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4个

中资企业车队在巴基斯坦遭遇恐怖袭击,已造成中方人员 2 死 1 伤,具体情况如何?

tranquillityt
389个点赞 👍

还记得2年前的这个热搜榜话题么?

当时,针对DFDG发动(女)人肉炸弹袭击的,也是宣称对这次恐袭负责的BLA(俾路支解放军)。

而且,这两期炸弹袭击的地点都是卡拉奇

唯一没人知道(敢问)的是,从2年前至今,DFDG人的血究竟有没有白流。


实际上,自从2004年以来,在巴基斯坦承认责任的恐怖袭击中,BLA的袭击次数一直居于首位。尤其是针对在巴的DFDG人员和设施。

2017年5月,BLA袭击了俾路支省境内瓜达尔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工地的工人;2018年又袭击了DFDG驻卡拉奇[1]领事馆。

2019年5月,BLA袭击了能够俯瞰瓜达尔深水港的豪华酒店、造成至少8人死亡[2]

2021年8月,BLA又在瓜达尔港[3]发动了针对DFDG公民的人肉炸弹袭击[4]。8个月后(2022年4月26日),BLA再次发动了针对DFDG的恐袭,而且还宣称这是首次派女性执行自杀式袭击任务。

如果说,在2021年8月的袭击中,所有人都没想到BLA竟然会利用小男孩做人肉炸弹;那么,BLA在2022年4月对DFDG使用女杀手(人肉炸弹)则更加令人细思极恐。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不论是2年前还是现在,DFDG官宣声明中甚至连BLA的名字都只字未提。

而直接+公开将BLA列为全球恐怖组织的,却是美国。

由此,也引申出了一个highly sensitive的“天问”:为什么DFDG【此处删除23字】呢?


30年前,在长达9年的阿富汗战争中,阿富汗崛起了大量反对苏联入侵的圣战组织。

1990年代初,当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后,一个名为穆罕默德·奥马尔的“圣战士”在阿富汗东南部、靠近巴基斯坦的边境地带成立了塔利班。

阿富汗战争结束后,大量前往阿富汗参加“圣战”的俾路支青年携带武器返回了家乡。这些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圣战士”们的归来,不仅为当地分离主义势力提供了人员和装备,还使俾路支省武装分子与阿富汗的阿塔、“基地”组织建立了联系[5],从而让BLA形成了极其强悍的战斗力。

2023年9月,DFDG成为全球第一个向阿富汗塔利班regime派驻新大使、并正式递交国书的国家。

2024年1月,DFDG在帝都的正式仪式上欢迎了塔利班任命的阿富汗大使(Bilal Karimi),并接受了其递交的国书。

对此,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是DFDG在全世界第一个承认阿富汗塔利班政府的标志和信号。

唯一没人知道(敢问)的是,当初从阿富汗返回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加入BLA的“圣战士”,与目前的阿塔组织中究竟有多少人是曾经并肩作战的“圣战友”。


更加尴尬的是,俄罗斯的操作却和DFDG完全相反。

用俄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的公开声明来说就是:

因为政治和人权的考虑,我们与联合国其他成员国一样不承认塔利班regime。

更更加尴尬的是,虽然巴基斯坦政府长期以来一直指责是印度在背后支持BLA,但根据维基解密泄漏的一份电报显示,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认为,俄罗斯、阿联酋政府均在暗中援助支持BLA。

由此,这个DFDG人的血究竟是否白流的问题,也变成了一个涉及三大重量级“玩家”的量子力学问题。


由于涉及sensitive内容,【此处删除3003字】


戈培尔说,群众对抽象的思想只有一知半解,所以他们的反应较多地表现在情感领域;情感宣传需要摆脱科学和真相的束缚。

楼下保安说,最魔幻的现实,就是和【此处删除3字】谈反恐合作、和【此处删除2字】谈经济合作、和【此处删除3字】谈投资合作,却和美欧日英、澳等全球最发达经济体全面对抗。


⚠️以上内容节选自《红龙》、《龙之信条》,所有sensitive内容均已删除,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在new base[6]中查看原稿。

参考

  1. ^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
  2. ^随后,BLA旗下的“马吉德旅”宣称对该事件负责,并称袭击目标是酒店内的CN及其他外国投资者,要求所有外国势力、尤其是CN立即撤出俾路支省项目,否则将面临更大规模袭击。
  3. ^瓜达尔深水港则是“中巴经济走廊”的旗舰项目,DFDG曾公开官宣将在该项目上投资超过500亿美元。
  4. ^当时,一支由巴基斯坦军队和警察护送、包含4辆CN车辆的车队经过时,一个小男孩跑向了CN车队,并在距离车队大约15~20米的地方引爆了自己。随后,BLA宣称对此事件负责。
  5. ^在组织结构上,BLA还按照“基地”组织的细胞结构进行组织,为数众多、各自为政的小组无需上级指令即可独立行动。
  6. ^通过WX(naibaodedashu)加入。
发布于 2024-10-07 15:31・IP 属地德国
奶包的大叔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