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就纳闷哈,这种复杂事件连一个最起码靠谱的调查结果都还没出来,一大群人摁着我的头让我表态,是个什么意思?难道对于一个没有定论、事实不明的社会性事件,不该等调查清楚再说?这就是你们嘴里天天嚷嚷得恨不得草履虫都知道的“公正、理性、客观的普世价值”?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乃至于生活八卦,你信口开河也还行;涉及公众健康的公共事件也可以信口开河?
虚伪嘴脸一目了然。
最终自己烧起来的火,烧到自己的屁股上,直到疼了麻溜儿的删文跑路闭嘴装傻,有意思吗?
胡编,你说呢?
这把火烧到金龙鱼头上咱还是非常意外的,很明显,本轮“煤制油罐车装食用油”的舆情,就是奔着20.3来的,懂的都懂,不懂就不懂也挺好的,这些事儿本身就不是必须要懂的,不懂装懂容易翻车,懂了也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我反正也叫不醒装睡的你,也就不费那个劲了。现在看,这个乌龙就是彻彻底底的愚蠢导致的,是经费确实给少了,搜肠刮肚也没能找到一个合适的突破口,仓促之下为了完成任务瞎搞胡搞,搞自己头上了吧?
这事儿至少揭露了三个铁板钉钉的事实:
1、金龙鱼自己不产油,是购买的中储粮生产的食用油然后贴个牌;
2、金龙鱼缺乏对食用油运输的监管,使用煤制油等工业用油罐车运输食用油;
3、金龙鱼习惯性撒谎,明明用了别人家罐车,死不承认。
依据以上事实,可以进行合理推测,推测理论是广为人知并且具有逻辑合理性的三个原理,“屋千蟑原理”、“短板效应”、“马太效应”,
“一间屋子你要是发现了一只蟑螂,那么一定有一千只蟑螂躲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一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子”;
“穷人得到的越来越少,富人得到的越来越多”。
可以做出如下合理推断:
1、金龙鱼的食品安全问题极为突出,不只是用了一次污染油罐装油的问题,也不止是用工业用油罐车装食用油的问题,背后的问题还很多很多;
2、“工业用油罐车装食用油”仅仅是金龙鱼食品安全问题里面最低级、最容易暴露的一个而已,其谎言体系里面隐藏更深、更厉害的还有;
3、这些严重缺乏监管的外资食品企业中,劣币驱逐良币已经形成,贴牌分装、疏于监管是常态。

金龙鱼的股权结构里,第一第二大股东都是香港,而香港本身就是国际资本进入大陆的桥头堡,丰益营销和“香港中央结算”背后有多少外资,有多少“北向资金”,这个我都懒得花钱去注册企查查了,也用不着。只看一个《新京报》,一个胡编,舆论风向一目了然,自打这事儿扯到金龙鱼头上立马偃旗息鼓屁都不敢放一个,当初你集火中储粮的时候那股劲呢?
居然还有人洗地“在中国谁都不敢惹央企”、“谁也不敢攻击体制”?
这种睁着眼睛说瞎话的做派也真的是很不一般的脸皮厚,言之凿凿一点都不顾刚刚才发生的现实,不到一周之前铺天盖地矛头直指中储粮的时候,你不是正在大张旗鼓明目张胆名正言顺的攻击央企、攻击体制?这才不到一周时间你就要岁月史书了?
人可以不要脸,但是不能这么不要脸。
三天前刚刚杀兄弑父,三天后大谈特谈“兄弟情深、父子同心”,特么李老二都不敢这么没脸没皮的。

合着你这个“调和油”的意思,是煤油、汽油、菜籽油调和出来的是吧?
从7岁起学会了帮家里打酱油,咱们都知道,你拿个瓶子去小卖部打酱油,老板是不管你瓶子干净不干净的,这是最起码也最基础的生活常识。问题是这种12岁以下小朋友都知道的常识,前几天愣是在一众“媒体”嘴里被颠覆了,这群“学新闻学”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本事你不得不佩服,颠倒黑白信口雌黄,“小朋友”金龙鱼拿了个“瓶子”去“小卖部老板”中储粮打油,拿了个脏瓶子,结果责任全在“小卖部老板”中储粮?
还是那句话,正经人谁学新闻学啊。

20.3之前这种幺蛾子还有很多很多,现在这帮人集火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这个油罐车事件,另一个是武汉的“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正在努力开辟的新战场是“日本舰只闯入我领海”、“北约扬言制裁中国”。从知乎热榜就能看出来,一个话题要是没有朝他们希望的发展,哪怕是热度爆炸也得撤热搜;一个话题要是朝着他们希望的方向发展,哪怕是只有十几个赞的“高赞”,也必须上热榜。
这都属于是“暴力塞口球了”。

大清早的热搜,热度一路攀升。
现在你猜猜怎么着?嘿,不见了!前十都找不着,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

类似的操作几乎每天都有,也不要太惊喜,太意外。
这不得不说也是中国本身取得的飞速进步。放在十几年前他一本正经道貌岸然的教育你,“公正、理性、客观”,这玩意儿叫做“普世价值”;放在现在,你说“做人一定要公正、理性、客观,因为这是普世价值”。
咔,给你个口球自己体会,不解释。
这说明什么呢?
这说明,他连一块遮羞布都保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