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内涝和洪水要区分一下。
内涝是指的是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也就是说内涝就是城市低洼处本身开始就没什么水的情况下强降水突然来袭而导致水来不及排出出现的灾害,在郑州特大暴雨中,京广北路隧道、地铁5号线事故都是因为内涝导致。
这和提前放水没什么联系,经常出现城市内涝的地方诸如地下车库、低洼路段、地下通道等等,这些地方本身就不是存水的地方,所以不可能有提前放水的说法。
内涝主要是短时降水程度过大,或者排水设施不完善,排水管网不够健全,排水管道老化,排水标准比较低,排水系统建设滞后导致的。
所以无法通过提前放水防止内涝。
防止内涝的方法主要只有在雨前疏通相应的排水通道,检修排水设施,低洼地带筑好沙袋等。
那么题目其实主要可能问的是提前放水防止洪水。
河流、海洋、湖泊等水体受到各种因素上涨超过一定水位,威胁有关地区的安全,或者淹没一些地方导致灾害的情况叫做洪水。
那么提前放水一般就是说的水库这种水利设施了。
首先,提前放水是有的。


水库提前放水应对强降雨过程这种措施是非常常见的提前防御措施,大家观察新闻的话也经常能看到,通常在台风来临或者汛期来的时候都有。
提前放水可以有效降低水库和部分河流洪水洪峰水位,
那么,为什么还是有很多洪水发生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洪水的灾害方式并不只是通过水库调一调就消除了,水库实际上只能管它附近和上游一部分的洪水,但是还有更多地方没有水库或者水利调蓄,而雨也会下在这些地方导致洪水。
很多中小型河流平时没什么水量,也不可能会有什么大型水库设施,但是一旦下特大暴雨就可能出现比肩大江大河的滔天洪水,这是放水没办法有效防御的。
而洪水真正的杀手其实是山洪,我国洪涝灾害绝大多数伤亡来自于山洪。
也就是暴雨洪涝发生在山区等地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有时候还伴随泥石流和地质灾害,这个通过放水腾库容没什么用。
所以提前放水无法防止山洪。
另外,即使面对特大暴雨,水库提前放水也是很谨慎的。
①降水的不确定性

如上图这是7月30日14点时候预报我国未来24小时降雨情况图,下图为实际这24小时降雨分布图。

虽然大体上是一致的,但是我们仔细观察还是有很多地方的降水不及预报预期的,特别是辽宁西部和吉林中西部的大暴雨变成了中雨。
因此就算是预报要来大暴雨特大暴雨的水,但是实际中可能没怎么下雨,也有可能只下了一场下雨,如果白白泻掉1000万m³的水,可能会拉低很多的库水位,既影响电站效益,又有可能因为持续不下雨,影响水库的正常运行。
此外也有预报的雨下到其他地方的情况,比如今年格美在湖南的特大暴雨,是之前预报没有准确报出的,因为之前都在关注格美登陆以后应该是北上进入京津冀,结果一路西行影响湖南,因此这种情况也会出现水库未放水的情况。
预报的不确定性是因为天气系统和大气系统的混沌性导致的,现阶段我们还无法攻克这种问题。


我们具体到更细致的省区市来看预报,也有不确定性,譬如重庆预报29日白天~30日早上的降水量,看实况和预报的分布图对比,垫江,梁平,丰都,石柱,黔江等地就是暴雨局部大暴雨变成小到中雨局部大雨了,而南川,开州,城口等地又是中到大雨变成暴雨到大暴雨,城口是预报小雨变成暴雨。
②考虑经济效益
有一些水库需要保持一定的水位以进行发电和航运,因此无法提前放空水来保证这些功能。譬如提前放水就可能降低落差而导致发电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