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证明,直接谈结果,以此达到陷害的目的。
比如眼前这个“促进解决争议法案”,问题是,争议本身是不是需要证明一下?
不,不要证明,因为无法证明。那就跳过证明,直接谈“促进解决争议”。
如此,不管能不能“解决”,他事实上也不需要“解决”。他只需要把“争议”牢牢地刻进观众心里,就行了。
他没有证明争议的存在,却让观众记住了“争议”。
这是他们的常用伎俩,或许和二战时期美军的“蛙跳作战”有点点像。
也没准,他们想到这种伎俩的灵感,就是之前的蛙跳作战。
这种伎俩实在太常见了,比如说:

一个匿名提问。
刘慈欣对于智子,难道是单纯的正面描写吗?笑话!
然而,提问者跳过了对于智子是不是正面描写的“证明”,直接把话题跳到“怎么看刘慈欣亲日”。
是不是一样的手法?
再比如:

黑神话有没有性别歧视?这个是需要找其过往发言出来论证的。
然而,这里跳过了证明,直接拿出后面的话题“黑神话要褒似”,典型的蛙跳作战对吧。
再比如这两天吵得人尽皆知的油罐混装事件。
有人说:国产油不安全了,所以要吃进口油。
是因为这个,有知友拿出了证据,证明了,国外的油,其实也很混乱,用同样的标准看,也不能算安全。
然而,后来就出了个高赞回答,说“你们这些小粉红,食用油问题都出到自己身上了,还想证明国外的油不安全,围外救中”。
逻辑事实是如此吗?不是。
他跳过了“有人说,一定要吃进口油”的前因,直接进入到“小粉红围外救中”。从而达到了他想要的效果,隐藏了事实链的重要一环,也就扭曲了整个逻辑。
这种手法,他们一直,一直,一直在用。
编辑于 2024-07-14 13:20・IP 属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