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两年简中互联网经常蛐蛐的「山东小推车的福报」,
某些南人和南人跟班儿,总能抓住一切可以自我安慰的地方自我安慰一下,仿佛山东人赔了,他们自己就赚了发达了似的。笑话。
山东小推车有什么回报?
答:当时就报了啊。
连发票都用不着。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还有清澈的没参加过工作的南方大专生厂哥厂妹以为山东鲁南群众推小推车是白干的吧??
笑死,山东人邢捕头都说了:不给钱谁干啊?
以下是纯干货史料,看中文头疼的留学生可以跳过去看下一段:
1948年9月1日,中原解放区发布《禁止无偿派差,实行给价包运制度》的公告,明确:“凡前后方部队、政府机构、学校、工厂、医院、兵站及其他任何机构、任何个人所有搬运武器、弹药、机器及一切粮食物资等,大概应依照规定运费按工给价,或按件给资。一律禁止无价派赴,禁止只分伙食不结工资之义务运输制度。”根据华东支前委员会《关于淮海战役中运河、汽车、火车运粮的总结》记载:小车运输费按百里百斤13%提成;船运运输费用按百里百斤3%提成;汽车运输费按百里百斤17%提成;火车运输费按百里百斤2%提成。1948年10月26日,华东支前委员会、华东财经经济办事处制定了《关于执行新颁支前经费供给标准会计系统及供给办法的通知》,对民工供给标准进行了统一的规定。在伙食标准上,按供给制供给的民工,每人每天可领秋粮3斤,菜金半斤(为野战军的一半);民工随军担运团,统一按照辎重兵的粮草菜金标准供应,秋粮5斤,菜金1斤;因支前工作生病的民工,按秋粮3斤,菜金3斤发放。在衣服供给标准上,服务6个月以上者,冬季发棉衣1套、棉帽1顶,夏季发单衣1套、单帽1顶。在黄烟费上规定,服务三个月以上的常备民工,每月发黄烟4两;不需要烟草的民工,可折成现金发放。在杂支费上,对办公费、运输工具的修理费、车油费、擦枪费、理发费、医药费、负伤费、埋葬费、赔偿费和铺草费等进行了规定。这些供给标准,都是尽量改善民工生活,保证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如1948年1月5日,即淮海战役发动的前一天,日照县发布《支前指挥部紧急通知》,规定支前民工“每人每日发粮3斤,菜金折秋粮12两,草3斤,但一人一车至少推200斤,每日走50里路,若超过部分按百斤百里提13斤给奖”,这一规定在核定基本工作量的基础上计算报酬,同时鼓励多劳多得,极大地激发了民工支前的积极性。
反正钱多钱少的吧,毕竟是那个年代,物质生活水平基础在那里,又是战争年代,大家凭着个人经验判断:
我军给这些山东民夫的待遇,还算很有诚意了吧?
你们这些南方大专厂哥厂妹,你们的老板,按照今天的物质生活水平,有给你们这么实在的待遇过吗?
没有的话,那你们还不如78年前的山东农民呢,乐什么乐,先可怜可怜你们自己吧!
有些人,尤其是身居内陆地区的人,自己没见过世面,就以为山东人民也没见过世面。
山东人是全国开眼见世面最早的一批中国人之一。
早在十九世纪末,山东开埠,
自那之后的山东人民,见过德国人,英国人,北洋军阀,日本人,KMT,以及,小推车的甲方。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跟着谁干活待遇好,山东人民如果都心中没数,那全国人,尤其是内地没见过世面的那些地区就更没数了。
其他的那些势力,我就不上数据了,免得本文太长。我且根据当地口述历史来说:仅比较日本人,KMT,小推车甲方,这三方来看,小推车甲方无疑是在当时最大方的一家了。
因为其他两家根本就是白嫖。
尤其是KMT,纯纯的就是白嫖。这一点,四川人虽然深居内陆,但是他们的前代人应该多少听闻过KMT如何抓壮丁的。
听听,「抓壮丁」。真给钱,给足了钱的话,还用「抓」壮丁吗?
你们也可以再看看上述的史料,有个细节你们可以参考一下:「在伙食标准上,按供给制供给的民工,每人每天可领秋粮3斤,菜金半斤(为野战军的一半)」。
也就是说,以上述史料中提到的民夫待遇,山东人民就已经乐乐呵呵争先恐后去挣这个外快了,然而,以上的待遇,我军战士还会在此基础上再double一下。
什么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啊?
学着点儿吧!
古代帝王将相都明白的道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到了2025年,清澈的南人和南人拥趸们就不懂了。真是清澈。
简单来说,
淮海战役中鲁南群众集体出夫推小推车的行动,就是近代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临时集体送外卖赚外快活动。
至于待遇如何,反正在我看来,类比一下,比现在南方外卖员的待遇好很多:当年的山东外卖员可要抽成13%呢,还不包括其他的待遇。现在一单外卖,能确保抽货价的13%给外卖员吗?我看够呛。或许有,但不稳定。
更何况,这又不是只给小推车甲方干临时工,这小推车甲方还是土改分田地的甲方呢!过几年还极有可能是天字第一号甲方!
给他们送几个月外卖,除了赚点外快,说不定认识哪个贵人给提拔提拔。
别忘了,南下江南的时候,去的山东兵可不少,很多战后就留在江苏做干部了。嗐,哪个老江苏人还没见过几个北方山东过去的小干部呢?
而最关键的是,给淮海战役送外卖,安全系数已经非常高了。总比那群跟着KMT的江苏人安全系数高多了。
只需要干几个月外卖,最次也是挣着外快回家悠哉悠哉了,好一点的回家分地分个好的,再发达的兴许就能跟着甲方南下摘桃子去了。
就这买卖,怎么亏?
山东人邢捕头也说了:这外快,给你你不去挣啊?!
山东人自古以来就不傻,到了近代以来就更机灵了。
跟山东人比人情世故呐?想啥呢?
清澈的南人和南人拥趸们,学着点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