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1个

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在伊朗首都遭袭身亡,原因可能是什么?将如何影响巴以局势走向?

中国新闻网
1个点赞 👍

以色列疯了!奥运会期间暗杀哈马斯最高领导人!



这位就是「伊斯梅尔·哈尼亚」,哈马斯最高领导人。

他从卡塔尔飞往伊朗首都德黑兰,参加总统「马苏德·佩泽什基安」的就职典礼,周二才刚会见了伊朗最高领袖「阿里·哈梅内伊」。



左一是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运动秘书长「齐亚德·纳哈拉」,中间是「伊斯梅尔·哈尼亚」,右一是伊朗最高领袖「阿里·哈梅内伊」。

结果周三就和自己的一名保镖在伊朗首都德黑兰的官邸遭受了以色列的空袭,身亡。

这事大概率是以色列干的,而且很有可能就是作为世界四大情报机构之一的以色列摩萨德,摩萨德窃取情报和刺杀的能力在全球闻名,接二连三地成功刺杀伊朗核专家就是很好的证明,这次可能也是他们。

以色列早就把「伊斯梅尔·哈尼亚」列为了头号通缉犯,但是最近还处于奥运会期间,胆敢在奥运会期间搞暗杀,以色列真的是发癫到头了,也难怪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的时候,当以色列代表出场时,遭到全场西方观众的嘘声。

事发后,伊朗革命卫队发表了一份声明:

向英勇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耶表示哀悼,今天(星期三)上午,他在德黑兰的住所遭到袭击,事发后,他和他的一名保镖殉难。此次事件正在调查中,结果将稍后公布。

1. 「伊斯梅尔·哈尼亚」生平「伊斯梅尔·哈尼亚」,1963年出生于加沙地带亚实基伦村,由于家庭贫困、地区动荡,他连确切的生日都无法确认。1987年,24岁的哈尼亚进入加沙伊斯兰大学学习阿拉伯文学,很快就在那个充满激进思想的学校里活跃起来,成了学生运动的带头人。同年,他加入了新成立的哈马斯。1992年,哈尼亚和其他400多名哈马斯成员一起被以色列驱逐到黎巴嫩。1993年,在巴以签署《奥斯陆协议》后,他获释回到加沙,当上了伊斯兰大学的校长,还成了哈马斯学生运动的领导人。1996年,哈马斯抵制法塔赫主导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选举时,哈尼亚主张积极参与。1998年,哈马斯的精神领袖「谢赫·艾哈迈德·亚辛」任命他为办公室主任,负责对外联络。2003年9月6日,哈尼亚和亚辛一起乘车时遭到炸弹袭击。2004年4月,亚辛和兰提西相继遇袭身亡后,哈尼亚成了哈马斯核心五人领导小组里仅剩的二个人之一。2006年1月25日至26日,哈马斯在立法委员会选举中获胜,哈尼亚是第一候选人,2月18日,哈马斯提名他为总理,2月21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任命他为自治政府总理,哈尼亚成了巴勒斯坦历史上首位哈马斯总理,3月29日,他和其他23名内阁成员在阿巴斯的主持下宣誓就职。哈尼亚上台后,巴勒斯坦遭到了以色列和一些西方国家的封锁,政治、财政和社会危机越来越严重。2006年8月,哈尼亚和阿巴斯同意组建一个由哈马斯、法塔赫等多个政治派别组成的民族联合政府,希望能尽快摆脱困境,11月28日至12月14日,哈尼亚作为总理首次出访,访问了埃及、卡塔尔、叙利亚、伊朗、约旦、科威特、苏丹、黎巴嫩、沙特阿拉伯等国,筹集到了3500万美元的现金,用来支付拖欠了几个月的巴勒斯坦公务员工资,12月14日傍晚,哈尼亚的车队在回国途中,经过拉法边境口岸时,遭到法塔赫安全部队的枪击,一名保镖被打死。2007年2月15日,哈尼亚向阿巴斯辞去了总理职务,同时被委任组建民族联合政府,3月17日,他带领民族联合政府宣誓就职,6月14日夜里,阿巴斯解除了他的总理职务,第二天凌晨,哈尼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拒绝接受解散政府。2017年5月6日,哈尼亚当选为哈马斯政治局主席,接替了「哈立德·迈沙阿勒」。2018年,他被美国政府列入了恐怖嫌疑分子的黑名单。2021年8月1日,哈尼亚再次当选为哈马斯政治局主席。哈尼亚在哈马斯最主要的工作是搞外交,长期在卡塔尔首都多哈活动,自去年10月7日巴以新一轮大规模冲突爆发以来,哈尼亚的多名亲属先后在以色列的空袭中身亡,其中包括他的姐妹、三个儿子和多名孙辈。



哈尼亚是在到卡塔尔的一家医院就诊时,得知儿子们的死讯,当时他平静地赞美了真主安拉,随后示意继续往前走。

他表示:“我的儿子们被授予了这项荣誉,他们留在加沙与我们的巴勒斯坦人民在一起,从来没有离开,也从来没有逃跑……我们的目标是明确的、具体的,我们绝不让步。如果敌人认为针对我的儿子搞暗杀就能迫使哈马斯改变立场,那是痴心妄想,我儿子们的鲜血并不比我们人民的鲜血更珍贵。”

截止到今年4月10日,哈尼亚的三个儿子以及多名孙子和孙女在加沙地带北部死于以军空袭,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他已有大约60名亲属死于以军军事行动,今年6月25日,哈尼亚的10名亲属又死于以色列国防军对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北部的空袭。现在,唯一聊以安慰的,就是哈尼亚和他的三个儿子还有70多位亲人,终于得以团圆了。

2. 跑风漏气的伊朗

这次哈马斯最高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是在伊朗被暗杀,而伊朗自己的领导人被暗杀也不是第一次了,之前伊朗的二号人物「卡西姆·苏莱曼尼」就遭到美军无人机袭击身亡,后来伊朗的总统「赛义德·易卜拉欣·莱希」所乘坐直升机发生事故罹难,以色列一直都在针对伊朗革命卫队搞暗杀,从未停止。伊朗本身就很分裂,内部一部分人亲美,一部分人反美,这就导致了伊朗内部已经被渗透到了高层,已经成筛子了,毫无保密性可言。

单论本次袭击暗杀,干净利索,但是以色列这种不计后果的暗杀,势必会惹恼伊朗和哈马斯。

伊朗努尔新闻称,伊朗方面表示,此次以色列袭击是一场危险的赌博,越过伊朗的红线,会让以色列付出代价。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级成员萨米·阿布·祖赫里表示:哈马斯是一个机构、一种意识形态,不会受到任何领导人遇刺身亡的影响,哈马斯正在发动一场公开战争来解放耶路撒冷,并准备付出一切代价。且不说目前处于奥运会期间,按照惯例是要停战的,只说现在正是伊朗新总统「马苏德·佩泽什基安」上任时期,还是在他就职典礼期间发生的这件事,此前传闻这位新总统是位亲美派,就这么上眼药,他还敢亲吗?

目前留给伊朗新总统「马苏德·佩泽什基安」的,是一个外有险恶环境、内有强硬逼迫、高层潜伏内奸的境地,他这个总统可不好当。3. 以色列的小算盘

以色列暗杀哈马斯最高领导人,就是为了把巴以和谈搅合黄了。

作为哈马斯的最高领导人,哈尼亚对于巴以和谈的态度十分灵活,主张暂时停战以促进和谈。

而以色列内部则为了和谈已经吵翻了,以色列军方和主要将领们已经对这场战争失去信心,但是内塔利亚胡和以色列极端派却主张要打下去。

反正死的不是以色列极端派,任由他们强硬,而内塔利亚胡的小心思则是:要是真的和谈成功了,他就要被送上司法审判。

所以,内塔尼亚胡必然会动用一切力量,阻止和谈的发生。

因此,前期在美国、埃及、卡塔尔的“联合斡旋”下,大家都已经看到了加沙局势走向和平的希望,但是,这下以色列就给各方各扇了一个大嘴巴,未来巴以战争局势势必升级。



为什么以色列一定要拉伊朗下水?

因为伊朗不下场,美国就一直袖手旁观!那么以色列为什么选在这个当口干这事呢?一直以来,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的关系保持某种默契。真主党利用反以来维持在黎巴嫩国内国中之国的特殊地位,真主党难以大张旗鼓地实现割据。而以色列右翼则以真主党的存在大打安全牌,实现某种养寇自重的目的,没有真主党的威胁,利库德集团就无法获得北部地区的选票。

然而最近这种默契发生了变化。

前段时间以色列军方说进攻黎巴嫩的作战计划已获批,为此以政府已经征召5万名预备役士兵,为黎巴嫩前线的战事升级做准备。

换言之,以色列迫切希望找个借口将巴以冲突外溢,引发更大规模的战争。

要知道2006年以色列被真主党反杀后一直老实了很久,至于为什么这么做,如果我们站在以色列角度就好理解了。

打不打仗,内塔尼亚胡说了不算,甚至以色列内阁说了也不算,这都要看国内情况。

前段时间以军在暂停进攻拉法的极短时间窗口内,国内就出现了10万民众上街游行,要求内塔尼亚胡下台并提前选举,这说明有背后势力在推着以色列开打。

而内塔尼亚胡为了不得罪国内右翼极端派和避免事后被清算,只能咬着牙继续维持战争,加沙战场基本结束,那就创造开战的机会,比如,前几天黎巴嫩真主党袭击以色列占领的戈兰高地,以色列自然要反击。

另一方面,目前美国要把军事力量从中东撤出,转移到亚太和俄乌战场上,包括前几天内塔尼亚胡的美国之行并不顺利,民主党似乎不买他的账,怎么办?只能继续搞事了。

另外,前几天14个政治派系刚刚达成和解并签署了《北京宣言》,并得到了中国和许多中东国家的支持,照此发展下去巴勒斯坦建国进程将会加速,而这是内塔尼亚胡政府无法接受的。

不过,如果以色列与外围的反以国家爆发了战争,或者以色列本土遭到大规模攻击,美军就不得不直接参战来援助以色列。

所以,在美国意图撤离中东、越来越多国家大力支持巴勒斯坦的情况下,内塔政府想要改变这种局势,就必须引爆新的战争、设法留住美国人。

内塔尼亚胡为了自身的稳固,就需要新的冲突、新的战争!

4. 哈马斯后续会受影响吗?

哈马斯最高领导人被暗杀,似乎群龙无首,其实,这事对哈马斯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致命,甚至都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哈马斯是双领导机制,一是哈马斯最高决策机关“协商会议",是占领区内外的领导层组成;二是执行机关,由哈马斯动员、出版、敌后、安全和军事力量五大机构组成,分别在各自领域承担运转、对敌打击的职责。

所以哈马斯不是某一个人在掌控,虽然到去年为止哈马斯已经死了二十几个领导层成员,但整个机构仍然在运转,不会因一个头目阵亡就分崩离析,更不会因为以军占领一个所谓的宪兵总部,就代表取得了战场上的胜利。按照哈马斯目前的组织架构和选举流程,很快就会有新的领导人,而且,本次被刺杀的「伊斯梅尔·哈尼亚」虽然说是最高领导人,但是,其实目前哈马斯武装真正的领导是「叶海亚·辛瓦尔」。


哈尼亚是搞外交的,而负责主持大局的辛瓦尔至今还在加沙的地道内,甚至连以色列都不知道他具体在什么位置。

当然,这件事造成的后续影响还是很大的,首先就是伊朗革命卫队,在自己的首都还能屡屡出这种事,倒不如直接换地成立新总部得了,哪怕是放到加沙地道里呢,也比德黑兰安全!

另外,《北京宣言》刚刚签署完,以色列就敢上眼药,那东方神秘大国岂能惯着他们,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胡塞武装今后可能会在沙漠里挖出更多奇奇怪怪的武器了……

发布于 2024-07-31 19:04・IP 属地北京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景辰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