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34个

如何看待“燕冬萍事件”?

镜心渡月
562个点赞 👍被封锁的答案

西藏建设铁路公路的时候,部队在当地找了些民工

当时西藏也是刚刚解放

找来的民工有个特点

一收到工资,就立刻上交给管家


部队知道后,就问这些民工

为啥不自己留着?反而要上交呢?

民工回答:我们是奴隶,我们从小就是活佛的奴隶,我们的一切都是活佛的,钱也当然一样是活佛的。

后来做了很多思想工作

西藏民工才明白什么是奴隶,什么是解放,什么是工资,那是自己的劳动报酬,谁也不能收走


多了解一些西藏的农奴制

发现那就是当代奴隶制

只不过披了或者宗教的外衣,或者爱情,亲情的外衣


了解西藏奴隶制

再看北京雍和宫

看五体投地参拜布达拉宫的人

都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包括看清宫剧中那些自称奴才,到处下跪的大臣


中国近现代婚姻模式不知道怎么演化的

虽然不是往奴隶制度上演化了,但也变化不小

从100多前年一夫多妻演变成了一夫一妻,现在有继续往“多妻多夫”,“一妻多夫”演化的趋势

100多年前家庭关系,会优先保证每个男性都有孩子,多妻是为了保证有孩子出生。离婚经济倾斜于男方,这样男方可以养孩子,再娶再生再养

现在的家庭关系看着要继续演化的方向,会优先保证每个女性都有孩子,优先保证女性婚姻自由。离婚经济倾斜,很大程度也是为了保证女性抚养孩子的能力。那么“多夫”是为了找到更好的经济来源,每生一个孩子都可以要一份抚养费。

回头看这个大趋势,保证一夫一妻的孩子出生最好的时间段,就是二十世纪后半段和二十一世纪前20年。这个时间段刚刚过去。

因为这个时间段刚刚过去,所以还是有大量的人思想还停留在这个时间段。想过一辈子“一夫一妻”生活的人,也是可以通过大量筛选找到的对方

不过男女双方筛选量一旦过大,似乎就是“多夫多妻”了。

这真是个悖论。


视频中这男的,选了个“多夫”理念的人生活,不仅积蓄被掏空,还背上了十几年的长期债务。不过这个其实不算惨。更惨的是,孩子长大后大概率不会认为是他抚养长大的,因为钱不是从他手里花出去的。

所以现在事已至此,最主要的还是,要定期带孩子。要让孩子明白每月抚养费是用来抚养自己的。

编辑于 2025-01-09 06:37・IP 属地河北
赵明明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