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前卫生部长佩泽什基安在总统选举中获胜,他有哪些政治主张?会对伊朗政坛产生何种影响?
据新华社,伊朗选举委员会发言人穆赫森·伊斯拉米6日宣布,伊朗前卫生部长马苏德·佩泽什基安在总统选举中获胜。伊朗前卫生部长佩泽什基安在总统选举中获胜|界面新闻 ·...
- 39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东大向新总统致贺电……
普京也致贺电了……
沙特王储也致贺电了……
我的CPU烧了,完全看不懂捏……
和东大的关系肯定会变差,因为这人是突厥主义者,东大最讨厌这个。
至于干不干以色列,目前谁都有一个说法,我也不知道谁说的对……
编辑于 2024-07-06 19:17・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林檎 - 14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你鳖一些赢学家很喜欢讲“伊朗亲美一定会被打脸”,这话也很好笑,因为伊朗反美就不被打脸了?
伊朗的问题的实质在于,美以要搞他,确实他下跪投降没有用,但是他真要投共有用吗?你鳖有任何能力,有任何意图来解决这个美以要搞他的问题吗?
所以也别怪人家要搞摇摆,人能搞摇摆恰恰说明人不是傻X。伊朗反美反了这么多年,最终无非是指望着在“天下有变”的时候,他能跟在后面顺带着把问题一次性解决了,伊朗不可能自己就这么硬挺着站起来把钱挣了;他没有这个能力知道吧?所以现在的问题无非是,天下啥时候变呢?你们说了那么多年漂亮话,但是这天下它就是不变,那你们还指望我去给你们打这个前战,结果真需要帮忙的时候你们除了两句“独立自强”的咸淡话以外什么实质性的帮助都没有,那我还冲前面打生打死干什么呢?
所以说白了,搞了这么多年抵抗之弧,在天下没变的时候,本质上无非是向帝国多要点统战价值。这话很难听,但是更难听的是你鳖前三排恐怕有相当一部分人也是这么想的,闹大了可不好,我们还要跟美国人做生意的。所以在这个不咸不淡的时候吧,也要适度体谅体谅人家,说什么风凉话都很没意思。他是不是真亲美,其实这无所谓,主要是要务实一点把这个统战价值的理念搞搞清楚。天下既然还没有变,我先苟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等真变了我跟着变也不迟嘛。
编辑于 2024-07-07 15:30・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思故渊 - 9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KKWANG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哈梅内伊关键时刻掉链子,本来伊朗能上桌吃菜,大家都坐好了等你开席,你倒好,哆哆嗦嗦拖拖拉拉就这两步道儿跟头绊块的就走不过来了,也难怪,都85了,控制不好自己的腿脚了。大家也不能啥也不干,干坐着等你,趁着美国国内大选撕逼老登懵逼的状态,一举奠定胜局,要是等懂王上台,又平添变数,你不知道这货会出什么妖娥子。
还得是年轻人眼光好有冲劲儿,那边沙特已经站起来拍胸脯表态了:大哥,我跟你干!本来的剧本是沙特主经济伊朗主武力,可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沙特这回通吃,本来是plan B,最后干成老A了。
另,宗教+民主,早晚把自己玩死!
编辑于 2024-07-07 03:46・IP 属地内蒙古查看全文>>
老宋 - 10 个点赞 👍
我的观点是,想要破解困局,唯一的办法就是中东驻军。
现在情况非常不妙,中俄伊大三角有破产的风险。
有人说伊朗总统权力不大,哈梅内伊才是最高领袖。
但在前总统被炸死,巴以冲突的关键时期,选出这么一个总统,不更说明伊朗内部的微妙变化。
更何况这个总统不是一般亲美,而是强力亲美,甚至在演讲中嘲讽苏莱曼尼。
那问题来了,哈梅内伊控制力这么强?为什么会允许这样的总统上台?
要么是哈梅内伊对国内已经失去了绝对掌控,要么是他本身就有二心。
无论是哪一种假设,造成的后果对中俄来说都是致命的。
事实再次证明,靠和平,靠谈判只能吸引一堆白银狼,根本吸引不了真正的队友。
美国全世界驻军是有道理的,否则他就不肯听话。
现在东大需要的是市场和资源,无论产品再好,对方直接政治封锁,政治就会大于经济。
这绝不是用经济的手段能夺回来的。
换句话说,贸易战的本质也不是市场的自由竞争,而是政治的博弈。
而政治博弈的基础是军事的强大。
因此放弃幻想,全力应战吧!
查看全文>>
赌怪陈小刀 - 0 个点赞 👍
欢迎伊朗成为正道国家。
查看全文>>
狼毒 - 1291 个点赞 👍
伊朗这些年一直都是这样摇摆的,但是无论摇到那一边,都做不成什么事情。因为无论哪一边的基本盘都相当稳固,上台的总统要避免分裂和内乱,对内都必须有所妥协,结果是保守派上台,也没法像阿訇们希望的那样保守,改革派上台也没法如城市知识分子希望的那样改革。都只能带着镣铐跳舞。
打个比方说,保守派在台上的时候,敢不敢直接就把核计划搞起来?不敢。哪怕美国都退出了伊核协议了也不敢。因为城市改革派真的会造反的。但是改革派上台了,敢不敢把核计划作废,把革命卫队解散掉,把抵抗之弧拆散掉?一样不敢,因为农村阿訇和革命卫队他们也真的敢造反的。
结果就是,改革派上台,支持他的域外力量觉得他改革得不够,所以制裁也没法放松;保守派上台,支持保守派的域外力量也认为他不够保守,脚踩两条船,所以支持也就是口头说说。伊朗政坛从改革摇到保守,又从保守摇到改革,摇来摇去,最终什么大事情都做不出来。
发布于 2024-07-06 11:53・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奶瓶战斗机 - 1006 个点赞 👍
恭喜伊朗的投票从“虚假的内定”到“人民的选择”,在知乎只花了两天时间。
感觉全世界的亲欧美派真的是宗教式的狂热,神永远是对的,我愿意献祭一切,要是神还是给我一比兜,那一定是我还不够虔诚,献祭的还不够多。
另外,十年前投靠欧美确实能分点残羹剩饭,现在能得到什么?
编辑于 2024-07-06 18:52・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倒立的长颈鹿 - 926 个点赞 👍
美伊关系敌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是美国根本不相信伊朗可以变成日本德国或英国这样的附庸。
伊朗天生就是伊斯兰世界的“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独立、人口众多,而且被天险环绕。
无论它怎么亲这个亲那个,它最终追求的都是完全的主权独立,不听命于任何一个国家。
这样的国家,如果真的“和解”,真的给它松了绑,美国会再次犯下“中国错误”,即“为了一时的政治利益放虎出山”。
伊朗一但被解除制裁,因为体量小、资源丰富、国际政治环境好,它很可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成为中东第一大国,并且一定会对以色列形成存在性威胁,极有可能借助爆发的经济能力厉兵秣马对以色列来个一鼓而歼。
这一点,以色列是绝不会冒险的,而以色列对美国的政策——尤其是中东政策——有多大影响力,应该对全世界人民都很清楚了。
所以美伊关系是否能改善,跟伊朗是否换一个“亲美”的领导人上台恐怕没有关系。随你怎么换,美国无法真的回应你的热情。
其结果很可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是要解除制裁,恕爱莫能助。你先去和以色列和好,让以色列相信你真的是永远的好朋友,绝不会在休养生息之后对以色列下手,以色列没问题了,我才能解除你的制裁。
而另一面呢?谁在伊朗国内宣扬和以色列和解,谁就在伊朗干不下去,谁在美国国内主张解除伊朗制裁,谁就在美国干不下去。
说白了,美国现在关系紧张的国家,几乎没有一个真的问题在对方一方,都是美国自认为有不得已的原因必须要跟对方敌对,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发动宣传机器把责任赖在对方身上的。
美国自己如果不发生改变权力结构甚至更新国本的革命性改变,现在的格局就是美国穷尽了内部合理性之后的结果。
只有一场历史性的大败可能真的改变美国的执念,选举这种东西只能是这种大败作为震源实现影响的一条路径,而不会是震源本身。
无论哪国的选举都一样。
编辑于 2024-07-06 17:01・IP 属地中国香港查看全文>>
9adgq - 79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情深不瘦 - 695 个点赞 👍
一个公开诋毁苏莱曼尼的人当总统。
说明哈梅内伊太老,失去了对伊朗政府的控制,伊朗要和伊朗革命卫队决裂。
伊朗不是没上过亲西方改革派,鲁哈尼当时玩命舔美,最后结局是懂王的铁拳。
伊朗改革派最荒唐的是,他们居然幻想反以还能亲美……
所以任何改革派上台,也无非是下一个鲁哈尼。
编辑于 2024-07-06 12:59・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Henning - 69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江湖未老人 - 56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陈述 - 55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杨莎子 - 439 个点赞 👍
这个可以载入选举史册了
神棍们为了操纵选举,五个候选人里四个保守派,为了显得民主,放了一个他们觉得肯定赢不了的改革派来陪跑,没想到这个陪跑的赢了
发布于 2024-07-07 15:04・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燕郊奋斗者岳云 - 393 个点赞 👍
关于佩泽什基安的当选,我来说一个和其他答主完全不一样的观点。很多回答对佩泽什基安的分析都只记得他改革派的身份而忽略了他是一个阿塞拜疆族的泛突厥主义者。而帮助泛突厥主义者佩泽什基安当选是哈梅内伊给他族人的遗产。这其实是从萨法维建立后形成的“阿塞拜疆+波斯混合什叶派伊斯兰政体”在经历500年后终于走向末路的标志。
上图是伊朗民族分布图,伊朗阿塞拜疆人与波斯人的民族矛盾远超很多人的想象。
这是我一个波斯人朋友的观点,他之所以有这个结论是因为佩泽什基安在竞选前的三个承诺“要恢复阿塞拜疆突厥语教育”、“改善库尔德人生活并改善库尔德人的政治歧视地位”、“绝对不会让伊朗被塔利班统治”。这三个承诺表明上毫不相干其实是哈梅内伊给族人定下的战略,一个让阿塞拜疆人体面离开伊朗的战略。
关于伊朗这个国家的民族认同其实很多人都对其充满了误解,国内很多自媒体很天真的认为伊朗就是一个“伊斯兰认同+波斯认同”的混合民族国家,其实不是,伊朗官方无论对波斯人的“大波斯主义”还是对阿塞拜疆人的“泛突厥主义”都是严厉打击的,而霍梅尼还在公开场合羞辱过大流士大帝,甚至还是说了“先知穆罕默德来到伊朗以前伊朗一直都是蛮荒时代”简直公开否定的古波斯,还强制中学学生学习阿拉伯语。这些行为自然让波斯人严重不满,波斯人私底下对霍梅尼的外号就是“阿拉伯人的走狗”。
而伊朗当局打压波斯民族主义的行为自然引起了广大波斯人的不满,越来越多的波斯人开始信仰“地下拜火教”的民族主义行为来反抗伊朗神权政府的暴政。
伊朗拜火教徒表面是只有数万人口,但实际上地下拜火教徒已经达到上百万人只多,甚至在2016年在居鲁士大帝生日时在其墓地发动游行宣称“我的的祖先是居鲁士,不是阿拉伯人(穆罕默德)”、“毛拉滚出波斯”等,这些口号让拥有绝对武力优势的教士阶级人心惶惶,只能冷处理后后续居鲁士大帝生日时严防死守禁止人民祭拜
伊朗当局阻止打着卡维旗前往居鲁士大帝墓地祭拜的波斯地下拜火教徒
而对于阿塞拜疆人而言,他们一直都在“伊朗认同”和“突厥认同”里挣扎,但当他们去了中亚和土耳其后发现他们的“突厥亲戚”都是极其世俗,而自己又穷又保守,心里的不满自认孕育而生,大不里士年轻人在球场里打出了“安卡拉、巴库、大不里士”的旗号(泛突厥暗语)。
而伊斯兰保守派头子莱西的死亡,基本上已经确定了从萨法维时代延续的“阿塞拜疆+波斯”混合伊斯兰政权已经找不到合适的继承人了。
在同一时期,与嫌弃波斯人的阿塞拜疆人不同,隔壁的伊朗库尔德人开始了反伊斯兰运动,越来越多的库尔德开始信仰拜火教抛弃伊斯兰,并称呼波斯人为兄弟民族。
上图是伊拉克库尔德人纪念阿阿契美尼德王朝成里和居鲁士大帝,库尔德人一直认居鲁士大帝有“一半库尔德血统”。
而随着土耳其和中亚主导“突厥联盟”建立,以及美欧支持库尔德人,让哈梅内伊开始有了期望,让“阿塞拜疆人脱离伊朗,以及让库尔德人和波斯人合作建立新伊朗”就成为了一个“荒谬但可行的方案”。
在此之前,哈梅内伊这个计划的变数就是以普什图人为基础的塔利班集团,因为塔利班集团一直想入关波斯,一旦成功对伊朗各方都不利。
普什图人霍塔克曾经攻入伊朗伊斯法罕建立汉基达王朝,虽然最后失败了。而塔利班创始人奥马尔就宣称自己是霍塔克后代。
而我有一个预测,莱西死后,哈梅内伊和新总统佩泽什基安的目标就是如何让自己的民族阿塞拜疆人在未来伊朗的崩溃中平安独立出伊朗。而阿塞拜疆人的离开必然导致波斯人、库尔德人、普什图人、塔吉克人、哈扎拉人、俾路支人这些伊朗民族群雄并起,届时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个全新的伊朗,其差异可能会远超萨曼和萨法维的区别。
编辑于 2024-07-06 21:59・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刘羽 - 38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paul - 367 个点赞 👍
1. 伊朗是全民舔美的,而且中东那块一直对东亚有一种莫名的种族优越感。
2. 伊朗和印度高种姓是一支的。如果你不了解伊朗人,可以参考前段时间来国内旅游的奇葩印度博主。性格上有八分雷同。
3. 普遍中产及以上阶级讨厌东大。我有个学生正好是伊朗人,直言不讳地对我说。没有东大的支持,美国早就把伊朗现领导班子赶跑了,伊朗学生来美就不会有这么多限制。以上这些话,都是对着我,且知道我是中国人的情况下说出来的:)
发布于 2024-07-08 03:35・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Husker - 35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金熙原 - 30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leox - 293 个点赞 👍
莱西被搞死。
伊朗报复以色列,导弹装药量下降30%。
现在选这个公开场合侮辱苏莱曼尼的人上来,什么狗屁伊朗。
东大只有一条路,就是在中东驻军。
发布于 2024-07-06 12:10・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姜牧野 - 26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217997 - 23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Peter - 207 个点赞 👍
昨天我还觉得有点悬,作为改革派的佩泽什基安未必能在保守派贾利利的激烈竞争下胜出,没想到今天就上岸了。不过后来想想也算正常。
伊朗属于是宗教学者监护下的民主共和制。他们的政治体系里有个“最高领袖”,现任的是哈梅内伊。这套制度的特点可以用几个词来概括:宗教学者监护、宪政共和、三权分立、全民直选。
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
国会选出一个什么样立场的人当总统,有着相当的随机性。比如前总统莱希是个强硬派,但他之前的鲁哈尼就是个亲西方的温和派。
所以现在突然选出一个改革派也就不奇怪了。
马苏德·佩泽什基安,69岁。曾经是一名心脏外科医生,作为军医参加过两伊战争。
现实生活中的佩泽什基安很不容易。
1994年,佩泽什基安的妻子在一场车祸中丧生,之后他一直没有再婚,独自抚养孩子。按我们中国人的说法就是,又当爹又当妈。这份责任,赢得了民众对他的好感,尤其是许多伊朗的女性......
2008年,佩泽什基安开始担任北部城市大不里士的议会代表,这里是阿塞拜疆族人的聚居地。佩泽什基安的爹是阿塞拜疆人,母亲是库尔德人,所以他从小就会这两种语言。这又为他赢得了很多少数民族的支持。
后来,佩泽什基安在同是伊朗改革派总统哈塔米手下担任卫生部长。所以哈塔米支持佩泽什基安参选。另外,伊朗前外交部长扎里夫也力挺佩泽什基安,并担任了他这次选举的外交政策顾问。
在一次竞选集会上,有记者采访部分老百姓。他们觉得佩泽什基安会改善伊朗的经济、外交等方面的状况,所以要投票给他。其中一个选民说,佩泽什基安热爱人民,会帮助解决民众的困难。另一位年轻女选民说,“我给鲁哈尼投过票,现在我给佩泽什基安投票,希望他能让国家回转”。
这说明佩泽什基安有很大的民意基础。
那么一个问题,佩泽什基安上任后美伊关系会缓和吗?
佩泽什基安是6名获准参选的候选人中唯一的改革派。他承诺推行务实的外交政策,缓解与西方的紧张关系。
选前他的主张有:
1、指责伊朗安全部队捕杀异己;
2、应该废除强制性戴头巾的规定;
3、2022年西方支持的反政府骚乱是和平抗议;
4、需要增加伊朗境内库尔德人、土耳其人等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应当构建泛突厥主义;
5、应重返核协议并与西方建立关系。
很显然看得出来,他是一个“亲美”人士。
所以,佩泽什基安对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关系,可能会采取一种更为务实的态度。
相较于强硬保守派,改革派通常更倾向于通过对话和外交手段缓解与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这可能意味着他会在一定程度上支持重启或继续核协议谈判。
比如遵循2015年的伊朗核协议(JCPOA)的精神,以解除制裁,促进伊朗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融入。他可能主张通过合作而非对抗来解决与西方的分歧,从而为伊朗带来经济上的实惠和技术交流的机会。
然而,美伊关系彻底转向很难。
伊朗这个国家很特殊,前面说了宗教最高领袖说了算,对国家的长期利益、国家重大政治和安全事务进行决策和监督。
佩泽什基安也不例外,他很尊重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权威,在竞选活动中多次提到“凡是不符合最高领袖方针的都是红线”。
其次,就算不提伊朗最高领袖这事,美国对伊朗的敌对态度,也决定了身为改革派的佩泽什基安很难有大的所为。
911事件发生后,伊朗政府曾向美国表达同情,并一度向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提出了一份美伊关系正常化方案,其中伊朗向美方做出了极大让步,比如承诺放弃研发核武器。
但结果热脸贴了冷屁股。小布什对伊朗的诚意视而不见,反而认为这是蹬鼻子上脸削弱伊朗的好机会。2010年已经卸任的小布什在回忆录中承认,他担任总统时曾下令美国军方制定袭击伊朗核设施的计划,并将伊朗定义为“邪恶轴心”。
奥巴马时期倒是想改善与伊朗的关系,此时伊朗“温和派”的鲁哈尼上台。然后两拍即合很快达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伊核协议,以限制自身核能事业的发展为代价换取国际制裁的解除。
然而,一切的“美好”都随着2017年美国抽象派总统特朗普的上台戛然而止。
这位大爷一上台就撕毁了之前的伊核协议,然后逼着伊朗再签一份更加有利于美国的协议。接着伊朗大量的重要人物遭美国暗杀,这里面既包括了尖端的科学家,也包括他们的民族英雄苏莱曼尼。
所以说,伊朗改革派不是没有想过“投美”,而是美国根本不给伊朗投靠的机会。就像当初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叶利钦和最开始的普京也是十足的亲西方派,可结果俄罗斯还不是被美国逼到了对立面。
更何况,我们的老熟人特朗普可能要实现王者回归了。
发布于 2024-07-06 12:51・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点评校尉 - 198 个点赞 👍
莱西死了之后这一段时间,东大就加强了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联系,又是访问,又是中阿联合声明,又是组织阿拉伯国家将军研讨班,甚至站队阿联酋伊朗间的岛屿领土争端,伊朗甚至为此召见了驻伊大使。
不论这些是之前计划好的,还是临时决定的,相信东大对伊朗大选是做出过预判的,有应急预案,否则也不会有这些动作。
看着吧,我是不相信伊朗换了个总统,美国人这局就能翻盘,美国人的剑锋利,中俄的剑又何尝不利?
编辑于 2024-07-06 22:46・IP 属地内蒙古查看全文>>
子不语 - 181 个点赞 👍
这个选举很有意思,影响力比之前任何一次改革派温和派当选还要大。
之前改革派温和派当选,多少都是哈梅内伊和教士集团主导的,希望平衡各种关系的产物。而这次改革派胜出完全是意外,最后不能保证改革派能全面掌握权力,但至少断了教士集团的继承之路。这下教士集团的倒计时开始,哈梅内伊要往什么方向走成了个大问号。
伊朗实行两轮选举制,第一轮如果没有人过50%,则选最高的两个人进入第二轮。
首先,选前改革派等已经宣布抵制本次选举,一如2017年之后的操作。整个伊朗第一轮选举投票率只有40%,创下历史新低。而2017年之前大约有75%。所以可以说占总投票数35%的伊朗改革派选民都没有参加投票。本身,第一轮选举的正当性就大幅度降低。
但就在只有投票率40%的第一轮选举中,唯一的改革派候选人佩泽什基安居然获得了其中42%的选票,也就是说,即使那些没有遵从改革派号召抵制选举的伊朗选民中(即不那么支持改革派的人),也有42%不投给哈梅内伊支持的保守派。投票且支持改革派已占总选举人口的40%*42%=17%。而最强硬的贾利利有38%的支持率进入排名第二。即使把所有保守派的人加起来58%,也才占总选举人口23%(40%*58%=23%),也就是说,整个伊朗保守势力在所有选民中的支持率基本就在25%了。
第一轮没有把改革派干死,保守派在第二轮中局势失控。占选民总数35%(75%-40%=35%)第一轮不参加投票的改革派选民看到有胜选机会,其中不到1/3,即占总选民10%的参加了第二轮选举,把对教士集团的愤怒全部投到了改革派佩泽什基安身上。第二轮投票率从40%上升到了50%,增加的10%几乎都是改革派的人出来投票,于是改革派得票17%+10%=27%,强硬派无论怎么样都赢不了,第一轮支持保守派的23%中,还有可能有人些因为贾利利过于强硬而转向或者不投票。
也就是说,第二轮选举实际上是改革派在没有动员的情况下轻松战胜了全体动员的保守派。
这就让哈梅内伊非常尴尬了。这些年伊朗民间反对教士证券的呼声日益高涨,宗教警察直接被干废了。整个教士集团的威信扫地,如果论选票,教士集团已经毫无胜选可能,未来如果要维持政权,教士集团恐怕只能和革命卫队结合成立军政府了吧。
哈梅内伊86岁了,也没几年活的了,其人生快要走到末路的时候,连接班人也选不出来,上一届的莱西已经是勉强的人选,但就这样的勉强人选出了空难,而现在保守派候选人全军覆没,哈梅内伊要把大阿亚图拉传给谁?传给谁都不靠谱,没有了大阿亚图拉的威信,政教合一的教士集团怎么维持统治?
继哈塔米后,伊朗迎来了第二位改革派总统,在教士威信扫地的背景下,伊朗政局展开新的一页
编辑于 2024-07-06 23:17・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黄焱 - 17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香蕉很香 - 13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schnappi - 126 个点赞 👍
我的预测还是挺准确的嘛(得意):
和投票率只有40%的第一轮选举相比,第二轮选举的投票率有所上升,但仍然不足50%。这在部分程度上印证了我的猜想:如果内贾德被允许参加选举,他将当选总统——而对于内贾德的支持者来说,贾利利这种建制保守派和佩泽基什安这种世俗(也许)改革派都不属于他们喜欢的类型,所以内贾德的支持者将继续拒绝投票。
回到保守派选举失败这件事上,许多分析家在第一轮选举结束后认为贾利利会获胜的依据是,在第一轮选举中,两位主要的保守党人贾利利和加利巴夫的得票率之和过半,因此第二轮投票中只要保守派合票便可以获胜。然而,这种分析一来忽略了第一轮的投票率很低,在第二轮投票中会有许多抵制了第一轮投票的改革派选民投票的因素;二来伊朗保守派并不是铁板一块,贾利利和加利巴夫的支持者并不见得能够重合。实际上,早在第一轮选举中保守派候选人们就开始拆台了。扎卡尼更是直接公开揭发加利巴夫在德黑兰市长任上的腐败行为,而加利巴夫在候选人辩论中的糟糕表现更是给他的选情予以沉重打击,结果导致加利巴夫在第一轮便遭到惨败,被淘汰出局。
至于伊朗会不会“变天”,我觉得没有必要胡思乱想。医生在参加选举的第一天便明确表示他会沿着莱希的总路线不动摇,他相较于前任也只会是在内政上更加放松而已(最主要的莫过于头巾和道德警察问题)。不过有趣的是,贾利利也反对道德警察:
至于对外问题上,我是不太清楚医生为什么会被一些兔友/神友不约而同地扣上“亲美派”的帽子。尽管医生似乎仍然对伊核协议和反洗钱抱有希望,而且提出要和外国改善关系,但医生同样表明了他坚决反美反以和支持抵抗之弧的立场——医生强调他上台后将加大对抵抗之弧的支持。而且考虑到特朗普很有可能上台,伊朗即使“亲美”也只会吃力不讨好;哪怕最终是拜登连任,美国对伊朗的围追堵截也不会放松。因此,伊朗的外交政策整体上仍然不会改变。而且事实上,过去的另外两位迫真“亲美亲西方”的改革派总统——哈塔米和鲁哈尼时期,伊朗不也照样是在中东与美国进行针锋相对的扩张吗?
最后吐槽一下一些担心医生上台会“亲美”,从而不利于CN在中东的“大计”的兔友吧。比与美国的亲近程度,海湾王爷国远胜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任何一位改革派总统,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来,CN和王爷的关系也比和伊朗的关系紧密许多——所以是否“亲美”实际上并没有那么重要。更何况,CN在中东真的有什么“大计”吗?恐怕没有,也就是输出资本赚钱罢了——话又说回来,如果CN真的在中东搞什么“大计”,那才是愚蠢的事情。
编辑于 2024-07-06 14:40・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骁骑营都尉 - 109 个点赞 👍
没影响,因为过不了多久特朗普就会扇伊朗改革派的脸。
伊朗改革派可能命里和懂王犯冲,上次改革派的鲁哈尼干得也不可谓不好,内政外交都不错,但懂王上来就一个大嘴巴子,打断了改革派的前途,然后强硬派莱西上台。
这就是伊朗改革派的悲哀,你的作为和前途完全倚赖外部,要看美国总统脸色,而美国又是最会打亲美派的国家。任期和美国民主党任期“同步”还好,也许能有一番作为。可生不逢时,这次又遇到了懂王。
编辑于 2024-07-06 12:57・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马骉龍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