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必须要重新选边站队了。
一、新加坡在李光耀时代(前期)很反中的,美军驻新加坡基地就是在那个时候搞的,站队美国宣称防范中国的威胁。
新加坡开始转变是在李光耀后期,中泰传出要合作修建克拉运河,新加坡慌了,才开始改变完全反中的立场,这也才有李显龙讲的中美之间选边站对新加坡是灾难的说法。
二、有人说克拉运河是空中楼阁
克拉运河不是空中楼阁,当然这个项目也并不是没有困难。
1、先说困难
对于泰国来讲,资金和技术是最大的问题,所以泰国要寻求外部资金和技术介入,但是你在世界上看一圈,只有中国有能力和动机。
对于中国来讲,马六甲安全的话,克拉运河就没有必须要进入的理由,因为泰国政局也不是很稳,花上百亿美刀加入克拉运河项目也有风险,如果运河开通后泰国卸磨杀驴的话,在中国的海军还不够强大的情况下,没有保证海外利益的手段。
这里还有一个情况,如果中美冲突的情形下,中国有足够的海军力量能通过马六甲到达克拉运河的话,也没有必要修建克拉运河了。
2、是否加入克拉运河项目的理由
如果新加坡在美国的裹挟下坚决反中,马六甲变成了困死中国的绞索,那么中国有三个选择:
1、一是克拉运河就不再仅仅是资金和技术问题了,而是国际政治博弈甚至是战争问题,中国加入克拉运河就是一种选择。
2、二是中美冲突的背景下美军不允许中国的船只通过马六甲,中国通过武装力量打破马六甲封锁,有两条路径,一是依靠中国海军从南海方向进攻马六甲,二是中国陆军从云南方向过老挝、柬埔寨、泰国攻击美军在新加坡的基地,当然也可以两个手段一起用。
但是在美军还没有对中国实施围困之前,中国不可能主动采取军事行动,所以马六甲就变成了随时可能斩断中国能源和贸易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种方案永远是后发制人,落后一步,就处处受制于人。
3、三是龟缩待变,任何有实力的国家都不会愿意成为待宰的雄狮。
所以,如果在新加坡反中的背景下,中国只有三个选择,那与泰国合作开发克拉运河就不再是空中楼阁了。
中国选择开发克拉运河,对泰国是大利,对中国和新加坡是负利双输的局面,也正是这一点,李光耀才改变完全站队美国的立场,变成现在的较中立的局面。
三、中国的选择
所以建不建克拉运河,泰国没有实力,最后的结果取决于中国,但又取决于新加坡的取舍,后面的路线很清楚了:
第一步,柬埔寨的运河已开工了,这个其实是做给新加坡看的,在经济上对柬埔寨是大利,对中国有小利,但对于中国力量进入中南半岛是大利。
第二步,新加坡怎么取舍,要不站队就完全不站队,把美军从新加坡赶走,或者由中国来保护新加坡的安全,那克拉运河就不会修建。
第三步,如果新加坡仍然半站队美国,任由美军在新加坡的基地卡在那里,那对不起,克拉运河会真正提上日程。
克拉运河项目对于现在的基建狂魔来讲,技术上绝对没有障碍,资金上也不存在问题,唯一的争论就是能否盈利。走克拉运河能节省1200公里航程,普通货船一般30公里的时速,能节省40小时的时间,我们来粗算一下成本:
1、通行费,参考苏伊士运河,190公里,每条船单次通航平均收费约27万美元,克拉运河收费大约为:100公里,单次通航收费约14万美元,往返一趟过路费约28万美元。
2、省下的燃油,20万吨油轮每小时耗油约3吨,往返一趟总减少2400公里,需要80小时,总节油约240吨,5000元一吨折合695美元一吨,总计节油成本16.6万美元。
以上,仅节省的油料成本,就可以覆盖三分之二的油轮过路费,还有节省的时间单位时间内油轮运行成本相对减少,每一趟少跑的路程减少保养维护的成本,油轮全寿命因路程减少增加运输次数的利润、、、
以上仅参考网络数据,不一定准确,但大致可以估计是有利可图的。
中国现在入局东南半岛的局势已经非常明了,而且是加速了,那就是欧洲在美国的裹挟下在贸易上与美国同步遏制中国,那么中国能否保持与东盟的贸易是决定未来中国的重要变量,中国必须加大对东盟的投入,另外一个就是解决台海问题,也必然先布局马六甲,中美竞争美国只是大嘴巴说得天花乱坠,而中国是在实实在在的行动。
第四步,中国要建克拉运河,那必须要保证中国的利益,要么克拉运河有中国驻军,要么中国在克拉运河附近的柬埔寨驻军,我个人的看法将来可能是在柬埔寨驻军来保护东南半岛的利益,还可以震慑小越越,同时威慑马六甲,中国在此驻军在必要时与陆军从云南和海军从南海过来主动性和时效性是完全不同的。
从目前的局势上看,东南半岛的老挝、柬埔寨已经加入中国的发展计划,随着中老高铁的开通,下一步由万象连接到金边的高铁是肯定的,泰国想融入东南半岛经济圈又想在克拉运河上依靠中国的话,也必然会同意中国力量进入。
那么,现在就看新加坡如何选择,是继续站队美国还是任由克拉运河开通二选一的问题,继续骑墙是不可能的了,我感觉黄循财称新加坡不是西方社会可能只是一道开胃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