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末期的“白羽毛运动”。
这个运动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给那些看似健全的成年男性当面或者信件夹带白羽毛,来进行霸凌,逼迫他们走上已经沦为绞肉机的堑壕去填线送死。而收到白羽毛的男性会被当成“胆小鬼”,羞愧难当,要么当场自杀,要么硬着头皮参军战死。
“白羽毛运动”源自于20世纪初的一部小说《四根羽毛》。小说中的男主角哈里是一位英国军人,为逃避战争辞去军职回到家乡,收到了未婚妻和战友们赠送的四根白色羽毛,从此成为白羽毛象征懦夫的由来。
“白羽毛运动”进行到后期,英国妇女走上街头,只要看到男性就送上白羽毛,一些刚从前线撤退下来的伤员和残疾人也因此而被羞辱。以至于士兵们宁愿战死在前线也不愿回到家乡面对白羽毛。这种现象如此泛滥,逼得英国政府不得不给那些因为伤残而退役的士兵发放一种特殊的银别针,证明他们是“真正的男人”,希望白羽毛妇女放他们一马。白羽毛运动带来的最大后果是,大量的英国男性去参军当炮灰,用远沉睡在欧洲大陆。或者断了四肢从一战战场上回来后,发现家里的家产都让英国女性给卷走了。
白羽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