹来源,主播告诉战友是韩文,小老黑一脸不可思议,后来给他解释朝鲜产的,才恍然大悟。

稍后,战场传出朝鲜军官被炸身亡的消息。我猜跟朝鲜炮弹有很大关系。

网上传言,将军用炮弹换回来的是一些核技术和导弹技术准备,目的是为了建设朝鲜的核打击能力。

传言有相当的可信度。

像朝鲜这样的被孤立的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存,做这种事,不是为近期的生存问题做打算(粮食),就是为远期生存做打算(核威慑)。

第二,普京究竟要了多少炮弹呢,我猜测应该是搬空了朝鲜同口径的炮弹(欧美情报机构猜测给了300万发)。

有一个细节,俄罗斯现场上俄方的大炮经常因为弹药质量不够好而炸膛,如果没猜错的话,这就是朝鲜的辣鸡炮弹。

这说明,这笔交易是俄方照单全收。这样的边角料都要了,说明需求量极大,大到需要好的、坏的全拿走,都不挑挑拣拣了。这些弹药对朝鲜而言,是一张重要的保命牌。

朝鲜半岛地狭人稠,地形小距离近,北边用的常规火力就能覆盖韩国首尔,甚至都不用核,北边就能把南边打成一片火海。

韩国真正怕的是这个,至于朝鲜做布朗运动的窜天猴和核地雷,一点意义没有。因为韩国人不想踩屎。韩国人正在等朝鲜内部瓦解。

拿弹药换核技术和导弹技术固然好,但这批弹药这是几十年攒出来的家底(也是几十年的废旧库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补充(后边还会详细说明)。这给韩国减轻了很大压力。

第三,消化俄罗斯技术并研发生产核武器,同样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这是朝鲜脆弱时间。

韩国人知道朝鲜炮弹库存见底,无法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朝鲜又面临歉收带来的饥荒(弹药没有去换粮食、化肥),朝鲜的力量下降的同时,造核武器的意图已经完全暴露。

进一步开发实用的核武器,制裁不会停,甚至会更强。那么,在技术转化成产品之前,朝鲜将处于显著较弱的状态,制裁不会减少。

还有一个点,就是朝鲜的工业设施。目前已经非常陈旧了,都是60-70前后建设的。军工生产设备也都是60年代水平,制造能力应该远不如从前。

毕竟朝鲜体制叫先军政治,就是先让军队吃饱。其他部门将就着来。重工业维护很难说,由于制裁没法更新机器设备,工业基础能力(钢铁、煤炭、化工等等)缓慢萎缩,估计远远不如修建当初。

这里有两个问题:

一是生产能力的问题,就凭那些废铜烂铁一般的破旧机器,纵然可以生产一些炮弹,但产量和速度一定是跟不上库存补充速度的。

而且我感觉,全速生产,质量也难以保证,炮弹这东西有个问题,在哪里炸,什么时候炸。说不好出厂前可能就出问题。

二是这些设施寿命到了末尾。特别是那些军事堡垒,有的已经寿命殆尽。更多的的已经是落后于时代,更容易被打击。这也就是我说朝鲜处在脆弱时间的另一个原因。

第四,朝鲜会再次面临饥荒,再次进行苦难行军。

90年代以来,朝鲜开垦山区,造成了严重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这种次生灾害非常频繁,今年夏天的朝鲜大洪水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水土流失叠加自然灾害,朝鲜又缺乏化肥,粮食歉收是一定的了。这就意味着,朝鲜很有可能又闹饥荒。

朝鲜国际信用长期为负数,又面临制裁,没有人愿意买它粮食,朝鲜粮食进口一般都是国家行为。

就算没有制裁,国际市场为他敞开。朝鲜有外汇买粮食吗?

将军还要开迈巴赫呢。

饥荒当前,朝鲜苦难行军在所难免。

内部防止崩溃的压力远远大于外部入侵的压力。切断公路恐怕是防内胜于防外。将军应该知道的。

编辑于 2024-10-16 16:13・IP 属地山东
长歌怀采归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