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哈马斯的最高领导人。由于雅辛身体不行,也曾反复被以色列监禁。所以哈尼亚早在30年前就是哈马斯的控制中枢之一。2017年接替麦沙阿勒成为哈马斯一把手。
2,哈尼亚61,出生在加沙,也在加沙长大。在联合国开办的难民营学校上学。毕业以后,为哈马斯领袖雅辛做秘书。
3,他的60多位亲属在2023年10月后被打死。其中包括他3个儿子,3个孙子,2个孙女。
4,他在政治上相对温和。希望以1967年的两国方案与以色列共存。这与哈马斯要求全部消灭以色列的诉求有一些区别。
5,他去伊朗参加新总统的就职典礼。
有这么几个面向哈。
1,
对哈马斯的政治影响挺大的。他做为实用主义的温和派,被暗杀以后,继任者很难继续“温和”——再温和就变成“叛徒”了。就管不住还在“前线”战斗的同志了。
这个温和,不仅是以更实用的眼光去看待以色列的现实存在和敌我差距。也会演进成对“投降派”——比如对法塔赫的态度和看法。
那这里对于《北京宣言》的冲击就存在疑问。
2,
对哈马斯的实际运作影响我想暂时不大,因为毕竟还有伊斯兰卫队在主要做协调和指挥。
3,
对以色列而言。我们假设→通过刺杀关键人物,让哈马斯土崩瓦解了→哈马斯不存在了。那么以色列能够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加沙地区吗?
这取决于以色列的政策。
如果以色列愿意改变过去10多年来的种族隔离和种族灭绝的政策,而是转为民族融合:
出钱出力,给予巴勒斯坦人生存权,用水权,居住权,贸易权,教育权,医疗权——不再一年杀几十个孩子;不在一年无故逮捕数百人;不再强奸并强迫巴勒斯坦女孩卖淫;不再提前15分钟打电话说要轰炸房子,强迫全家搬去难民营;不再把巴勒斯坦人当牲畜看——而是把加沙看成自己的领土去治理,让加沙回复到“关键港口”城市的地位。
那是巴勒斯坦人之福。是以色列人之福。
欣欣向荣。
哈马斯都死光了才好!
如若不然。
哈尼亚死不死,又能怎么样呢?
4,
黎巴嫩的事儿,以色列打不赢,真的打不赢。第二次黎巴嫩战争以后,消灭真主党就不再是以色列能实现的目标了。
5,
关于中东长期的变化趋势。
哦哦,第5条要单开一个小节。
5,
关于中东长期的变化趋势。
在懂王施政承诺中,“优先投入资源保护以色列”;和“优先投入资源与中国的决斗”。
这两条施政纲领,到底哪个更优先。
这将决定未来几年里世界的走向。
如果保护以色列优先,
那么搅乱伊朗,以及伊朗所支持的真主党,削弱伊朗军事能力,经济能力,核能力,就是重点;
颠覆沙特,扶持沙特小王子的叔叔上位,或者暗杀、颜革,也是工作重点。
那么,中东地区就依然会出现“强退伊核协议”,“迁馆耶路撒冷”,“暗杀苏莱曼尼和法赫里扎德”,“莱西坠机”,“小王遇刺”等等同样的重大事件。甚至第三次黎巴嫩战争,也在预期之间。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轮一轮的动荡,席卷中东。逐步解除以色列安全和生存空间的困境和威胁。
反之。
如果与中国的决斗优先。
那需要在南海,台海形成一定规模的武装摩擦。可这不够。代理人太弱——搞不好就被反杀了,弄巧成拙。所以这不够。
因此美国还要在政治经济上大规模向东盟投入资源,拉拢越南、印尼、马来、新加坡等国家,剥离中国与他们的经济联结,进而掌控东盟的议题主导权。让东盟如欧盟对待俄国一样,愿意在决战时真金白银,真刀真枪的站队。
再联动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度,形成军、政、经一体化的“攻守同盟”。
如此。打断中国乃至亚洲的和平发展红利,即为可能。
“优先投入资源保护以色列”;和“优先投入资源与中国的决斗”。
这两条施政纲领,到底哪个更优先?
对对对,
蓝星第一帝国觉得自己可以双赢。
一直赢!
哦哦
对,如果哈里斯上台会怎么样哈。。
面对的问题是一样的,但处理的一定比拜登还烂。笑王没什么可期待的。
因为除了保护以色列和与中国决斗双赢以外,民主党还觉得能干死俄毛!
三赢!
牛批!
6,
哈尼亚身死。
我知道有很多殖人要鼓掌了。
我也不怎么喜欢这人。但我心疼巴勒斯坦的孩子们。
是呀。
我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