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不在了,心气没了。
子曰,人有三戒,年少戒色,壮年戒斗,老年戒得。
少年戒色,因为年轻人激素分泌旺盛,一天能硬四十八小时,做梦还能硬二十四小时,如果不懂节制,身体迟早要垮。
所以很多少年皇帝,富家子弟,年纪轻轻就掏空了身体,脸白骨架小,站立偏偏倒,酒色之相。
壮年戒斗,大帝壮年时期,斗车臣,斗天斗地,所幸勉强斗赢了,人在壮年时期就是一个壮字,身体壮气势壮。但虎争必有伤,斗赢了还好,斗输了非死即残。
老年戒得,老年人最主要的心态就是怕失去,你拿他东西等于要他命,老年人激素分泌身体机能各方面比不上年轻人,越接近终点线,暮气越重,越害怕失去。会多疑,会更害怕。这不是因为心理决定的,而是人的自然生理演化决定的。
举个很现实的新闻例子,一老师年轻气盛的时候,体罚学生,该学生长大后,遇到年老之师,在街上买菜,上去就拽下来,啪啪啪打脸,边打边问,就是你体罚的我,你再体罚一个看看?老师捂着脸,一句话不敢说。如果老师年轻的时候,还能和该学生对打,但现在身老体衰,心气也没了,只能唯唯诺诺,这是人的自然演化常情。
你在牛比,老了时,还得夹尿不湿。
当年逆风尿千丈,如今顺风湿了鞋。
大帝本质身份是一个老人,其次才是大帝。
你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事情便不难理解了。
他去车臣做的一系列事情,本质上是心气没了,展现的是一个人该有的暮年状态。
他害怕在出乱子,现在的乱子已经够多了,如果在多几个乱子,后果更不敢想象。
所以他要稳住车臣,但他不知道的是,人最主要的就是气势,气质,一个人最不可丢的就是这个。
你以为你低姿态,别人就会服你吗?你壮年时,不去车臣,人家也服你,因为你气势高,逼格高,人的气场是你高一分,别人就低一分,你主动低一分,别人自然高你一分,别人都高你一分了,还有必要再尊重你吗?
这个道理都不明白?
大帝以前喜欢迟到,让对方等他,或者交谈时故意往后靠,这就是塑造自己气势比对方强的手段。
可见他是明白这个道理的,现在怎么不明白了,装不出来了呗。
武侠小说中,有个重要的概念,叫精神对峙,无关武功高弱,谁在对峙时,气势高,谁就赢了。
你气势一旦输了,剩下的就是一招秒。
《七武士》里面有个片段,两人对峙,出刀之前,旁观者都已经看出谁赢谁输了,因为输赢并不在出刀的那一瞬间,那一瞬间只是必然的结论,输赢在两人眼光交错的那一瞬间,谁怂谁输。
泽连斯基敢去库尔斯克前线边境处,库尔斯克就在鹅境内,大帝望过半眼吗?他有时间去塞尔维亚,有时间去车臣,可他有时间去库尔斯克吗?
普里戈金上洛时,大帝飞机第一时间飞去圣彼得堡,他连留下来坐镇莫斯科都不敢。暮气已重到何种程度。
试想一下,如果两人比武,一人对峙都不敢,直接转身就跑,这时一个稚童都能砍倒他。
如果大帝是在打车臣的年龄去打乌克兰,还有点看头,但是现在这个暮气状态,一点看头都没有。
自古英雄迟暮,壮志难酬的例子太多了。
五十四岁诸葛亮北伐,就已经力不从心了,刘备夷陵之战失败,就已经再来不能了。
这个世纪,俄罗斯衰落将成为最大事件之一,只是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