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而发,想多喵几句。
闺女五岁,十八线小城,暑假给她报了个游泳班学游泳。游泳馆有个露天池,听说市队的小朋友们也来训练。给闺女洗澡的时候碰到她们了,跟小朋友们聊天,有个女孩说,她一年级选进了区队,三年级就进了市队,马上初二了。她旁边那个女孩是5年级,那个泳池是露天的,她们身上被晒得像两个小黑人,泳衣印子黑白分明,笑得特别灿烂。
洗完澡,经过一段楼梯。路过二楼,是一个敞开式的健身场地。最里头是一群大爷们健身,库库撸铁。边上有一块场地,写着xx公司恭贺第xx届青少年散打锦标赛。一个12.3岁的女孩正在那条横幅下踢沙袋,端得是虎虎生威。
我们出门的时候,那群市游泳队的孩子们嘻嘻哈哈的下楼了,有男有女,最大不过十三四岁,小的小学三四年级,个个儿小脸黢黑,个个儿臂长腿细,我突然想明白,来的时候看到游泳馆旁边有座单独的小楼,上面写的运动员宿舍是几个意思。原来他们是单独来集训的,小小年纪,并没有父母相陪。
游泳馆建在半山腰,下山的时候,闺女在后排叽叽喳喳,兴奋的嚷嚷今天学会了憋气,两边大树郁郁葱葱,我看见那群小运动员以一种特有的慵懒说说笑笑的进了餐厅。
今晚看到有答主说,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我们中国人,第一代,健康的,吃饱的,运动员们。想起今天下午看到的一切,突然就泪目了。是啊,从1949年到现在,也不过才短短75年。
我祖父母那一代,是吃不上饭的那一代,我姥姥是农村人,她从来不吃地瓜,我小时候买烤地瓜,我姥姥说,闻到地瓜味儿就想吐。她的童年,是在极度饥饿中度过的,她的兄弟姐妹8人,2人饿死,一人摔下山崖,一人长口疮,居然就死了。最终长大的只有4人?那个年代,人能活着,都是死剩下的。
我父母那一代,60年代末出生,堪堪只是刚刚能吃饱饭的年纪,在吃的方面,我听的故事是,爷爷奶奶领着四个孩子出去,只舍得买一碗馄饨,老四吃馄饨,老三只能尝一个,老二能喝口汤,老大连口汤都喝不上。我爷爷奶奶双职工,甚至是那个年代的双高知,也只是只能保证不饿死孩子。我妈家穷一点,16岁我妈得了格林巴利综合征,医生说这孩子严重营养不良,要给吃点好的,生死关头,我姥姥只能花两块钱,买了点海米,当做好的。
我90年代初出生,我出生那年,计划经济才刚刚停止,我妈常说,我生出来还是带着粮票来的。坐标省会城市,父母双职工,能吃饱,也能吃好,记忆中,几乎没在吃东西上被苛待过。偶尔也有几个零花钱,吃辣条,吃零食。那时候小区里有讲究的人家,已经开始订鲜奶了,门洞里开始订上放奶的小匣子,也有重视学习的父母,开始给孩子报班,我的小学同学中,说来也有趣,那时我们住的小区,是好多家单位都有盖的家属楼,有学英语,电子琴,手风琴的,那都是省立医院宿舍楼的孩子,剩下我住的是建筑单位,还有水泥厂,自来水公司的孩子的,就差不多像我一样疯玩了。但是游泳池?没见过啊,谁会送我去学游泳啊?放了暑假,就是和同学满小区疯玩,有时候也跟着姥姥回农村,漫山遍野的跑。
我们90年代出生的大部分孩子,基本上还是野蛮生长,直到2000年左右,鸡娃盛行。
2014年,我去银座健身,年卡3800,营销人员很自豪的说,因为他们有恒温泳池,自然要贵一些。那年我工资才3000冒头。
如今我当老师有8年了。这些年,学校参与过推选乒乓球苗子,长跑苗子,羽毛球,篮球,今年暑假前,接到局里通知,开始推普惠型游泳班了。应该是区里协商游泳馆牵头组织的,因为接到通知,下半年市里中小学运动会有游泳这个项目,教育局在假期通知中特别点出了,要学校配合推进游泳普及工作。
写到这里,我感慨万千。不知道怎么表达。这些年,我们已经习惯了,我们“不行”。我这一代人,小时候读的还是公知当道的读者意林青年文摘,我们从小就信,外国孩子格外聪明,我们中国孩子只会死读书。外国孩子自立自强,我们中国孩子高分低能没有创造力。外国人自由民主,讲规则,有礼貌,我们落后,我们愚昧,白人就是基因优秀,黄种人就是不行。我们受了太多这样的洗脑。
诚然,我们这代人,也出现了很多润人,殖人,精美精日,可是后来呢,我们渐渐的真的活成了当年书中外国人的样子。我们的天空是蓝色的,我们的街道是安静干净的,我们的行人是会看红绿灯的,我们汽车是会礼让行人的。我们的孩子们呢?我的孩子们,这些小朋友们,他们从不自我怀疑,他们从不羡慕国外,他们是天生就觉得,我们中国,是强大的,我们中国人,是优秀的。
这一切,只有短短的75年。
从那个战火纷飞的废墟,到如今,谁都不看好我们中国人,可我们中国人偏偏最争气。
你说我们不行,我们就老老实实的认,老老实实的改,老老实实的做。这不就是中国吗?
我们的孩子,如今吃得好,睡得香,平安自在的读书、训练,有科学训练的指导,有鼎力托举的家庭,他们凭什么不能赢?历史流转,他们正在奋力奔跑,拔节生长,他们挺起了我们弯了百年的腰,他们将要证明,这才是我们这个5000年屹立不倒的民族,应有的实力,应有的光彩,应有的风姿。
别破防,别着急啊。这才刚刚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