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回答

郑钦文 2023 年收入超 5000 万,网球运动员何以成为代言吸金王?她的成功可以复制吗?

21世纪经济报道
109个点赞 👍

顶级网球手的代言多,原因大概这几个。

——亲和感。

——独立个体。

——全球化。

——运动形象。


所谓亲和感,简单说就是“顶尖网球手比许多项目的顶尖运动员,更像普通人”。

比如NBA有个名惯例,“巨人不卖鞋”。张伯伦当年有名言,“没人喜欢歌利亚”。顶尖篮球手太高。顶尖橄榄球手看不同位置,体格也非常人能比拟。

网球手身材比例和外在形象,大多都更像“日常生活中可以看见的,身材很好的人”,而不是“哇这家伙真是地球人吗?”


所谓独立个体,纳达尔和穆雷都说过,网球本身是孤独的运动。

好处是:网球不需要队友。

一个网球手,不会发生如篮球手、橄榄球手、足球运动员那样,换个球队就一堆风波的破事。好就是自己好,伤就是自己伤,最多和教练团队闹不合,但相对比较稳定。

商业代言讨厌风险不可控,网球运动相对可控。


全球化,比如NFL和MLB,离了美国本土就略尴尬;大谷翔平和马霍姆斯在北美风光无限,离了北美势必打折。冰球更不用提。英式橄榄球在欧洲红极一时,在别处存在感稀薄。

网球却因为四大满贯,横贯澳、法、英、美,大师赛又四处开花。虽然最盛在欧洲,但到哪里都好使。


所谓运动形象的可塑性。

虽然现在还说网球、斯诺克和马术是绅士运动有点过时,但网球的确是一项看去相对阳光健康的运动——背后的辛苦,那是另一回事。

像奶牛年轻时,并不能算十足的美男子,但居移气养移体,打法好看,气度雍容,现在又能代言衣服,又能代言意面,大家也觉得他有亲和力;纳豆也曾是不羁海岛少年的横劲,但久而久之,也变成了肌肉男神、不屈斗士、热情潇洒的媒体形象;德约科维奇早年因为脾气,常跟球迷闹情绪,但近年来赢着球,也是商业价值大涨。

比起其他相对容易被限死的运动形象——拳击,比如说——网球运动员更容易显出阳光明朗来。

这不,知道的,是三个统治大满贯的魔王;不知道的,“就三个看着挺阳光的男人呀?”

当然事实上,网球运动员都是苦练出来的。

早年间有个不算笑话的笑话:每个东欧女网名将背后,都有个蛮横的老爸。类似的,纳达尔有他严格的托尼叔叔,穆雷有他那一丝不苟逼他打球的老妈。美国媒体吐槽罗迪克为什么一度巅峰迅速滑落,因为“他不肯在网球场日复一日地苦练八小时”。

网球运动是阳光闲雅的外在,艰苦磨炼的内核。外在容易让爱好者入坑,内核可以让死忠粉忠诚。

郑钦文已有的成功,也是一路苦练打磨过来的。两年前罗兰加洛斯她输给斯瓦泰克时,法国媒体说她力量卓越,需要打磨稳定;这不,今年奥运会,她稳若泰山。一路看过来的人们,是能够看到成长与起伏的。

这也是那些代言看好网球手的原因之一:

每段网球生涯都是一场漫长的人生马拉松。对球员如此,对球迷也如此。

喜欢上一个网球手后,球迷真可以喜欢一个球员,喜欢上小半辈子的。

发布于 2024-08-07 17:56・IP 属地法国
张佳玮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