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1个

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在伊朗首都遭袭身亡,原因可能是什么?将如何影响巴以局势走向?

中国新闻网
3个点赞 👍

新华社的报道很清楚,死因是遭遇空袭。一堆回答什么“渗透得像筛子”的,逻辑都不太正常。公开出访的行程是公众知情的,地面安保做得再好也防不住制导炸弹。真正应负责的是国土防空部队,居然连首都防空都防不住。但国土防空跟“渗透得像筛子”有什么关系?首都被炸,责任人按军法是要被严厉处分的,被渗透了难道就不怕死吗?

1987年5月28日,19岁的西德青年鲁斯特驾驶一架单引擎的塞斯纳C-172轻型飞机从芬兰的首都赫尔辛基起飞,以200公里/小时的飞行速度飞向苏联,在飞行大约5个小时,跨越1000多公里后安全降落在莫斯科红场上,举世震惊。苏联国土防空军总司令科尔杜诺夫因玩忽职守被解职,还有200多名苏联防空军军官受到各种处分。

这起事件中如果说伊朗防空部门发现了来袭敌机,或被电子战干扰,但故意视而不见,不发警报不拦截,结果大概率被枪毙,而这是完全不可能的。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敌机隐形性能非常好,防空雷达无法探测,国土防空门户洞开。如果不能堵上这个隐形战机打开的漏洞,敌机以后想炸谁就炸谁,想什么时候炸就什么时候炸,对士气的打击是非常严重的。

针对F-35隐形战机的大规模扩散,最有效的应对办法是依托大城市地铁网络构建全面的地下指挥系统,全部国家机关工作职能在地铁预留备份,通过地铁专列联络沟通。甚至可以使用地铁专列移动办公,使对手在庞大的地铁网络中无法准确定位。为防止间谍侦察破坏地下空间网络,有必要尽快停止全部地铁的商业运营。高度依赖地铁通勤的远郊居民就地务工务农,或者高价购买市区房产,不得利用地铁在市区高薪工作与远郊便宜房产之间投机倒把套利。国家安全压倒一切!

编辑于 2024-07-31 15:00・IP 属地北京
张伟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