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3个

国内都是什么人害怕战争?

每一天都要开心着
255个点赞 👍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简称波黑。这个有着奇怪名字的国家并不为很多人了解,以至于我在那边旅游的时候每天都有人拿我的IP说事:

“那是个什么地方啊?你为啥去那种地方旅游啊?”

我的回答是:“因为它的首都叫萨拉热窝。”


很多人知道萨拉热窝还是源于初中历史教材,一个叫斐迪南大公的贵族在此地遇刺,进而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个年轻人一枪差点干碎了整个欧洲。

萨拉热窝所在的波黑和前几年对我们免签的塞尔维亚一样,都是南斯拉夫联邦的加盟共和国。这种看上去“一衣带水”的感情并没有给两国的关系带来什么积极影响,反倒是萨拉热窝近几十年的悲剧,绝大多数都和塞尔维亚有关。

就像历史教材上写的那样,萨拉热窝所在的巴尔干半岛是一个火药桶。


波黑和塞尔维亚的纠葛还要从南斯拉夫这个国家的性质讲起。

一战结束过后,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各斯拉夫民族联合组建了南斯拉夫王国,这些民族包括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塞尔维亚人等。二战过后,南斯拉夫王国名存实亡,铁托建立了南斯拉夫联邦,构成了我们印象里的那个“南斯拉夫”。

现在大家都能看出来,南斯拉夫本身就是一个拼凑出来的国家,里面的民族非常混杂。甚至在南斯拉夫联邦建国之后,还把讲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但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单独分了出来,称之为“波斯尼亚人”(也就是现在波黑的主体民族),让民族构成本就混杂的南斯拉夫更加混乱了。

不过当时还有铁托这么一号人镇着,再加上当时南斯拉夫的经济也还算不错,所以各族之间还算相安无事。直到1980年铁托逝世,东欧也开始走下坡路,南斯拉夫的民族问题就开始显现了。


铁托并不算是一个特别强硬的领导人,他并不在意南斯拉夫民族混杂的问题,甚至在晚年还多次放权,强化了加盟共和国的自治权,南斯拉夫也愈发松散;随后塞尔维亚开始推行“大塞尔维亚主义”,加剧了南斯拉夫内部各民族和塞尔维亚之间的矛盾,二者最终促成了南斯拉夫的解体。

作为南斯拉夫主体的塞尔维亚自然是不答应各加盟共和国独立的,所以塞尔维亚前前后后和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都打过仗,其中和波黑打的战争尤为惨烈,这场战争称之为波斯尼亚战争


为什么波斯尼亚战争尤其惨?

国家独立就要划定疆界,波黑按照曾经奥斯曼帝国统治时的边界划定了国境线——问题恰恰就出在了这里,因为波黑把大量的塞尔维亚人给划了进去。这就导致波斯尼亚战争和其他战争不一样,别的加盟共和国稍微打一下,打不过也就算了,毕竟“大塞尔维亚主义”不需要外族。可波黑就不一样了,波黑有塞尔维亚人,那些塞尔维亚定居点是塞尔维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所以在波黑刚宣布独立不久,塞尔维亚定居点就联合起来宣布成立塞族共和国,其主权属于南斯拉夫联邦。波黑自然是不承认塞族共和国的,所以立即对塞尔维亚定居点进行了镇压,塞尔维亚随即以“维护主权”的名义反攻波黑,于是波斯尼亚战争彻底爆发。

战争开始后不久波黑军队就彻底落入下风,塞尔维亚军队迅速拿下了波黑60%的土地,并对萨拉热窝开始了长达三年半的围城,整场战争导致20万人死亡。


在塞尔维亚攻下波黑的大部分土地之后,随即开始了对波斯尼亚人的“清洗”。

在萨拉热窝有一处非常有名的内战死难者墓地,里面的人基本都死于1992年到1995年之间,其中不乏大量的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

我当时拜访这个墓地的时候刚好碰到一位前来祭祖的女士,她带我走到墓地的一个角落里,指着面前的几十个墓碑说:“这里埋葬的都是我的家人。”我当时震惊得哑口无言,这是我第一次在旅游的时候想哭。

这样的墓地在萨拉热窝随处可见,萨拉热窝就是一个“墓地之城”。


在萨拉热窝还有很多内战相关的博物馆。

比如闹市区有一个“反人类罪博物馆”,其中控诉了大量塞尔维亚军队的暴行。

他们在博物馆入口的地方就放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在这个博物馆你可以随意拍摄并将照片发布到任何社交平台上,我们希望你能把自己在这个博物馆所见的东西告诉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他们虽然这么说,但我在里面却只拍了一张照片,因为里面的东西实在太过骇人,我根本就不忍心拍。

你见过带了好几个弹孔的儿童T恤吗?那里面就有。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个围城战博物馆和一个战争儿童博物馆,分别讲述了围城战的历史和战争中的儿童的故事。这两个博物馆我都没去,因为我的精神实在受不了那样的折磨。


有时候要想看到波斯尼亚战争的惨烈程度你甚至不需要去博物馆。

在萨拉热窝的地面上随处可以见到下图这种血红色的装饰,这个装饰叫做萨拉热窝玫瑰,它代表着这个地方至少死过三个人。

而萨拉热窝全城一共有两百多个“玫瑰”。




1994年,随着塞族军队对平民的伤害越来越大,联合国开始请求北约介入。在随后的一年半时间里,北约对塞族武装实施了大规模的轰炸,承受不了的塞尔维亚和波黑签署了《代顿协定》,承认了波黑的独立。

独立后的波黑在境内实行分治,波斯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组建波黑联邦,塞尔维亚族保留塞族共和国,两个政治实体各管各的,中央政府则是按照不同的席位分别由波斯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混合组成。

我对波黑的政治制度了解不多,但我确定它一定不稳定,北约和欧盟的军队至今仍然驻扎在萨拉热窝这一点也能印证我的想法。我完全有理由怀疑,外国驻军一旦撤离波黑,惨烈的战争又会卷土重来。

不过好消息是,波黑现在正在准备加入欧盟,而欧盟也释放了积极的信号。等加入欧盟过后,波黑的政局应该会稳定许多。


尽管遭受了战争极致的摧残,萨拉热窝人却并没有因此陷入阴霾。毫不夸张地说,萨拉热窝人的热情程度不比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差,他们随时都笑呵呵的,你可以找任何一个人寻求帮助,他们也一定会竭尽所能地帮你。

比如我们在前往隧道博物馆的时候下错了站,看到我们下车过后一脸懵逼,司机硬是把车又开回来叫我们重新上车。等到站过后司机还下车给我们指路,他甚至给了我们一张字条,上面是他手写的公交时刻表,等我们参观完博物馆出来等车,他到站的时间和他给的时刻表分秒不差。

类似的经历数不胜数,我甚至在萨拉热窝感受到了曾经在琅勃拉邦时的那种松弛感。不过,要是萨拉热窝好吃的能多一点就更好了。


萨拉热窝没有东京、巴黎的那种繁华,也没有圣彼得堡、罗马的那种历史的厚重感,但这里发生的一切一定会让你体验到一些其他的东西,一些更能直击你的灵魂的东西。我向来认为一个普通人都应该是反对战争的,如果一个人支持战争,那他要么是个政客,要么就是对战争的了解还不够透彻,而萨拉热窝正是可以让一个人补全这一点的地方。

我曾看过一个帖子,问你最推荐去哪个免签国。放到现在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波黑。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推荐波黑,我会说:

“因为它的首都叫萨拉热窝。”


所以,什么样的人在害怕战争?

不想让自己的家人变成墓碑的人。

不想在街头被炸成“玫瑰”的人。

不想在围城战中被饿死的人。

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被子弹射穿的人。

发布于 2024-06-20 02:35・IP 属地四川
屿上有山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