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湖北的人都明白,一看地名里有“垸”这个字的,基本就是蓄洪区。
你们怎么不想想,团洲垸决堤为什么只淹了团洲垸?因为这些垸子本来就是由一道一道的“间堤”或者叫“隔堤”分隔开来的。这一道一道的隔堤就是一道又一道防线。
现在决口的洞庭湖大堤是第一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决口,淹没的团洲垸是一个小垸子,资料上显示居住人口3000-5000人。但第二道防线就是新闻中不断提到的发生管涌险情的“间堤”。“间堤”外是钱粮湖蓄洪垸,有22万人。(对,还是蓄洪垸!蓄洪垸外是更大的蓄洪垸,长江中下游的蓄洪区人民真的承受了很多。)
有点常识的你告诉我,这个决口该不该堵?(看这个问题下的阴阳怪气,真是让人开了眼界。居然有那么多人被节奏带着跑,说决口没有堵的必要了?)
必须尽快的封堵,不然第二道防线如果扛不住,那受灾面积和受灾人数是现在的几十倍。
现在决口堵住了,第二道防线承受的压力就小得多了,万一第二道堤没守住,面对的也只是团洲院现存的水,而不是整个洞庭湖的水。
而且一次洪峰过了还会有第二次洪峰,下一轮的降水又快到了,而且现在三峡大坝一直在拦着上游的水,没有往下放。等水位下降了三峡也会放水腾库容,以迎接下一轮的洪水。(那些喷三峡大坝的也可以歇了,三峡下游的人没有说三峡不好的。)

还有说旗子太多的?你们到过抗洪一线吗?你们见过抗洪一线吗?你们能理解防汛的时候,每一个企事业单位或者农村大队都会抽调人员上堤那种场面吗,每一个单位就是一面旗帜!一线的军民在大堤上奋战,看见红旗飘扬就是会更有力量。这是战斗力,凝聚力!
团洲垸的水是会排出去的,抢险救灾不是做生意还要算成本账的,不是像有些回答里算电费账,觉得太高不划算就不做了的。记住,我们国家抢险救灾的宗旨一直是“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还有一些喷子喷现场旗帜的,闭嘴吧!
一面旗帜就是一个单位、一个班、一个排、一个连、或者一个生产大队、一个民间组织。当年98抗洪的时候,军车是插着红旗拉着一车一车的子弟兵来,旗帜插在哪里哪里就是阵地,旗帜在人就在。现场有这么多旗帜就是有这么多单位的人在参与抗洪抢险。抢洪抢险跟打仗是一样的,战争胜利的标志不就是把旗帜插上高地吗?搞不懂这有什么好酸的?
还有那些说现做旗帜费工费时的,请问你们是没在国内上过班当过兵吧?去单位工会或者办公室问问,拿面旗子算个事吗?真碰上抗洪抢险的事,办公室接到电话通知的时候就把这些物资准备好了。
我经历了98年的洪水,我就在荆江大堤内,作为普通群众,我看到大堤上飘满的红旗,我的心是定的。那些旗帜下不管军民都是保护我们的人。那时候每一个工厂,学校,企事业单位,街道都会派人到大堤值班,寻堤,排查。有一个单位就有一面旗帜。请问多吗? 找了几张98年的老照片,


要不要看看旗帜更多的?这是当年欢送抗洪子弟兵的场景,现场整个大堤绵延的人群和红旗。还喷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