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往往对发生在眼前的变化非常敏感,但对于事物长远的影响可能就会忽视。
比如舔狗经济崩盘这个事情,其实自胖猫事件,订婚强奸事件后,很多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去年大家讨论,也都认为礼物市场,钻石市场一定会崩。
但当时的讨论,很少有人提到电影,因为这两者似乎没有直接关联,相比礼物钻石这两个直接挂钩舔狗经济的市场,大家都没想到电影市场会被影响。
结果今年圣诞数据出来,大家发现电影市场也崩了,然后回去看数据才发现,原来舔狗经济一直为电影市场起保底作用。因为对于恋爱群体约会看电影是刚需,是不挑片子的。很难想象你今天约会看电影,发现没好看电影就走人的吧?
所以过去再烂的电影,你肯定都有一个保底观影群体。只要片子不是烂出天际把人看到一半破口大骂走人,一个档期下来,电影院给排片,肯定能拿个过得去的票房。典型就是之前提到的前任3,口碑一般质量一般,但是爱情主题加上跨年夜档期,直接十几亿票房到手。
结果这两年舔狗经济一蹦,保底群体没了,电影市场瞬间就跌的没法看了。
今年圣诞节,直接跌没了一个量级。
类似的是星巴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