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思想与去年的《当托马斯·莫尔遇见安第斯印加皇帝》如出一辙,是经典的左手夸右手,用死人说服活人:光是这点,便足以让所有基于“批评”的原则建构自身逻辑的人士感到恶心又反胃——毕竟在这一体系内,死人没有言论自由,活人也没有做选择的自由;近年积压的暴虐之气更是被赞许构成的浮华堵住了发泄口,构成了个叫人焖得难受的高压锅。使得任何颂文词藻不被踩上一万只脚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想到“批评与赞许自由”也具有选择透过性的情况下,人们生活的当下便更不值得被授予如此多的荣誉称号。
不过排除这些场外因素,某些要素与片段倒是叫人印象深刻,也是精到地展示了主创团队与审查者的时空观与价值观。其中最让笔者留意的还是凝结在“消费”一词中的磅礴伟力:是的,为什么穿越到过去的,作为创造力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饶象征是充当物流业务终端、批发市场的常客与零售业重要平台的“超市”?而非直接同物资生产关联的“工厂”、“机械”、“原料”、“技术人员”或一个“劳动集体”(后者则是绝大多数类似题材“穿越援X或白手起家系”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